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珠丸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止痙: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對於風痰阻滯、氣機不暢所致的痙攣、抽搐等症狀,天南星能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 化痰散結: 天南星亦能化痰散結,對於痰濁阻滯所致的咳嗽、胸悶、哮喘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金珠丸中加入天南星,旨在通過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作用,達到治療相關病症的目的。
金珠丸方劑中使用白礬,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
白礬味酸澀,性寒,入脾、胃經。其收斂作用可固澀腸道,止瀉止痢;寒性可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濕熱下痢、暑濕吐瀉、口舌生瘡等症。
金珠丸作為治療泄瀉的方劑,白礬的加入,既能收斂止瀉,又能清熱解毒,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金珠丸中加入半夏,主要是利用其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的功效。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化痰止咳、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金珠丸以治療痰濁壅肺、咳嗽氣喘、痰多粘稠、胸悶氣促、胸痛等症為主,而半夏可以化解痰濁,降逆止嘔,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止咳化痰、平喘止痛的效果。
金珠丸中加入硃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效。金珠丸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而硃砂的鎮心安神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化瘀止痛: 硃砂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金珠丸中常與其他活血化瘀藥物配伍,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進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金珠丸方劑中包含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金珠丸為滋補肝腎、益精填髓之劑,人參可增強藥效,助其補益氣血,提高藥效。
- 協調藥性: 人參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協調藥性,使其功效更顯著。例如,人參可緩解鹿茸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過於燥烈。
金珠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山藥。山藥在中醫中被歸類為滋補藥物,具有潤肺益胃、補脾益腎的作用。首先,山藥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澱粉、蛋白質及維他命,能夠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升整體健康水平。其次,山藥的潤滑特性有助於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對於脾胃虛弱患者尤為適合。此外,山藥對於腎臟的保健也有益,因為它能夠增強腎臟的排毒能力,進而促進全身的代謝平衡。金珠丸的配方利用了山藥的這些特性,使整個方劑的療效更加全面且協調,對於支持患者的恢復與健康維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綜合來說,山藥在金珠丸的組成中,不僅豐富了其營養價值,還增強了方劑的整體療效,使其廣受中醫療法的推崇。
金珠丸中包含輕粉,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輕粉為硃砂的升華物,性寒,味甘辛,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涼血止血之效。
金珠丸常用於治療熱毒內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輕粉作爲方劑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緩解熱毒對機體的損傷,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金珠丸方劑中含有金箔,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金箔之性:金箔性味甘平,入脾經,具有安神、鎮驚、止痛之功效。古人認為金箔能鎮心安神,對於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二、金箔之載體:金箔質地柔軟,可將其他藥材包裹起來,使其藥效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同時,金箔表面光滑,能減少藥材與腸胃的摩擦,降低刺激性。
因此,金珠丸方劑中加入金箔,不僅具有安神鎮驚的作用,也能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提升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金珠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金珠丸主治「小兒驚悸心忪」,意指針對幼兒因痰熱擾心所緻之驚恐不安、心神不寧等症。古代醫家認為,小兒臟腑嬌嫩,易受痰熱壅塞,痰濁上蒙則驚悸,痰熱內擾則心煩;此方透過化痰、清熱、鎮驚之效,以安定心神。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袪痰組藥
- 天南星(炮):辛溫,善祛風痰,炮製後毒性減而化痰力存,針對痰濁壅盛之驚癇。
- 半夏(湯洗七遍):辛溫燥濕,降逆化痰,與南星協同破解痰結,通利胸膈。
- 白礬(焙):酸澀寒,能化痰通竅,焙後增燥濕之功,助痰涎排出。
此三藥共構「化痰鐵三角」,直攻痰涎壅滯之病本。
2. 鎮驚安神組藥
- 朱砂(研細):甘微寒,重鎮安神,清心降火,抑心經浮熱以止驚悸。
- 金箔十片:辛平,質重墜痰,輔朱砂加強鎮驚之效,古謂「金能制木」,平息肝風內動。
此類重鎮之品,專治痰熱上擾之「標證」。
3. 扶正健脾組藥
- 人參:甘微溫,補元氣以固本,防化痰藥傷正,尤適小兒氣弱。
- 乾山藥:甘平,健脾益陰,滋養後天,杜絕生痰之源。
此二藥為佐,平衡攻邪與補虛,體現「攻不傷正」思想。
4. 特殊配伍
- 膩粉(輕粉):辛寒有毒,能逐痰涎、通二便,助痰熱從下竅出,然用量極輕(二錢),取其效而避其害。
- 薄荷汁打糊:辛涼透散,清利頭目,兼引藥上行,緩和其他藥性之燥烈。
5. 製服法特點
- 金箔為衣:增強鎮驚之效,亦示貴重藥材之象徵意義。
- 生薑湯送服:生薑既能和中止嘔,又可制約半夏、南星之毒,護胃氣。
綜合治療機理
此方以「化痰—鎮驚—健脾」為軸心:
- 化痰熱:南星、半夏、白礬瓦解痰濁,切斷驚悸之源。
- 鎮心神:朱砂、金箔重鎮浮越之陽,安定魂魄。
- 固本元:人參、山藥健脾助運,防痰再生。
全方攻補兼施,標本並治,契合小兒「易虛易實」之體質特點,故能化解痰熱驚忪之證。
傳統服藥法
天南星(炮) 白礬(焙) 半夏(湯洗七遍) 朱砂(研細)各半兩 人參 乾山藥各1錢 膩粉2錢 金箔十片
化涎痰,利胸膈煩熱,止咳嗽。
上為細末,薄荷汁同水打糊為丸,如綠豆大,金箔為衣。
每服1丸,食後生薑湯送下。量力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珠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九引《譚氏殊聖方》。 組成:天南星(炮)半兩,白礬(焙)半兩,半夏(湯洗7遍)半兩,朱砂(研細)半兩,人參1錢,乾山藥1錢,膩粉2錢,金箔10片。 主治:化涎痰,利胸膈煩熱,止咳嗽。主治:小兒驚悸心忪。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