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玉容散方劑中包含皁莢,其原因主要為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皁莢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玉容散主要用於治療面部濕熱、瘡瘍腫痛等病症,皁莢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有效消散面部熱毒,並抑制炎症發展。
-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 皁莢中含有皁苷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面部瘡瘍,皁莢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幫助傷口癒合。
因此,玉容散中加入皁莢,能夠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面部瘡瘍的癒合,達到治療目的。
玉容散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升麻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清除肌膚表面及體內積聚的熱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痤瘡、濕疹等皮膚問題,恢復肌膚健康狀態。
- 升發陽氣,促進血液循環: 升麻能夠升發陽氣,促進血液循環,使營養物質更容易到達肌膚表面,促進細胞再生,改善面部氣色,達到美白潤膚的效果。
總而言之,升麻在玉容散方劑中發揮著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升發陽氣、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面部肌膚問題,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玉容散中包含楮實,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利濕,消腫止癢:楮實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癢之效。玉容散作為治療濕熱蘊結、面部瘡瘍的方劑,楮實有助於清熱利濕,消除濕熱之邪,達到止癢、消腫之目的。
- 滋陰潤燥,護膚養顏:楮實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改善皮膚乾燥、粗糙等問題,有助於改善面部膚色,達到美白潤膚的效果。
因此,楮實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治療面部瘡瘍,同時還具有美容養顏之功效,是玉容散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玉容散中包含甘松,主要原因如下:
- 行氣止痛: 甘松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玉容散主治面部色素沉著、粉刺、痤瘡等症,而這些病症多因氣血運行不暢、濕熱蘊結所致,甘松能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 芳香開竅: 甘松氣味芳香,具有開竅醒神的功效。面部色素沉著、粉刺、痤瘡等症,也常伴隨精神不振、頭昏腦脹等症狀。甘松的芳香氣味能提神醒腦,改善面部氣色,使人精神煥發。
玉容散中加入山奈,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山奈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玉容散主要用於治療面部色素沉著、色斑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往往與脾胃虛寒、氣血運行不暢有關。山奈的溫中散寒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運行,從而達到淡化色斑、改善膚色的效果。
-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山奈還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玉容散中加入山奈,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面部血液供應,促進細胞代謝,有利於消除色素沉著,淡化色斑。同時,山奈還可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疼痛,改善面部微循環,使皮膚更加光滑細膩。
玉容散中添加砂仁,主要源於其行氣和胃的功效。砂仁味辛性溫,具有理氣開胃、消食化滯的特性。
玉容散作為美白祛斑方劑,其祛斑功效常與氣血運行不暢、脾胃失調相關。砂仁入脾胃經,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促進肌膚氣血運行,改善面色,達到祛斑美白之效。此外,砂仁還能芳香醒脾,提高機體代謝,進一步促進肌膚健康。
玉容散中包含天花粉,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生肌: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生肌的功效。玉容散主治面部瘡瘍腫毒,天花粉可清熱解毒,消散腫毒,促進瘡瘍癒合。
2. 改善皮膚濕疹,止癢: 天花粉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亦有較好的療效,可清熱利濕,止癢消腫,配合玉容散其他藥物,更能有效改善面部皮膚問題。
玉容散中包含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美白潤澤: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祛風解表、消腫止痛、排膿生肌的功效。其富含揮發油及多種有效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膚色暗沉,達到美白潤澤的效果,與玉容散美白養顏的功效相符。
- 消炎止癢:白芷對於濕疹、皮炎等皮膚炎症亦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能消炎止癢,修復受損的皮膚組織。玉容散中加入白芷,可有效改善皮膚問題,提升整體美顏效果。
玉容散中包含白芨,主要原因有二:
- 潤澤肌膚,消炎止痛: 白芨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其粘液質地,可潤澤肌膚,使皮膚光滑細膩,同時亦能消炎止痛,改善皮膚炎症及損傷。
- 收斂止血,改善面色: 白芨能收斂止血,減少面部毛細血管擴張,改善面部紅血絲及色斑等問題,使面色紅潤有光澤。
因此,白芨在玉容散中,可以起到潤澤肌膚、改善面色、消炎止痛等多重功效,有助於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玉容散中加入糯米,看似奇怪,實則暗藏玄機。糯米性溫和,味甘,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固精止汗的功效。
一方面,糯米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為肌膚提供充足的營養,有助於改善膚色,使之紅潤有光澤。
另一方面,糯米具有收斂固澀之效,能有效改善面部油脂分泌,減少毛孔粗大,進而改善膚質,達到美容的效果。
玉容散中包含丁香,主要原因如下:
- 溫中止痛,芳香化濕: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止痛、芳香化濕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濕凝滯所致的臉色蒼白、面色晦暗、口脣色淡等症狀,丁香可溫中散寒,化濕止痛,改善面部氣色。
- 行氣活血,散瘀消腫:丁香具有行氣活血、散瘀消腫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面部血液流通,對於因氣血瘀滯所致的面部色素沉著、斑點、皺紋等,丁香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玉容散方中加入綠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綠豆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濕的功效。玉容散主治面部瘡瘍、粉刺、濕疹等症,多因濕熱蘊結、毒邪侵犯所致,綠豆可清熱解毒,消除面部炎症。
- 美容養顏: 綠豆富含維生素B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可滋養肌膚,促進細胞再生,改善膚色,使面容光潔細膩。玉容散以美容養顏為目的,綠豆的加入有助於增強其美容功效。
主治功效
玉容散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玉容散,一方多用,依據不同典籍所載,其組成略有差異,然皆以「白」字輩藥材為主,兼有行氣、清熱、化瘀之品。綜合各家說法,其主治功效可歸納為:
一、 美白潤膚、淡化色斑
多本古籍如《外科心法要訣》、《外科大成》、《楊氏家藏方》、《御藥院方》等皆指出玉容散可治療「黧黑斑」、「雀斑」、「面黑䵟𪒟」等面部色斑問題,且能「白麵嫩肌」。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 方中藁本、川芎、細辛等藥材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面部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障礙,從而淡化因血瘀所致的色斑。
- 抑制黑色素生成: 方中白芷、白芨、白蘞、白附子等藥材,依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可能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減少黑色素生成的作用,進而達到美白效果。
- 清除自由基,抗氧化: 方中天花粉、綠豆粉等藥材富含抗氧化成分,有助於清除自由基,減緩皮膚老化,改善膚色暗沉。
二、 清熱解毒、消炎祛痘
《古今醫鑑》等書記載玉容散可治「面生小瘡」、「痙痱、粉刺」等,且能「去垢膩」。其治療原理主要在於:
- 清熱解毒,消炎抗菌: 皁角、升麻、綠豆等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於消除痤瘡丙酸桿菌等引發痘痘的細菌,緩解炎症反應。
- 調節油脂分泌: 方中多種藥材可能具有調節皮脂腺分泌的作用,減少油脂過度分泌,改善油性膚質,從而預防和治療粉刺。
- 疏通毛孔,去角質: 方中皁角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清潔去角質作用,能幫助疏通堵塞的毛孔,減少粉刺形成。
三、 祛風止癢、舒緩肌膚
部分文獻如《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等指出玉容散還能治療「皮膚瘙癢」。這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祛風除濕: 方中白芷、防風、荊芥等藥材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因風邪、濕邪所致的皮膚瘙癢。
- 清熱涼血: 部分皮膚瘙癢與血熱有關,方中綠豆、天花粉等清熱涼血之品可起到一定的止癢效果。
總結
玉容散作為一首經典古方,其功效廣泛,主要體現在美白潤膚、淡化色斑、清熱解毒、消炎祛痘、祛風止癢等方面。其治療原理涉及活血化瘀、抑制黑色素生成、清除自由基、抗菌消炎、調節油脂分泌、祛風除濕等多個方面。然而,由於古代醫學的局限性,部分藥材的具體作用機制尚需現代科學進一步研究證實。
需注意的是,上述分析乃基於古文獻記載,並結合部分現代藥理研究推測而來。實際應用時,仍需根據個人體質和具體病情辨證施治。
傳統服藥法
綠豆粉2錢,白附子1兩,白芷1兩,白蘞1兩,白僵蠶1兩,官粉5錢,明粉2兩,防風2兩,零陵香2兩,排草香2兩,上冰片2錢,山奈2兩,檀香2兩。
祛風止癢,化斑點。
上為末,用絹羅篩二三次,至極細。
為清涼性之塗搽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玉容散, 出處:《中西醫結合皮膚病學》。 組成:綠豆粉90g,白菊花30g,白附子30g,白芷30g,食鹽15g,冰片1.5g。 主治:祛風利濕,消斑潤膚。主治:黃褐斑,痤瘡,扁平疣等。
玉容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十。 組成:牽牛4兩(生),香白芷半兩,甘松(去土)半兩,廣零陵香1兩,栝樓根7錢半,川芎半兩,細辛2錢半,阿膠2錢半(炮),豬牙皂角2兩,藿香半兩,楮桃兒2兩,藁本半兩。 主治:面上熱刺(黑乾)(黑曾)。
玉容散, 出處:《外科大成》卷三。 組成:白芷、白朮、白及、白茯苓、白扁豆、白細辛、白僵蠶、白蓮蕊、白牽牛、白蘞、白鴿糞、甘松、團粉、白丁香、白附子、鷹條各等分,防風減半,荊芥穗減半,羌活減半,獨活減半。 主治:白麵嫩肌。主治:黧黑斑、雀斑、粉刺。
玉容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組成:綠豆粉2錢,白附子1兩,白芷1兩,白蘞1兩,白僵蠶1兩,官粉5錢,明粉2兩,防風2兩,零陵香2兩,排草香2兩,上冰片2錢,山奈2兩,檀香2兩。 主治:祛風止癢,化斑點。主治:脾濕受風,血熱發斑,黑白斑痕,癩癢硬堅。
玉容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九。 組成:皂角3斤(去皮),升麻8兩,楮實子5兩,甘松5錢,山奈3錢,砂仁(連皮)5錢,天花粉1兩,白芷1兩,白及1兩,糯米1升(另研),白丁香5錢(須臘月收者),綠豆1兩(另研)。 主治:馨香,去垢膩。主治:面生小瘡,或生痤痱、粉刺,並皮膚瘙癢。
玉容散, 出處:《女科切要》卷八。 組成:香芷5分,肥皂1兩,細辛1錢半,甘松2錢半,荊芥5錢,木賊3錢,白丁香2錢,杏仁3錢,花粉5錢,蕤仁5錢,藿香葉3錢,天蟲5錢,山奈1錢半,陀僧5錢,玄明粉3錢,輕粉2錢,硫黃1錢,鉛粉1兩,蘇合油5錢(後入),冰片1錢。 主治:婦女面無光彩,顔色白而不潤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