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散

QI XI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産寶諸方》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3.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5%
胃經 22%
肝經 11%
心經 9%
腎經 5%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七星散方劑中加入糯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增強藥力:糯米性溫和,能起到輔助藥材發揮藥力的作用。例如,與一些寒涼藥材搭配使用,可以減輕藥性,避免對腸胃造成刺激,更利於藥力吸收。
  2. 改善口感:糯米本身具有黏性,可以將藥材更好地黏合在一起,方便服用,同時也能改善一些藥材的苦澀口感,讓患者更容易接受。

七星散中加入阿膠,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止血: 阿膠具有補血滋陰、止血生肌的功效。七星散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阿膠的加入可以幫助止血,促進傷口癒合,減少疼痛。
  2. 滋陰潤燥: 七星散中一些藥材性質偏燥,加入阿膠可以起到滋陰潤燥的作用,緩解藥性過於燥烈的弊端,避免損傷身體。

總體而言,阿膠的加入使七星散的功效更加全面,不僅止血生肌,更能滋陰潤燥,使藥效更為穏和。

七星散中包含人參,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氣固本: 人參為補氣藥,能補益元氣,固護正氣。七星散為治療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的方劑,而外感熱毒往往耗損正氣,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人參補氣固本,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治療效果。

二、 扶正祛邪: 人參具有扶正祛邪之效,能增強機體免疫力,促進組織修復。七星散治療瘡瘍腫毒,需要祛除毒邪,同時也需要修復受損組織。人參可以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創口癒合。

總而言之,人參在七星散中,既能補氣固本,又能扶正祛邪,有助於提高治療效果,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七星散方劑中包含紫蘇葉,主要是利用其 解表散寒止咳化痰 的功效。紫蘇葉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行氣寬中、止咳化痰的功效。

七星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痰多等病症,而紫蘇葉正好可以發揮其解表散寒、止咳化痰的功效,幫助驅散風寒、緩解咳嗽,達到治療效果。此外,紫蘇葉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藥效更顯著。

七星散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表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七星散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發熱、惡寒等症狀,而生薑可以溫散寒邪,緩解表寒證。

2. 調和藥性: 七星散中多用寒涼藥物,如雄黃、硃砂等,以清熱解毒。生薑的溫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物傷及脾胃,更安全有效地治療疾病。

七星散中包含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甘溫補益,調和藥性: 大棗味甘性溫,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七星散多為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劑,加入大棗可緩和藥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胃,並增強藥物補益作用,使療效更趨溫和。

二、健脾和胃,增強體力: 七星散用於治療外感熱毒或瘡瘍腫毒,患者多體虛乏力。大棗可健脾和胃,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患者更快恢復體力,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抵抗疾病。

主治功效


「七星散」在不同醫書中,主要被應用於治療以下幾類病症:

  1. 癬症: 在《聖濟總錄》中,「七星散」與其他方劑,如「附子散」、「獨活散」、「大黃散」等,同被記載用於治療各類癬症。此外,該書還提到「羊蹄根塗方」可治「一切風癬,及諸般癬瘙癢,搔之不已者」。這些方劑中常包含具有殺蟲、止癢、解毒作用的藥材,如附子、獨活、大黃、乾蠍、白殭蠶等。

  2. 風眩、頭面病、腳弱、濕痹: 在《醫心方》中,多次提及「七星散」用於治療「風氣、風眩、頭面病、中風腳弱、風濕痹病」,且常與秦膠、獨活、茯神、薯蕷等藥材同用,並強調「依四時散法」、「依日月散法」調整藥材比例。此處的「七星散」更偏向於祛風、除濕、通絡、補益的功效。

  3. 咳嗽: 在《備急千金要方》中,「七星散」(一名吸散)用於治療「寒冷咳嗽上氣,胸滿唾膿血」,藥物組成包含鍾乳、礬石、款冬花、桂心等,具有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另外還有一「治三十年咳嗽方」,包含款冬花、紫菀、桑白皮等,功效相似。

  4. 眼疾: 在《全國名醫驗案類編》中,提及「洗目七星散」用於治療眼部疾病,後續會用「散風止淚湯」治療內在問題,方中包含荊芥、蔓荊子、菊花等,具有清散風邪的作用。

  5. 虛損: 在《良朋彙集經驗神方》中,「神仙七星散」包含地膚子、嫩松枝、巨勝子等藥材,具有補虛、強身健體的功效。

治療原理分析

從不同醫書對「七星散」的應用來看,其治療原理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外用祛邪: 在治療癬症時,「七星散」及相關方劑多以外用為主,通過直接塗抹患處,發揮藥物的殺蟲、止癢、解毒作用,以達到消除病邪的目的。

  2. 內服祛風除濕通絡: 在治療風眩、頭面病、腳弱、濕痹時,「七星散」多以內服為主,通過祛風、除濕、通絡的藥物組合,改善氣血運行,緩解症狀。

  3. 溫肺化痰止咳: 在治療咳嗽時,「七星散」主要通過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藥物,如鍾乳、款冬花等,來緩解咳嗽症狀。

  4. 補益扶正: 在某些方劑中,「七星散」也用於補益虛損,強身健體,這可能與其中包含的補益藥物有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醫書中所記載的「七星散」組成和用法不盡相同,甚至名稱相似但功效迥異。例如《楊氏家藏方》和《証治準繩‧幼科》也有七星散,但其組成和應用都與上述醫書不同。因此,在分析和應用「七星散」時,必須結合具體的醫書和方劑組成來判斷其主治功效和治療原理。

總結來說,「七星散」並非一個固定的方劑,而是一個在不同醫書中出現的、具有不同組成和功效的方劑系列。 其治療原理涵蓋了外用祛邪、內服祛風除濕通絡、溫肺化痰止咳以及補益扶正等多個方面。

傳統服藥法


蜀椒(汗)1兩,桑根白皮1兩,芫花根皮1兩,款冬花1兩,紫菀1兩,代赭1兩,細辛1兩,伏龍肝1兩。
上為散,取作七星聚,聚如扁豆大,以竹筒口當藥上,一一嗡咽之,令藥入腹中。先食訖,即服藥,日3服。後3日不愈,復作七聚,以一臠肉炙令熟,以轉展藥聚上,令藥悉在炙肉中。仰臥炙肉
羊、牛、鹿肉皆可用,勿用豬肉。忌生菜。
《千金》無蜀椒、芫花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暈眩咳嗽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