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破涎丸

辰砂破涎丸

CHEN SHA PO XI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0

熱/寒比例

偏熱 (1.6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1%
脾經 31%
心經 16%
肝經 10%
胃經 6%
腎經 4%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辰砂破涎丸中包含硃砂,主要是基於其鎮驚安神的功效。硃砂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的藥性,能有效抑制因熱毒內擾而引起的驚厥、神志不清等症狀。

此外,辰砂破涎丸常用於治療小兒驚風、夜啼、口吐涎沫等症,而硃砂的鎮驚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並使患兒恢復平靜,故而被列入該方劑的組成。

辰砂破涎丸中加入珍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癲癇抽搐等症,與方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鎮心安神之效,緩解因痰涎壅盛導致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等症狀。
  2. 清熱解毒: 珍珠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輔助辰砂、硃砂等藥物清除體內熱毒,緩解痰涎壅盛、咽喉腫痛等症狀。

辰砂破涎丸中包含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微溫,入肺、脾經,具有降逆止嘔、化痰散結的功效。辰砂破涎丸用於治療痰涎壅盛、胸膈滿悶、嘔吐呃逆等症,半夏可有效抑制胃氣上逆,達到止嘔的效果。
  2. 燥濕化痰: 半夏又能燥濕化痰,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化痰祛痰的作用。

因此,半夏的加入,既能止嘔,又能化痰,對於治療痰涎壅盛所致的各種症狀起到重要作用。

辰砂破涎丸中包含人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元氣,扶正祛邪:辰砂破涎丸主治痰涎壅盛,神志不清等症,病機為痰濁阻滯,氣機不暢。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安神定志等功效,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提高正氣,輔助辰砂清熱解毒、化痰開竅。
  2. 調和藥性,防止燥烈:方中辰砂性寒,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效,但其性偏燥烈,易傷津液。人參性溫,可緩解辰砂的燥烈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有助於保護津液,防止藥物過於傷陰。

辰砂破涎丸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項原因:

一、 理氣消痞: 橘皮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理氣消痞、燥濕化痰之效。辰砂破涎丸主治痰涎壅盛、胸悶氣喘等症,橘皮可幫助理氣開胸,消散痰濕,促進藥效發揮。

二、 調和藥性: 辰砂破涎丸中辰砂性寒,橘皮性溫,二者相配可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辰砂寒性過重,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效更加平和穏定。

辰砂破涎丸中包含天南星,主要原因在於其燥濕化痰、止咳平喘之效。

天南星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其辛散之性可化痰止咳,溫燥之性可祛除寒濕,對痰濕壅肺、咳嗽喘促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辰砂破涎丸主治小兒痰涎壅盛,咳嗽喘促,口吐白沫等症,天南星的加入可有效化解痰涎,平息喘咳,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辰砂破涎丸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痰涎停積之證,其表現包括:

  • 痰涎結聚不散:痰濕凝結,聚而不化。
  • 咽膈不利:咽喉與胸膈部位氣機不暢。
  • 呀呷有聲:呼吸時有痰鳴聲響。
  • 咳嗽氣粗:咳嗽且呼吸聲音粗重。
  • 胃隔痞悶:胃部與胸膈之間有悶塞不適感。
  • 一切風涎:各種因風邪引起的痰涎病證。

總體而言,此方針對小兒因痰濕積聚、氣機不暢引起的各種症狀,具有化痰散結、理氣寬膈之效。

組成分析及治療原理

藥物組成與配伍

  1. 辰砂(硃砂)2錢(研)

    • 質重沉降,能鎮心安神,兼有清熱之效。在此方中主要用於鎮靜心神,防止痰熱擾心。
  2. 真珠末2錢

    • 安神定驚,清熱解毒。與辰砂同用,加強鎮靜安神效果,適合小兒痰熱驚擾之證。
  3. 半夏2兩(湯洗去滑)

    • 為化痰要藥,善治濕痰、風痰,能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本方重用半夏,顯示其主要針對痰濕結聚之證。
  4. 人參(去蘆頭)2兩

    • 益氣健脾,扶助正氣。此方用於小兒,人參可健脾益氣,防止化痰藥傷正,且有助於脾臟運化水濕,杜絕生痰之源。
  5. 青橘皮(去白)1兩

    • 理氣化痰,疏肝破滯。能行脾胃之氣,助半夏化痰,同時理氣寬胸,解除胸膈痞悶。
  6. 天南星半兩(泡)

    • 專治風痰,祛風止痙。與半夏相須為用,增強化痰祛風之力,針對"一切風涎"之證。

方劑配伍邏輯

  1. 化痰祛濕為主
    半夏、天南星形成化痰核心,針對痰涎結聚的主症。半夏善治濕痰,天南星長於祛風痰,合而用之可廣泛應對各類痰證。

  2. 理氣為輔
    青橘皮理氣寬中,助化痰藥運行氣機,使痰濕更易消散,同時緩解胸膈痞悶等氣滯症狀。

  3. 扶正固本
    人參益氣健脾,一方面防化痰藥傷正(適合小兒體質),另一方面透過健脾來斷絕生痰之源。

  4. 鎮靜安神
    辰砂、真珠末安神定驚,針對痰涎上擾可能引起的驚躁不安,尤其適合小兒生理特點。

  5. 全方協調

    • 化痰(半夏、南星)+ 理氣(青皮)+ 健脾(人參)+ 鎮靜(辰砂、珍珠)
    • 以化痰為主,兼顧氣機調暢與正氣扶助,標本兼治。

治療機制推論

  1. 直接化痰作用
    半夏、天南星能稀釋黏痰、促進痰液排出,減輕呼吸道痰液積聚。

  2. 調整氣機
    青橘皮理氣助化痰,改善胸膈痞悶;半夏降逆氣,緩解咳嗽氣逆。

  3. 健脾防痰
    人參健脾益氣,增強脾臟運化功能,減少痰濕再生。

  4. 鎮靜神經
    硃砂、珍珠有助鎮靜小兒神經系統,緩解因痰熱引起的煩躁不安。

該方劑體現了中醫"化痰兼理氣"、"祛邪兼扶正"的治療理念,特別針對小兒臟腑嬌嫩、易虛易實的特點,攻補兼施,以求在不傷正氣的前提下化解痰涎積聚。

傳統服藥法


辰砂2錢(研),真珠末2錢,半夏2兩(湯洗去滑),人參(去蘆頭)2兩,青橘皮(去白)1兩,天南星半兩(泡)。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黍米大,別用朱砂為衣。
每服30丸,乳食後、臨臥溫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辰砂破涎丸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不可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咳嗽腹瀉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辰砂破涎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組成:辰砂2錢(研),真珠末2錢,半夏2兩(湯洗去滑),人參(去蘆頭)2兩,青橘皮(去白)1兩,天南星半兩(泡)。 主治:小兒痰涎停積,結聚不散,咽膈不利,呀呷有聲,咳嗽氣粗,胃隔痞悶,一切風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