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桂散
ZI GU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一一二引《聖惠》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紫桂散中包含桂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通絡止痛:桂枝性溫,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紫桂散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關節屈伸不利等病症,桂枝可溫經散寒,緩解疼痛,改善肢體活動障礙。
-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桂枝還具有調和營衛、扶正祛邪的作用。紫桂散中常與其他藥物配伍,如紫蘇葉、羌活等,共同達到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進一步增強藥效,使治療更加全面。
紫桂散中包含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利水消腫: 防己性味苦寒,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之效。紫桂散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痺痛、水腫等病症,防己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祛風濕、利水消腫的效果,並能協同桂枝、紫蘇等藥物,促進氣血循環,減輕疼痛。
- 配伍協調,相輔相成: 防己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桂枝、紫蘇等,在功效上相輔相成。防己的苦寒之性,可制約桂枝的溫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溫,同時也增強了利水消腫的作用,使方劑整體功效更加平衡、穏和。
紫桂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赤茯苓,這一成分具有重要的療效和作用。赤茯苓是茯苓的變種,主要用於健脾利水、安神定志。在紫桂散中,赤茯苓的加入可以增加方劑的健脾功能,從而幫助改善脾胃虛弱所引起的水腫、疲倦等症狀。
此外,赤茯苓還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有效促進體內水分的排出,減少水濕積聚,對於治療由於濕邪引起的病症有積極的效果。紫桂散主要用於感冒、風寒等症,赤茯苓在此方中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因體內濕氣重而導致的頭重、身痛等不適。
綜合來看,赤茯苓在紫桂散中的使用,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整體療效,還能更好地調和人體的脾胃功能,使患者在針對風寒病邪的同時,達到內外調理的效果,促進身體的快速康復。
紫桂散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緩解桂枝的燥烈之性: 桂枝性溫燥,容易耗傷陰血,而白芍性微寒,能滋陰斂血,緩解桂枝的燥烈之性,避免燥傷津液。
2. 協調營衛,和解表裏: 紫桂散主治風寒表證,桂枝發汗解表,白芍則能養血和營,兩者相輔相成,協調營衛,共同達到和解表裏的功效。
紫桂散中包含人參,主要是由於其補氣益血的功效。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而紫桂散主要用於治療氣虛血弱、面色蒼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心悸氣短、食少便溏等症狀,而人參正是治療此類症狀的常用藥材。
此外,人參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提升患者的抵抗力,從而促進疾病的康復。
紫桂散中加入白朮,主要是因為白朮具有健脾燥濕、益氣固表的作用。
- 健脾燥濕: 紫桂散用於治療脾虛濕困、寒濕內阻所致的疾病,而白朮能健脾燥濕,有助於去除濕氣,改善脾胃功能,從而提高機體抵抗力。
- 益氣固表: 紫桂散中的桂枝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活血的作用,而白朮能益氣固表,與桂枝相輔相成,共同提高機體抗寒能力,避免寒邪入侵。
因此,白朮的加入,不僅能改善脾胃功能,還能增強機體抵抗力,與紫桂散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紫桂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 紫桂散中含有辛溫燥烈的桂枝、紫蘇等藥材,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能使藥性平和,避免過於燥烈,避免傷及脾胃。
- 增強藥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與其他藥材配合,能增強藥效,使藥力更易於滲透肌膚,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甘草還能緩解藥物引起的副作用,如口渴、咽乾等。
紫桂散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祛風散寒: 紫桂散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止痛解痙的功效,可與紫蘇葉、桂枝等藥物協同作用,驅散風寒,改善頭部不適。
- 疏通經絡: 防風入肝經,可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風寒邪氣阻滯經絡,會導致頭痛、鼻塞等症狀。防風與其他藥物合用,可改善經絡瘀阻,促進氣血流通,從而緩解症狀。
紫桂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烏頭。烏頭具有強烈的藥效,主要成分為烏頭鹼,對於破滅體內的寒邪具有顯著效果。在紫桂散的方劑中,烏頭的使用有助於增強整體的發散風寒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痰多咳嗽等症狀。此方劑的其他成分,如桂枝及生薑,也包括具有解表散寒的特性,與烏頭共同作用,相輔相成,提升治療效果。
然而,烏頭的使用須謹慎,因為其毒性較強,若不當劑量可引發中毒。因此,配方中的烏頭必須經過合理的炮製,以降低藥物的毒性,確保安全使用。此方劑的調配也強調了中醫藥的整體觀念,運用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來達到最佳療效。整體來說,烏頭在紫桂散中的使用,既充分利用了其醫療特性,同時也提醒了我們中藥使用的複雜性和專業性。
紫桂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活血: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紫桂散多用於治療血虛氣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而當歸能補血養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經血瘀阻,達到調經止痛的效果。
二、潤燥生津:當歸兼具潤燥生津之效。紫桂散中常加入辛燥之品,如桂枝等,易傷津液,而當歸可滋潤血脈,緩解藥性燥烈,防止藥物對津液的損耗。
主治功效
紫桂散
紫桂散,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中藥方劑,用於治療風濕疼痛。其組成成分包括桂枝、甘草、白芍、白朮、當歸、防風、人參、烏頭、防己。
一、桂枝 辛溫,歸經為肺、衛陽、少陽,具有發汗解表、驅風散寒、通經絡、止痛、溫通經脈等功效。
二、甘草 甘平,歸經為脾、肺、心,具有清熱解毒、補中益氣、緩中止痛、和中調胃、祛痰止咳、生津潤肺、解毒等功效。
三、白芍 酸寒,歸經為肝、脾,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平肝息風、斂陰止汗、斂陰降火、養陰調經等功效。
四、白朮 甘溫,歸經為脾、胃,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祛風除濕等功效。
五、當歸 甘溫,歸經為心、肝、脾、肺,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祛瘀、溫經通脈、補血益氣、潤腸通便等功效。
六、防風 辛甘溫,歸經為肺、脾、膀胱,具有散風解表、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七、人參 甘微溫,歸經為肺、脾,具有補氣固脫、益氣生津、健脾養胃、益氣養血、醒神益智、安神益志等功效。
八、烏頭 辛溫,歸經為肺、腎,具有散寒除濕、活絡止痛、祛風通絡、解毒消腫等功效。
九、防己 苦辛溫,歸經為脾、肺、腎,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紫桂散主要用於治療各個關節的風濕疼痛,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溫陽補虛、鎮痛止痛等功效。其組成成分具有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風濕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紫桂散在臨牀應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此方劑。
- 陰虛火旺者慎用此方劑。
- 服用此方劑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總而言之,紫桂散是一個有效治療風濕疼痛的中藥方劑,但應在中醫的指導下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桂心(去粗皮)4兩,防己4兩,赤茯苓(去黑皮)4兩,芍藥4兩,人參2兩,白朮4兩,甘草(炙,銼)5兩,防風(去蘆)3錢,烏頭(炮裂,去皮臍)7枚,當歸(焙)1兩。上銼如麻豆。
每服3錢匕,水1盞,酒少許,生薑半分,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臨臥各1服溫服。
忌一切發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紫桂散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年老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紫桂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 組成:桂5寸(去粗皮,爲細末),亂發灰比桂末一半。 主治:中風失音不語。
紫桂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一二引《聖惠》。 組成:桂心(去粗皮)4兩,防己4兩,赤茯苓(去黑皮)4兩,芍藥4兩,人參2兩,白朮4兩,甘草(炙,銼)5兩,防風(去蘆)3錢,烏頭(炮裂,去皮臍)7枚,當歸(焙)1兩。 主治:歷節風疼痛不可忍。
紫桂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九。 組成:肉桂1兩半(去皺皮),延胡索3分,熟乾地黃3分,沒藥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菴(艹閭)子3分,牛膝半兩(去苗),乾漆半兩(搗碎,炒令煙出),琥珀半兩,麒麟竭半兩。 主治:産後雖久,體力尚虛,月候不調,或多或少,臍腹疼痛,面色萎黃。
紫桂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組成:牡丹皮1兩半,赤芍藥1兩半,川芎半兩,當歸(洗,焙)半兩,牛膝(酒浸1宿)半兩,肉桂(去粗皮)1兩,防風(去蘆頭)1兩,木通1兩,蓬莪朮(煨香,切)1兩,香白芷1兩,大黃(濕紙裹煨)1兩,陳橘皮(去白)1兩,桔梗(去蘆頭)1兩,前胡1兩,京三棱(煨香,切)1兩。 主治:除瘀血,養新血。主治:産後惡露未盡,寒熱無時,臍腹刺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