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太乙神針方劑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益血,扶正固本: 人參性溫味甘,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可增強人體正氣,提高免疫力,抵禦外邪入侵,對於虛弱體質的患者,有助於恢復元氣,改善氣血運行。
-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人參可作為君藥或臣藥,與其他藥材相配合,增強藥效,發揮協同作用。例如,太乙神針方劑中的人參可與其他補氣藥材如黃芪、黨參等互相協作,達到更佳的補氣益血效果。
太乙神針方劑中加入三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活血化瘀:三七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有利於傷口癒合。對於因外傷、跌打損傷或其他原因導致的瘀血腫痛,三七能有效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止血生肌:三七同時具備止血生肌的功效,可加速傷口癒合。對於外傷出血,三七能促進凝血,快速止血。同時,它能促進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
因此,太乙神針方劑中加入三七,旨在發揮其活血化瘀、止血生肌的功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患者痛苦。
太乙神針是一款傳統中藥方劑,其配方中包含千年健,這主要是基於千年健的獨特療效和藥理特性。千年健,又名千年草,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常用於治療因肝腎不足而引起的虛弱症狀。它的根部含有豐富的活性成分,如多酚類和類黃酮,這些成分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血液循環,並改善新陳代謝。
在太乙神針的方劑中,千年健的作用不僅能增強療效,還能調和其他藥材,達到協同增效的效果。此外,千年健能夠舒緩肌肉緊張,減輕疼痛,這使它成為針對風寒、風濕等病症的理想組成部分。因此,千年健的加入不僅提升了太乙神針的療效,還增強了其整體的適應性,是中醫藥方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
太乙神針方劑中包含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通絡止痛: 肉桂性熱,味辛,入心、肝、腎經,具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太乙神針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各種疼痛,如腰腿痛、肩臂痛等,肉桂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緩解疼痛。
2. 助陽補腎,強壯筋骨: 肉桂具有補腎壯陽的作用,可以改善腎陽不足所致的腰膝痠軟、肢體乏力等症狀。太乙神針方劑中,肉桂的加入有助於增強藥物的補益功效,促進筋骨強健。
太乙神針方中使用花椒,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溫經散寒: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腎經,能溫經散寒、止痛,對於寒邪凝滯經脈所致的疼痛有較好療效。
- 祛風除濕:花椒亦具祛風除濕之效,可用於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等症。
因此,太乙神針方中使用花椒,旨在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達到止痛、消腫、活血化瘀的功效。
太乙神針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樹脂中的揮發油和樹脂酸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此外,乳香亦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介質的釋放,減輕組織炎症反應,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因此,乳香在太乙神針方劑中,可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太乙神針方劑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沒藥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同時緩解疼痛,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外傷,與太乙神針方劑治療外傷跌打之功效相輔相成。
-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沒藥具有收斂生肌之效,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在治療外傷時,加入沒藥有助於傷口快速癒合,加速恢復。
綜上所述,沒藥在太乙神針方劑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及收斂生肌之功效,是治療外傷跌打的不可或缺的藥材。
太乙神針方中使用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 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擅長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對於因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痺痛等症,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 行氣散結: 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作用。在太乙神針方中,它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滲透到患處,達到行氣散結、消腫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穿山甲在太乙神針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通經活絡、行氣散結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各種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導致的病症。
太乙神針方中加入茴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溫陽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因寒邪侵襲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共奏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效。
- 行氣通絡,活血化瘀: 茴香具有行氣通絡,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太乙神針方劑中包含蒼朮,主要原因在於其祛濕燥濕功效。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痛、解毒消腫等功效。此方劑多用於治療濕邪困脾、脘腹脹滿、食少納呆、肢體困重等症,而蒼朮的燥濕功效能有效改善脾胃濕困,使水濕運化,減輕症狀。此外,蒼朮還能促進脾胃氣機升降,利於食物消化吸收,進一步增強療效。
太乙神針方劑中包含艾葉,主要原因如下:
- 溫經散寒,止痛止血: 艾葉性溫,入脾、肝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血的功效。對於經期不順、痛經、寒濕痺痛等症狀,艾葉可以起到溫暖經絡、驅散寒邪的作用。
- 消腫止痛,殺菌止癢: 艾葉亦具有消腫止痛、殺菌止癢的功效,可治療外傷感染、濕疹、皮炎等疾病。在太乙神針方劑中,艾葉可以幫助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疼痛,預防感染。
因此,艾葉在太乙神針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溫經散寒、止痛止血,以及消腫止痛、殺菌止癢,提高治療效果。
太乙神針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太乙神針方劑中可能含有較多藥性偏寒或偏熱的藥材,甘草可以中和這些藥性,使藥物更平和,減少副作用。
- 增強藥效: 甘草能解毒、緩和藥性,同時也有益氣補脾的作用。在太乙神針方劑中,甘草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太乙神針方中加入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 通竅開竅: 麝香氣味辛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中風、昏迷、驚厥等症狀,麝香可以迅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起到通竅開竅、醒神止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 麝香能活血化瘀,散結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能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太乙神針方中加入麝香,主要是為了發揮其通竅開竅、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太乙神針方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散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止痛止癢之效。方中以防風配合其他藥物,可有效驅散風寒濕邪,止痛止癢,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各種疼痛症狀。
- 祛風止痙: 防風還具有祛風止痙的作用,可以緩解因風邪入絡、筋脈拘急所致的痙攣抽搐。方中加入防風,有助於舒筋活絡,解除痙攣,使患者恢復正常活動能力。
主治功效
太乙神針主要用於治療一切痛風,寒濕筋骨疼痛諸症,以及風寒濕毒之氣留滯經絡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如肢體頑麻、痿弱無力、半身不遂等。
治療原理
太乙神針的治療原理是基於中醫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理論,通過多種藥物的組合,達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目的。
具體來說:
- **溫經散寒:**方中肉桂、千年健、真川椒、小茴香、蒼朮等藥物具有溫熱的性質,能夠溫通經絡,驅散寒邪,改善因寒邪引起的疼痛和不適。
- **活血化瘀:**方中沒藥、穿山甲、三七、山羊血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和腫脹。
- **祛風除濕:**方中千年健、鑽地風、防風等藥物具有祛風除濕的作用,能夠驅散體內的風濕之邪,改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 **通絡止痛:**方中麝香具有開竅醒腦、行氣活血的作用,能夠疏通經絡,緩解疼痛。人參則能補氣,增強機體抵抗力。
- **艾灸的協同作用:**太乙神針通常以艾灸的形式使用,艾灸的溫熱效應可以進一步增強藥物的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藥效的吸收和發揮。
綜合以上分析,太乙神針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能夠有效地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從而達到治療痛風、寒濕筋骨疼痛等症的目的。
古文支持
-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此針能治一切痛風,寒濕筋骨疼痛諸症。”
- 《瘍醫大全》記載:“太乙神針,《(集驗》)治一切痛風寒濕,筋骨疼痛。”
- 《景岳新方因陣》註明:“治風寒濕毒之氣留滯經絡,而為痛為腫,不能散者。”
- 《針灸學》記載:“此法治療風寒濕痹﹑肢體頑麻﹑痿弱無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這些古文內容都明確指出了太乙神針的主要功效是治療痛風、寒濕引起的筋骨疼痛等症,與上述分析的治療原理相符。
傳統服藥法
羌活4兩(為末),獨活4兩(為末),黃連4兩(為末),麝香2錢,乳香2錢。
上用三月三艾(四月八日亦可),曬乾打絨,入前藥末和勻,用好白紙捲包前藥如箸大。
灸七炷、2-7炷、3-7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太乙神針, 出處:《傷寒标本》卷下。 組成:羌活4兩(爲末),獨活4兩(爲末),黃連4兩(爲末),麝香2錢,乳香2錢。 主治:風痹。或在腿,或在腰,或在肱。
太乙神針, 出處:《綱目拾遺》卷九。 組成:人參4兩,三七8兩,山羊血2兩,千年健1斤,鑽地風1斤,肉桂1斤,真川椒1斤,乳香1斤,沒藥1斤,穿山甲半斤,小茴香1斤,蒼朮1斤,真蕲艾4斤,甘草2斤,麝香4兩,防風4斤。 主治:一切痛風,寒濕筋骨疼痛。
太乙神針,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 太乙神針(《青囊秘傳》。)出處:《青囊秘傳》。組成:艾絨3兩,硫黃2錢,麝香1錢,乳香1錢,沒藥1錢,松香1錢,桂枝1錢,杜仲1錢,枳殼1錢,皂角1錢,細辛1錢,川芎1錢,獨活1錢,雄黃1錢,山甲(炙)1錢,白芷1錢,全蠍1錢。主治:溫通。 。 主治:溫通。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