方劑組成解釋
「神聖代針散」中包含「乳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藥性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減輕疼痛和腫脹,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可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 通經絡,止痛: 乳香能通經絡,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而引起的疼痛,如頭痛、牙痛、腹痛等,可起到緩解作用。在「神聖代針散」中,乳香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神聖代針散」方劑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沒藥性溫,味苦辛,歸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 促進傷口癒合:沒藥亦有生肌止血之效,能加速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因此,神聖代針散中加入沒藥,可有效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達到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效果。
神聖代針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方劑中加入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補血養血: 當歸有補血養血的功效,能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方劑中加入當歸,可起到補益氣血的作用,提升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疾病康復。
「神聖代針散」方劑中含有白芷,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一、通鼻竅,散風寒:白芷味辛溫,性燥,能通鼻竅,散風寒,對於因風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二、消腫止痛:白芷亦具消腫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腫痛等。
因此,白芷在「神聖代針散」中,可起到通鼻竅、散風寒、消腫止痛等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神聖代針散中使用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止痛: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神聖代針散為治療頭痛的方劑,而川芎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緩解頭部疼痛。
- 通絡止痛: 川芎具有通經活絡的功效,可以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對於因經絡不通導致的頭痛,具有顯著的療效。
主治功效
神聖代針散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證:
綜合古籍記載,「神聖代針散」主要針對以下病證:
- 心腹疼痛: 包括心痛、腹痛、胃脘刺痛,尤以疼痛劇烈、痛不可忍者為要。此類疼痛可能與寒邪、熱邪、氣滯、血瘀等因素有關。
- 疝氣疼痛: 針對小腸氣,表現為陰囊腫痛、偏墜,甚則牽引腰腹疼痛,或見陰莖腫脹、筋脈攣縮等症狀。病因多為氣滯、血瘀、寒濕或濕熱下注。
- 婦科疾患: 適用於婦人血癖、血迷、血暈、血刺痛衝心等因血瘀所致的疾患,以及胎衣不下、難產等症。
- 其他痛疾: 凡一切因氣血阻滯引起的痛疾,皆可考慮使用。
治療原理:
「神聖代針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在於: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乳香、沒藥: 皆為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要藥,能消腫止痛,散結化瘀,改善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
- 川芎: 活血行氣,能舒筋活絡,並可止痛,針對血瘀氣滯的疼痛。
- 當歸: 既能補血活血,又能調經止痛,適用於婦科血瘀疼痛。
- 解表通竅:
- 白芷: 具有解表散寒、通鼻開竅的作用,可協助疏散體內鬱滯之氣,改善氣血運行。
- 整體協同:
- 諸藥合用,能達到活血行氣、化瘀止痛、疏通經絡的效果,從而緩解多種原因引起的痛證。
古籍佐證:
- 《仁齋直指方論》指出「神聖代針散」治「血積而作疝氣」,強調其針對血瘀病機。
- 《奇效良方》多次記載其治療「心痛不可忍者」,並描述了其主治的「心驚欲死者,小腸氣搐,得如角弓,膀胱腫硬,一切氣刺虛痛」等症狀,明確了其應用範圍。
- 《黃帝素問宣明論方》與《醫學入門》亦肯定其對心腹諸痛、疝氣和婦科血症的療效,並強調「一切痛疾,服之大有神效」。
- 《醫學正傳》強調其治療因血作痛之疾,并述其治「心痛欲死者,服之立效」。
- 《雜病源流犀燭》將其列為血疝的治療方劑,並指出可治「諸疝因濕熱,腫痛出水」。
- 《濟陽綱目》闡述疝氣的病因病機,認為疝氣多由肝經問題引起,並指出「神聖代針散」對此類病症有效,說明了此方不僅僅是止痛,也有一定病因治療的作用。
總結:
「神聖代針散」以乳香、沒藥、川芎、當歸等活血行氣、化瘀止痛之藥為主,配伍白芷解表通竅,共同發揮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疏經通絡之功。適用於各種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尤其是心腹劇痛、疝氣疼痛及婦科血瘀痛證,亦可用于氣滯血瘀引起的其他痛證。其治療原則在於疏通氣血,化解瘀滯,使氣血運行恢復正常,則疼痛自止。
傳統服藥法
乳香半兩,沒藥半兩,當歸半兩,香白芷半兩,川芎半兩,元青1兩(去足翅)。
上為細末。
每服1字,病甚者半錢,先點好茶1盞,次摻藥末在茶上,不得吹攪,立地細細急呷之。
孕婦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聖代針散, 出處:《宣明論》卷十三。 組成:乳香半兩,沒藥半兩,當歸半兩,香白芷半兩,川芎半兩,元青1兩(去足翅)。 主治:心驚欲死者。小腸氣搐,得如角弓,膀胱腫硬;一切氣刺虛痛,並婦人血解、血迷、血暈、血刺、血衝心,胎衣不下,難産,一切痛疾。一切厥心痛,小腸疝氣,痛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