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雷氏千金丸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功效。雷氏千金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腸胃積滯等症,大黃可清熱瀉火,通利腸道,促進排泄,起到清熱解毒,通腑導滯的作用。
2. 攻下瘀血: 大黃還具有活血化瘀之效。雷氏千金丸中可能包含其他活血化瘀的藥材,大黃可配合其他藥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雷氏千金丸中包含巴豆,主要原因有二:
一、 瀉下通便:巴豆性峻烈,具強烈瀉下作用,能迅速排出腸道積滯,對於便祕、積食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二、 消腫散結:巴豆亦有消腫散結之效,可針對局部腫塊、積聚等病症,達到化解消散的效果。
然而,巴豆毒性較強,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以免造成身體損害。
雷氏千金丸中加入桂枝,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經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可溫經散寒,緩解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經行不順等症狀。雷氏千金丸主要針對寒凝血瘀所致的婦科病症,因此加入桂枝可起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
- 調和營衛: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寒凝血瘀所致的局部疼痛、腫脹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雷氏千金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是針對其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
乾薑味辛、性溫,歸脾、胃經。其溫中散寒之效,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有助於改善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胃寒、腹痛、嘔吐等症狀。而其止嘔作用,則可緩解因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導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
因此,雷氏千金丸中加入乾薑,可有效改善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脾胃不和、嘔吐等症狀,達到溫中散寒、止嘔的功效。
雷氏千金丸中使用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對於便祕、腸胃積滯等症狀,芒硝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起到清熱通便的作用。
- 消腫散結: 芒硝還具有消腫散結的作用,可以緩解局部腫痛、積聚等症狀。在雷氏千金丸中,芒硝可能與其他藥物配合,共同發揮消腫散結的功效。
主治功效
雷氏千金丸主治功效分析
藥物組成
- 大黃: 通便、解毒、消炎
- 巴豆: 瀉下、殺蟲、散結
- 桂枝: 發汗、溫經、止痛
- 乾薑: 暖胃、祛寒、化痰
- 芒硝: 潤燥、利尿、軟堅
古籍記載主治
- 宿食不消
- 中惡
- 心腹痛如刺
- 瘧疾
治療原理分析
從藥物組成和古籍記載的主治來看,雷氏千金丸主要針對實證和寒證。
祛除實邪: 大黃、巴豆和芒硝均有強烈的瀉下作用。大黃和芒硝可通便、潤燥、軟堅,清除體內積滯的宿食、燥屎等實邪;巴豆則更進一步,可瀉下冷積,並兼具殺蟲之效。這三味藥合用,可強力攻逐體內實邪,是方中的主要攻邪藥物。
溫中散寒: 桂枝和乾薑均為辛溫之品。桂枝可溫經通脈,助陽化氣;乾薑則可溫中散寒,回陽救逆。二者合用,可溫暖中焦,驅散寒邪,緩解因寒邪凝滯導致的疼痛等症狀。
標本兼顧: 方中既有大黃、巴豆、芒硝等攻下之品以治標,又有桂枝、乾薑等溫中之品以治本,可謂標本兼顧。對於宿食積滯、寒邪內阻所致的胸脹、冷積作痛等實證、寒證,有較好的療效。
古文內容治療原理分析
《醫心方》
記載了多種治療卒死的方法,包括用苦酒灌鼻、小便灌面、皂莢吹鼻、女青內服、灸法等。這些方法主要針對的都是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的急症,與雷氏千金丸的主治方向有所不同。
《千金翼方》
記載了解散雷氏千金丸的方劑組成,去掉了乾薑,加入了硝石,並用煉蜜和丸。這個方劑的瀉下作用更強,適用於實熱證較為明顯的患者。
《金匱玉函要略輯義》
記載了雷氏千金丸的多種變方,包括備急丸、加味備急丸等,用於治療霍亂、喘急、乾霍亂等急症。這些變方中,巴豆的用量和用法有所不同,並且根據不同的病情加減了其他藥物。
《醫通祖方》、《張氏醫通》
記載了雷氏千金丸的另外一些變方,如白散、白餅子等,用於治療寒實結胸、小兒腹中癖積等病症。這些變方中,去掉了乾薑、大黃,加入了桔梗、蘆貝母、滑石、輕粉、半夏、南星等藥物,以適應不同的病情。
《備急千金要方》
記載了雷氏千金丸的原方,並指出其主治「行諸氣宿食不消,飲食中惡,心腹痛如刺及瘧」。此外,還記載了治療屍疰、遁屍、症疰等病症的其他方劑,這些方劑多用艾灸、外敷等方法,與雷氏千金丸的內服法有所不同。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雷氏千金丸是一個以攻下和溫中為主要作用的方劑,適用於治療宿食積滯、寒邪內阻所致的胸脹、冷積作痛等實證、寒證。其變方則根據不同的病情加減了藥物,以適應更廣泛的病症。
傳統服藥法
消石3分(熬),大黃4兩,巴豆1分(去心皮,熬)。
解散髮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許。
每服1丸,飲送下,日2次。以利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雷氏千金丸,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大黃5分,巴豆仁60枚,桂心2兩,乾薑2兩,消石3分。 主治:行諸氣。主治:宿食不消,中惡,心腹痛如刺,及瘧。
雷氏千金丸, 出處:《千金翼》卷十五。 組成: 雷氏千金丸(《千金翼》卷十五。)出處:《千金翼》卷十五。組成:消石3分(熬),大黃4兩,巴豆1分(去心皮,熬)。主治:解散發動。 。 主治:解散發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