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大四斤丸中加入木瓜,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食化積:木瓜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消食積、健脾胃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積停滯等症狀,木瓜能起到促進消化,緩解腹脹、腹痛等不適的作用。
2. 行氣止痛:木瓜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止痛功效,能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對於胸脅脹痛、腹痛、腰痛等症狀,木瓜能起到一定的舒緩作用。
因此,大四斤丸中加入木瓜,可以增強其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積停滯、氣滯血瘀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大四斤丸中包含天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平肝熄風: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眩的作用。大四斤丸主要用於治療肝風內動所致的頭風眩暈、肢體麻木、痙攣抽搐等症狀,而天麻的平肝熄風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通絡止痛: 天麻還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因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頭脹、頭昏等症狀。大四斤丸中加入天麻,不僅能平肝熄風,還能通絡止痛,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大四斤丸方劑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通絡: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血瘀不通導致的腰膝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川牛膝能起到疏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
- 引藥下行:大四斤丸主要針對腰膝以下的病症,川牛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能將藥力引導至腰膝部位,加強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大四斤丸中包含肉蓯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補腎壯陽,潤腸通便:肉蓯蓉性溫,味甘,入腎、大腸經,具有補腎壯陽、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腸燥便祕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與方劑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大四斤丸以補腎壯陽、溫腎壯陽為主要功效,肉蓯蓉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鹿茸、巴戟天、肉桂等,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溫腎壯陽、補益精血的功效,進一步提高藥效。
「大四斤丸」方劑中包含附子,主要是由於附子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
附子為烏頭的炮製品,性熱,味辛,歸心、腎、脾經。其藥性峻猛,能溫補心陽,回陽救逆,散寒止痛。
對於陽氣虛衰、寒邪內侵導致的陽虛寒症,如四肢厥冷、面色蒼白、呼吸微弱、脈象微弱等,附子可以溫補心陽,回陽救逆,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因此,大四斤丸中加入附子,旨在溫補陽氣,散寒止痛,以達到治療寒症的目的。
大四斤丸中包含虎骨,主要原因有二:
- 傳統觀念: 虎骨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強筋壯骨、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疾病。
- 藥用價值: 虎骨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在傳統醫學中被認為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然而,隨著野生動物保護意識的提升,虎骨的藥用已被禁止,取而代之的是其他藥材,例如牛膝、杜仲等,來達到相似的功效。
大四斤丸中加入當歸,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方劑中加入當歸,可以改善氣血不足、血虛經閉、痛經等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
- 潤腸通便: 當歸亦具潤腸通便之效。大四斤丸為治療便祕的方劑,加入當歸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緩解便祕症狀。
總之,當歸在[大四斤丸]中發揮補血活血、潤腸通便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便祕的目的。
大四斤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入血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
2. 通絡止痛: 乳香的通絡止痛功效,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對於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疼痛,如關節疼痛、腰腿疼痛等,乳香能有效緩解。
因此,在大四斤丸中加入乳香,有助於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大四斤丸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味苦,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大四斤丸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而沒藥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行通暢,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生肌止痛: 沒藥還具有生肌止痛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對於跌打損傷造成的皮肉損傷,沒藥可以起到修復和癒合的作用。
總而言之,沒藥在大四斤丸中起著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作用,是治療跌打損傷的重要藥材。
大四斤丸中包含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五靈脂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之效。大四斤丸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絡不通等症,五靈脂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
- 止痛止血,生肌斂瘡:五靈脂亦有止痛止血、生肌斂瘡之效。對於跌打損傷引起的皮肉損傷,五靈脂能促進創口癒合,防止感染,與方中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大四斤丸中含有麝香,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項重要功效:
- 開竅醒神:麝香性溫,入心經,能開竅醒神、化痰開竅。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可起到醒腦開竅的作用。
- 活血止痛: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可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
因此,大四斤丸中加入麝香,旨在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大四斤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首見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主治「腳氣」,此指中醫所述因風濕、寒濕或濕熱下注,導致下肢腫脹、麻木、疼痛或萎軟無力之症,屬「痹證」範疇。古代醫家認為腳氣多因正氣不足,外邪侵襲經絡,氣血受阻而發。其臨床特徵包含:
- 濕濁流注:足脛浮腫、重著如裹。
- 氣血瘀滯:關節疼痛、筋脈拘急。
- 肝腎虧虛:久病致筋骨痿弱、步履艱難。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活血通絡」為核心,配伍層次分明:
一、主藥組(補肝腎,強筋骨)
- 牛膝(1斤):引藥下行,補肝腎、強筋骨,兼活血通經,針對腳膝無力。
- 蓯蓉(1斤):補腎陽、益精血,佐酒浸加強溫通之效,治下元虛冷。
- 熟附子(2兩):溫腎助陽,散寒除濕,通十二經,逐筋骨間寒邪。
- 虎骨(2兩,今以狗骨代):祛風定痛,強健筋骨,古用治腳膝痿軟。
此組針對肝腎不足、陽虛寒凝之病本,補虛以固其根。
二、輔藥組(祛風濕,舒筋絡)
- 宣木瓜(1斤):化濕舒筋,專治腳氣浮腫、筋急拘攣,為濕痹要藥。
- 天麻(1斤):息風通絡,善除肢體麻木,助木瓜緩解風濕痹阻。
此組側重祛外邪,木瓜配天麻,一散濕一息風,共解經絡不利。
三、佐使藥(活血化瘀,通竅止痛)
- 當歸(3分):補血活血,養筋脈而止痛。
- 乳香、沒藥(各半兩):行氣活血,消腫生肌,破經絡瘀滯。
- 五靈脂(半兩):散瘀止痛,尤善治氣血凝滯之痛。
- 麝香(1錢):開竅通絡,穿透力強,引諸藥直達病所。
此組針對氣血瘀滯之標,改善局部疼痛腫脹。
四、製劑特色
- 酒浸製丸:以酒行藥勢,增強溫通活血之效。
- 木瓜湯送服:加強引經作用,專注下肢病變。
綜論
本方標本兼治,以補肝腎、溫陽為基礎,結合祛風濕、活血通絡之品,結構嚴謹。尤適於肝腎虧虛兼風濕瘀阻之腳氣病,症見足脛腫痛、痿軟無力或關節變形者。通過補虛瀉實、通行氣血,恢復下肢功能。然須注意,若屬濕熱下注(紅腫熱痛)者,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宣木瓜(去瓤,切,焙)1斤,天麻(銼)1斤,牛膝(銼,焙)1斤,蓯蓉(洗,切,焙)1斤(用好酒5升浸3日),熟附子2兩,虎骨(酥炙)2兩,當歸3分,乳香半兩,沒藥半兩,5靈脂半兩,麝香1錢。
上為末,用浸藥酒調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40丸,用木瓜煎湯送下。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四斤丸, 出處:《直指》卷四。 組成:宣木瓜(去瓤,切,焙)1斤,天麻(銼)1斤,牛膝(銼,焙)1斤,蓯蓉(洗,切,焙)1斤(用好酒5升浸3日),熟附子2兩,虎骨(酥炙)2兩,當歸3分,乳香半兩,沒藥半兩,五靈脂半兩,麝香1錢。 主治:腳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