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桂靈丹

紫菀桂靈丹

ZI WAN GUI LI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8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40%
脾經 13%
大腸經 13%
心經 6%
膀胱經 6%
胃經 6%
肝經 6%
腎經 6%
肺經
脾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紫菀桂靈丹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有二:

  1. 宣肺止咳:麻黃性溫,具有發散風寒、宣肺止咳之功效,可助紫菀、桂枝等藥材宣肺化痰,緩解風寒咳嗽、痰多喘咳等症狀。
  2. 溫陽化寒:麻黃入肺經,可溫化肺寒,配合紫菀、桂枝等藥材,達到溫陽化寒、止咳平喘的功效,適用於寒邪客肺、肺氣不宣導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麻黃性溫燥,易傷津耗氣,故應謹慎使用,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紫菀桂靈丹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紫菀本身也具潤肺止咳的功效,兩者相輔相成,增強了方劑整體的止咳化痰作用。
  2. 宣肺利氣:杏仁能宣肺利氣,有助於疏通肺氣,促進痰液排出。此點與桂枝的溫經散寒、宣肺解表功效相呼應,共同改善肺氣鬱滯,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總而言之,紫菀桂靈丹中加入杏仁,是為了加強潤肺止咳、宣肺利氣的效果,使方劑更能有效治療肺氣虛弱、痰多咳嗽等症。

紫菀桂靈丹中添加石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方中紫菀、桂枝等藥性偏溫,容易引起燥熱,石膏的加入可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
  2. 潤燥止咳: 石膏入肺經,可清肺熱,潤燥止咳。方中紫菀、桂枝等藥物主要針對咳嗽、氣喘等症狀,而石膏的加入可以緩解肺燥,幫助止咳化痰。

總之,石膏在紫菀桂靈丹中起着清熱解毒、潤燥止咳的作用,平衡藥性,提高療效。

紫菀桂靈丹中加入米麥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和藥性: 紫菀桂靈丹屬於溫燥藥性,米麥麨則性平味甘,有和中益氣、健脾胃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紫菀桂靈丹的燥熱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
  2. 增強藥效: 米麥麨能起到輔助作用,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療效。其營養成分能滋補脾胃,提升患者體質,促進藥物吸收,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菀桂靈丹中加入胡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胡桃仁性溫,味甘,入肺經,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之效。與方中紫菀、款冬花等藥物共同作用,增強潤肺止咳之力,適合治療肺燥咳嗽、痰少咽乾等症。
  2. 補腎益精:胡桃仁還具有補腎益精、強健筋骨之功效。與方中桂枝、肉桂等溫陽藥物配合,可溫補腎陽,改善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早泄等症狀,提高藥效的整體平衡性。

紫菀桂靈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化痰:陳皮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紫菀性溫,善於降氣化痰,與陳皮同用,可增強理氣化痰之功,有助於清除痰液,改善呼吸道疾病。
  2. 健脾和胃:陳皮還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以緩解因痰濕阻滯所致的脾胃不適,如食慾不振、腹脹等。搭配紫菀等藥物,可使藥力更易於滲透脾胃,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菀桂靈丹中包含紫菀,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宣肺化痰的功效。

紫菀性溫,味辛,歸肺經,具有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的功效。其含有的揮髮油、皁苷等成分,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緩解肺氣鬱結所致的咳嗽、喘息、痰多等症狀。

因此,紫菀在紫菀桂靈丹中,起到潤肺止咳、宣肺化痰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有助於治療咳嗽、氣喘、痰多等呼吸系統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紫菀桂靈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外感風邪、肺氣壅滯所致諸症,涵蓋表裡同病之證候。其病機核心為「風邪犯肺、痰熱內蘊」,表現為咳嗽喘息、痰稠氣促,甚則不得平臥。感冒初起鼻流清涕屬風寒襲表,肺熱痰燥與支氣管炎症則為邪已化熱、痰濁阻肺之象。方名「桂靈」或暗喻麻黃(別名「龍沙」)與紫菀協力通靈肺氣之意。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微:

  1. 宣降並行
    麻黃(2兩)辛溫開宣肺氣,杏仁(2兩)苦降止咳,二藥相伍,一宣一降,契合肺司呼吸之機。生石膏(2兩)清洩肺熱,制約麻黃溫性,形成「寒溫互制」格局,針對外寒內熱之證。

  2. 斂散相濟
    米殼(4兩,即罌粟殼)用量獨重,具強力斂肺之效,與麻黃之宣散形成「開闔肺氣」的對立統一。此配伍深諳「肺宜宣發肅降」之性,既可防麻黃過散耗氣,又能避免米殼斂邪之弊。

  3. 潤燥相佐
    核桃(1兩)甘溫潤肺,陳皮(2兩)燥濕化痰,紫菀(1兩)辛苦溫潤,專化痰涎。三藥共調痰濕與津液之平衡——核桃潤肺防燥,陳皮化痰防壅,紫菀「專通肺竅」,使痰濁得化而不傷陰。

  4. 蜜丸緩圖
    煉蜜為丸,既緩和麻黃、米殼之峻性,又藉甘緩之性護胃潤肺。生薑水送服可增強散寒之力,開水送下則側重清潤,示人以隨證變通之法。

此方巧妙融合「宣、降、清、斂、潤、燥」六法,構成多層次治療網絡:

  • 表裡分消:麻黃解表邪,石膏清裡熱,適合寒包火證。
  • 標本兼治:米殼止咳治標,紫菀、陳皮化痰治本。
  • 攻補得宜:核桃補肺腎,助正氣以祛痰,陳皮理氣防滋膩。

全方彰顯「動靜結合、斂散有度」的配伍智慧,尤其適用於咳嗽遷延、正虛邪戀者,通過調節肺氣開闔與津液代謝,恢復「肺主氣、司呼吸」之常。

傳統服藥法


麻黃2兩,杏仁2兩,生石膏2兩,米殼4兩,核桃1兩,陳皮2兩,紫菀1兩。
化痰潤肺,寧嗽。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重1錢4分。
每服1丸,生薑水或開水送下均可。
忌油膩辛辣之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含有麻黃,有升高血壓的作用,高血壓患者慎用。
  • 本方含有石膏,有滑腸作用,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感冒多痰流鼻涕白痰,白鼻涕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紫菀桂靈丹,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組成:麻黃2兩,杏仁2兩,生石膏2兩,米殼4兩,核桃1兩,陳皮2兩,紫菀1兩。 主治:化痰潤肺,寧嗽。主治:感冒咳嗽,肺熱痰燥,支氣管炎,咳嗽喘息,痰稠氣短,不能卧倒,傷風鼻流清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