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香導氣丸

WU XIANG DAO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胃經 21%
肺經 12%
肝經 11%
大腸經 10%
腎經 6%
膽經 6%
三焦經 4%
心經 3%
小腸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五香導氣丸中加入沉香,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沉香性溫,入脾、腎經,能溫陽散寒,驅除體內寒氣,並溫通經絡,行氣止痛。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胸悶、腹痛、嘔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降逆止嘔,安神定志:沉香能降氣止嘔,對於因氣逆上衝導致的呃逆、嘔吐等症狀有緩解作用。此外,沉香亦有安神定志的功效,可改善失眠、心悸等症狀。

因此,沉香在五香導氣丸中發揮著溫陽散寒、行氣止痛、降逆止嘔、安神定志的多重功效,使其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五香導氣丸中加入檀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芳香開竅:檀香氣味芳香,可通過嗅覺刺激,開通鼻竅,醒脾開胃,對於因氣滯、痰阻所致的胸悶氣短、食慾不振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行氣止痛:檀香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溫通經絡,緩解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對於脘腹脹痛、胸脅脹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

五香導氣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解鬱: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經止痛的功效。五香導氣丸主要用於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腹脹、胃痛等症狀,香附的加入可以幫助行氣活血,緩解氣機阻滯,改善胸腹疼痛。
  2. 理氣止痛: 香附還有理氣止痛的作用,可以針對疼痛部位進行緩解,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功效。五香導氣丸中其他藥物如丁香、肉桂等也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香附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更有效地緩解疼痛。

五香導氣丸中加入木香,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止痛、溫脾燥濕的功效。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對於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胃脘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溫脾燥濕: 木香亦具溫脾燥濕之效,可改善脾胃虛寒、濕氣困脾所致的腹痛、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

因此,五香導氣丸加入木香,有助於疏通氣機、溫暖脾胃、緩解疼痛,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五香導氣丸中添加丁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邪阻滯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呃逆嘔吐等症狀,丁香能起到溫中散寒、促進消化、緩解疼痛的作用。
  2. 芳香闢穢,醒脾開胃:丁香氣味芳香,具有闢穢醒脾的作用,能增進食慾,促進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丁香能起到醒脾開胃、增強脾胃功能的作用。

因此,五香導氣丸中添加丁香,不僅可以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還可以芳香闢穢、醒脾開胃,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不良、脘腹冷痛等症狀。

五香導氣丸中加入砂仁,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行氣止痛: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化滯、溫中止痛的功效。五香導氣丸旨在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砂仁能溫中散寒,緩解腹部疼痛,促進腸胃蠕動,消除脹氣。
  2. 調和脾胃:砂仁能健脾胃,促進消化吸收,並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五香導氣丸中加入砂仁,可以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並輔助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痛等症狀。

五香導氣丸中加入枳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枳實味苦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降逆止嘔的作用。方中加入枳實,可疏肝理氣,促進氣機流通,緩解胸悶、腹脹等症狀,提升藥效。
  2. 消食導滯:枳實還可消食導滯,幫助消化積滯,緩解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更能增強藥效,促進腸胃蠕動,改善消化功能。

總之,五香導氣丸中加入枳實,可有效緩解氣滯食積引起的各種不適,增強藥效,促進身體恢復健康。

五香導氣丸中包含檳榔,主要原因如下:

  1. 行氣消積: 檳榔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降逆止嘔的功效。其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解積滯,緩解胸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
  2. 驅蟲止瀉: 檳榔還有驅蟲止瀉的作用。其含有的檳榔鹼等成分,能抑制寄生蟲的生長繁殖,並促進其排出體外。

因此,五香導氣丸中加入檳榔,可有效促進氣機運行,消解積滯,同時有助於驅蟲止瀉,達到治療目的。

五香導氣丸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 溫中散寒,止嘔降逆: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具有溫中止嘔、散寒解表之效。對於因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生薑能起到溫中散寒,止嘔降逆的功效,輔助其他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二、 增香調味,促進吸收: 生薑具有獨特的香氣,可以掩蓋其他藥材的苦味,提高藥物的口感,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時,生薑的辛香之氣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有助於藥物的吸收,提高藥效。

五香導氣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積: 厚朴性溫,味辛、苦,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之效。方中加入厚朴,可助於行氣導滯,消除胃腸積滯,緩解胸悶氣短、腹脹不適等症狀。
  2. 降逆止嘔: 厚朴還能降逆止嘔,對於因氣逆上衝、脾胃不和導致的嘔吐症狀具有緩解作用。五香導氣丸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胸膈滿悶、食積不消、嘔吐腹脹等症,厚朴的加入可加強其降逆止嘔的效果。

五香導氣丸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方面的作用:

一、開竅醒神,化濕止嘔: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止嘔之功效。方劑中加入石菖蒲,可助於開通心竅,醒脾開胃,化解濕濁,改善因脾胃濕阻引起的胸悶、噁心、嘔吐等症狀,達到開胸導氣的效果。

二、化痰止咳,理氣止痛:石菖蒲具有化痰止咳、理氣止痛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石菖蒲,可幫助疏通氣機,化解痰濕,緩解咳嗽、胸痛等症狀,達到止咳平喘、理氣止痛的目的。

五香導氣丸中包含鬱李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潤腸通便,消積化滯:鬱李仁味甘苦,性微寒,入脾、大腸經,具有潤腸通便,消積化滯的作用。五香導氣丸旨在治療胸悶氣脹、脘腹脹滿等症,鬱李仁可促進腸胃蠕動,排除積滯,改善消化不良,有助於氣機通暢,緩解胸悶氣脹等症狀。
  2. 行氣止痛:鬱李仁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作用,可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如胃痛、腹痛等。在五香導氣丸中,鬱李仁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行氣止痛,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

主治功效


五香導氣丸:調理氣血、疏通五臟

中醫方劑「五香導氣丸」由沉香、檀香、香附、木香、丁香、砂仁、枳實、檳榔、生薑、厚朴、石菖蒲、鬱李仁等藥物組成,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疏肝解鬱、降氣化痰、寬中消脹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以溫中止嘔、治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以及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砂仁:**性溫味辛,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 **石菖蒲:**具有開竅醒神,化濕豁痰,闢穢等功效。

  • **檀香:**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活絡止痛、健脾胃等功效。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枳實:**性溫味酸苦,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 **鬱李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總結

中醫方劑「五香導氣丸」是一種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疏肝解鬱、降氣化痰、寬中消脹的藥物。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以溫中止嘔、治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以及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沈香1兩,檀香1兩,制香附1兩,廣木香1兩,紫丁香6錢,砂仁1兩,枳實8錢,檳榔1兩,薑汁,厚朴1兩5錢,石菖蒲5錢,鬱李仁6錢(去殼)。
上為細末,用神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淡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行氣消食、寬胸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香導氣丸,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卷二。 組成:沉香1兩,檀香1兩,制香附1兩,廣木香1兩,紫丁香6錢,砂仁1兩,枳實8錢,檳榔1兩,薑汁,厚朴1兩5錢,石菖蒲5錢,鬱李仁6錢(去殼)。 主治:一切食積氣滯,五臟不和,九竅不通,大便閉結,胸中飽脹,心胃氣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