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紫金天麻丸中包含天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天麻的功效: 天麻性平,味甘,具有息風止痙、平肝潛陽、祛風通絡的功效。對於因肝風內動、氣血逆亂引起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與其他藥材的配伍: 紫金天麻丸的組成中,往往還包含其他具有鎮靜安神、活血化瘀等功效的藥材,如川芎、白芷、黃芪等。天麻與這些藥材配伍,能起到協同作用,增強療效,有效治療各種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等疾病。
紫金天麻丸方劑中加入沒藥,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定痛:沒藥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天麻擅長止痙定痛,與沒藥搭配,可加強止痛效果,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藥效吸收。
- 引藥入肝,增強療效:天麻入肝經,而沒藥亦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之功效。兩者相輔相成,可引藥入肝,增強藥力,提升治療效果。
因此,紫金天麻丸中加入沒藥,可有效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金天麻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可改善頭風、眩暈等症狀,與天麻、川芎等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藥效,並減輕藥物副作用。
- 通經絡,行氣血: 乳香具有通經絡、行氣血之效,可促進藥物有效成分在體內運行,並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乳香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改善頭部供血不足,緩解頭痛、眩暈等症狀。
紫金天麻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通絡,引藥上行:川牛膝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引藥上行之功效。與天麻等藥材配伍,可促進藥力直達頭部,增強其治療眩暈、頭風、頭痛等病症的效果。
- 祛風濕,止痺痛:川牛膝亦具有祛風濕、止痺痛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頭風、眩暈等症,可以起到輔助治療作用,提高整體療效。
紫金天麻丸中加入白朮,主要考量其健脾燥濕、益氣升陽之效。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瀉安胎之功效。方中加入白朮,旨在補脾益氣,增強機體正氣,以抵抗病邪侵襲,同時亦可燥濕健脾,改善因脾虛濕困所致的頭昏、肢麻等症狀。
此外,白朮與天麻、黃芪等藥物配伍,可協同增強益氣升陽、補益肝腎的作用,達到治療眩暈、頭風、肢體麻木等症狀的功效。
紫金天麻丸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基於其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功效,與方劑整體的滋陰補腎、祛風止痛功效相輔相成。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並能補益氣血,增強機體抵抗力。對於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以及因瘀血阻滯導致的疼痛,都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加入當歸不僅能增強方劑的療效,更能使藥效更為全面,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金天麻丸中加入牛黃,是基於其清熱解毒、豁痰開竅的功效。
- 清熱解毒: 牛黃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因熱毒壅盛所致的眩暈、頭痛、神志不清等症狀,與天麻共用,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
- 豁痰開竅: 牛黃能豁痰開竅,有助於疏通經絡,改善因痰濁阻滯所致的頭昏腦脹、肢體麻木等症狀。與天麻共用,可加強其通經活絡、化痰止眩的功效,更有效地改善頭風眩暈。
紫金天麻丸是中藥重要的一種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犀角,這一成分具有深厚的藥理基礎。犀角,又名牛角,是由犀牛的角製成,性寒味甘,自古以來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在紫金天麻丸中,犀角的加入主要是為了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能力,針對體內熱毒過旺或炎症表現明顯的患者,具有良好的輔助療效。此外,犀角還能舒緩身體的不適,對於因熱引起的頭痛、目赤、耳鳴等症狀都有很好幫助。特別在治療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時,犀角的特性能夠有效地疏通經絡,平衡陰陽,從而達到緩解病症、恢復健康的目的。然而,由於犀角取得困難且涉及保護問題,現代中醫更傾向使用替代材料如牛角膠,以確保療效的同時,也兼顧環保與道德問題。
紫金天麻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通經活絡:附子性熱,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可改善因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天麻性寒,善於平肝熄風止痙,兩者配伍,寒熱相濟,相輔相成,可增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 扶正祛邪,協同增效:附子可溫補腎陽,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病邪侵襲。天麻則能平肝熄風,鎮靜安神,兩者共同作用,可達到扶正祛邪,標本兼治的效果,對於治療頭暈目眩、肢體麻木等症狀有顯著作用。
紫金天麻丸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五靈脂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其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對於由瘀血阻滯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症狀具有輔助治療作用。
- 協同天麻,增強功效: 天麻性平,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止痛的功效。五靈脂與天麻配伍,可以相互協同,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紫金天麻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記載,紫金天麻丸主治「中風癱瘓,手足嚲曳」。結合其藥物組成,可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主治病症: 中風癱瘓,手足嚲曳
方劑組成: 天麻、沒藥、乳香、川牛膝、白朮、當歸、牛黃、犀角、附子、五靈脂
治療原理分析:
本方劑以平肝熄風、活血化瘀、溫陽通絡為主要治療原則。
- 平肝熄風:
- 天麻 為主藥,專入肝經,擅長平肝熄風,針對中風之風邪內動。
- 活血化瘀:
- 沒藥、乳香 共同作用,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疏通經絡,改善中風後氣血瘀滯。
- 五靈脂 亦有活血止痛之效,與沒藥、乳香協同,增強活血散瘀之力。
- 補益氣血、溫陽通絡:
- 川牛膝 活血通絡,引藥下行,使藥效直達病所,尤善於治療下肢癱瘓。
- 白朮 健脾益氣,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助脾運化,使氣血充盈,濡養筋脈。
- 當歸 補血調經,與白朮配合,補益氣血,改善中風後氣血虧虛。
- 附子 溫陽祛寒、回陽救逆,對於中風後陽氣虛衰,四肢厥冷者尤為重要,其溫陽之力可助氣血運行。
- 清熱解毒、鎮靜安神:
- 牛黃 解熱鎮靜、抗炎抗菌,清心開竅,有助於緩解中風急性期之熱象和神志不清。
- 犀角 清熱涼血、解毒療瘡,雖為貴重藥材,現已禁用,但其清熱解毒之效,可見古人對中風熱象的重視。
總結:
紫金天麻丸集平肝熄風、活血化瘀、補益氣血、溫陽通絡、清熱解毒等功效於一體,共奏熄風通絡、扶正祛邪之功。其配伍精妙,針對中風癱瘓,手足嚲曳之病機,通過多途徑改善氣血運行,恢復肢體功能。
然而,《聖濟總錄》所載「紫金天麻丸方」之服法為「每服半丸,生薑酒嚼下,日三四服」,且劑型為「丸如彈子大」,與現代常用劑量劑型差異較大,臨床應用需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辨證施治,並遵醫囑。
傳統服藥法
天麻半兩,沒藥(研)半兩,乳香(研)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白朮半兩,當歸(切,焙)半兩,牛黃(研)3分,犀角(鎊)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五靈脂2兩。
上為末,取三家井花水為丸,如櫻桃大。
每服1丸,先用生薑汁化開,次用溫酒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息風止痙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紫金天麻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 組成:天麻半兩,沒藥(研)半兩,乳香(研)半兩,牛膝(酒浸,切,焙)半兩,白朮半兩,當歸(切,焙)半兩,牛黃(研)3分,犀角(鎊)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五靈脂2兩。 主治:中風癱瘓,手足軃曳,言語謇澀,口眼歪斜,不省人事,口吐涎沫,或手足搐搦,筋骨疼痛,皮肉麻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