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青絲散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固髮烏髮: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解毒散風、消腫止痛、生髮烏髮的功效。其藥性可疏通毛囊,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頭皮環境,有助於防止頭髮脫落,並滋養髮根,使頭髮烏黑亮麗。
二、抗菌消炎:白芷還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真菌和細菌的生長,減少頭皮感染和炎症,為頭髮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因此,白芷在青絲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治療脫髮、白髮等問題,達到固髮烏髮的效果。
青絲散中加入茯苓,主要是基於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其利水滲濕作用可有效改善因濕氣困阻導致的頭髮早白、脫髮等問題。此外,茯苓還能健脾益氣,補益心氣,有助於改善因脾虛心氣不足引起的頭髮早白、脫髮等問題。
因此,在青絲散方劑中加入茯苓,可有效改善因濕邪困阻、脾虛心氣不足等原因導致的頭髮早白、脫髮等問題,從而達到烏髮養髮的效果。
青絲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養血:當歸味甘辛,性溫,歸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青絲散治療的是頭髮早白、脫髮等症狀,而頭髮的生長需要充足的血液供應,因此當歸的補血作用可以促進頭髮的生長,延緩頭髮變白。
二、滋養肝腎:頭髮的生長也與肝腎的健康密切相關。當歸可以滋養肝腎,改善肝腎功能,從而促進頭髮的生長,並防止頭髮早白。
青絲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活血行氣,止痛散瘀:川芎味辛,性溫,入肝、心包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散瘀之效。青絲散主治血瘀阻滯導致的頭髮早白、脫髮等症,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頭皮血液供應,從而達到滋養髮根、烏髮的效果。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川芎兼具疏肝解鬱之功,可緩解因肝氣鬱結而導致的頭部疼痛、失眠等症狀。青絲散中加入川芎,不僅能改善頭髮問題,還能緩解因血瘀肝鬱引起的頭部不適。
青絲散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青絲散中其他藥材如何首烏、熟地等,性質偏寒涼或滋膩,容易損傷脾胃,而甘草性甘平,味甘而緩和,能調和諸藥,避免藥性過於偏激,避免傷脾胃。
- 增強功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如甘草與何首烏同用,能增強何首烏補肝腎、烏髮的效果,並能緩解何首烏的燥性。
甘草在青絲散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功效的作用,使藥效更顯著,副作用更小。
青絲散方中加入細辛,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 溫經通絡,止痛散寒: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青絲散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腰膝痠痛,肢體麻木等症,而細辛可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二、 引藥入腎,助陽生髮:青絲散為治療脫髮的方劑,細辛入腎經,可引導其他藥物深入腎臟,促進腎氣生髮,滋養髮根,有助於改善髮質,減少脫髮。
青絲散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烏髮養髮: 何首烏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有補益精血、烏髮生髮的作用。其有效成分能促進黑色素生成,改善頭髮顏色,預防脫髮,與青絲散整體的烏髮養髮功效相輔相成。
二、滋補肝腎: 青絲散中常加入其他滋補肝腎的藥材,例如熟地黃、枸杞子等。何首烏也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可與其他藥材相配合,共同達到滋養肝腎、改善頭髮生長環境的效果。
青絲散中加入寒水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寒水石性寒,味甘,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青絲散主要用於治療熱毒上攻、頭髮脫落、頭皮瘙癢等症,寒水石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有助於緩解熱毒引起的頭髮損傷。
- 滋陰潤燥: 寒水石還能滋陰潤燥,對於因熱毒傷陰引起的頭髮乾枯、易斷等症,也有一定的療效。
綜上所述,寒水石在青絲散中,發揮着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滋陰潤燥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熱毒上攻引起的頭髮脫落、頭皮瘙癢等症。
青絲散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熱: 升麻性微寒,能疏散風熱,清熱解毒。青絲散主治風熱上擾,引起頭髮早白、脫髮、頭皮瘙癢等症狀,升麻可有效清熱解毒,使頭皮環境恢復正常,有助於頭髮生長。
- 升陽舉陷: 升麻味辛,能升陽舉陷,益氣固表。頭髮的生長需要充足的氣血滋養,升麻可補益氣血,使營養物質更好地輸送到頭皮,促進毛髮生長。
青絲散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之效。青絲散主治血熱妄行導致的頭髮早白、脫髮、鬚髮稀疏等症,生地黃能滋陰涼血,降火清熱,從根本上改善血熱之症,有助於頭髮生長。
- 養血潤燥: 生地黃能養陰生津,潤燥止渴,對於因血虛、燥熱引起的頭髮枯黃、乾燥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配合青絲散中其他滋陰潤燥的藥物,共同滋養頭髮,改善髮質。
青絲散中使用地骨皮,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肝經。其能清熱涼血,用於治療熱病煩躁、口渴、吐血、衄血等症狀。此外,地骨皮還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陰虛燥熱、津液不足所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青絲散本身也是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方劑,地骨皮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的清熱涼血作用,同時滋陰潤燥,使藥效更為全面,更適合治療相關的病症。
青絲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一些與濕熱相關的疾病,特別是皮膚病和婦科問題。其組成中包含丁香,這是一種在中醫中常用的藥材。丁香性溫,味辛,具有散寒、理氣及溫中止痛的功效。
首先,丁香能夠有效地改善脾胃的功能,促進消化,增強患者的食慾,這對於因消化不良所引起的濕熱症狀具有輔助療效。其次,丁香還具有解鬱的作用,對於情緒緊張或抑鬱的患者尤為重要,因為情緒不暢往往會影響病情。再者,丁香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幫助減輕皮膚病變的炎症反應,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丁香在青絲散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僅可以調理脾胃,還能舒解情緒,並且對皮膚癒合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被納入該方劑中。
主治功效
- 青絲散
成分:白芷,茯苓,當歸,川芎,甘草,細辛,何首烏,寒水石,升麻,生地黃,地骨皮,丁香
主治功效:
發白及小腸氣:
發白:中醫指身體多處毛髮過早變白。
小腸氣:中醫指小腸上的痛點或腫塊,通常伴有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祕等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芷: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當歸: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地骨皮: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它能清散外感風熱,退內傷陰虛之熱,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傷陰虛引起的發熱、口乾、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症狀。地骨皮亦可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治療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等多種熱性疾病。
丁香: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等症狀。它還能增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止嘔效果顯著。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丁香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何首烏:何首烏在中醫藥中以多樣功效著稱,涵蓋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何首烏補血養肝,益精固腎,烏鬚髮,強筋骨。何首烏亦有補氣功效,可促進人體內氧氣運輸,增強紅血球含氧量,提升身體能量水平。何首烏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其內含的黃酮與三萜皁苷成分可促進血行、活血化瘀,疏通關節,同時具有抗炎、抗氧化的作用,可減輕炎症反應,緩解風濕痹痛。何首烏另有益精的功效,其藥性甘、澀、溫,入肝、腎經,能益精補髓、固腎強腰、養血安神。何首烏還具有解毒功效,可治癒癰疽、瘰癧等疾病。何首烏有活絡止痛的功效,其所含多種類黃酮與三萜皁苷,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功能,達到活絡止痛之效。何首烏具有通便的功能,生用何首烏具有潤腸通便之效。何首烏在強筋骨方面也有出色表現,制首烏補益肝腎,填精養血,烏鬚發,強壯筋骨。何首烏在補益肝腎方面功效顯著,可治療肝腎陰虧,發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痠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癧、腸風、痔疾等證。
生地黃: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升麻: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升麻可治療感冒發燒、頭暈頭痛、口渴、口腔潰瘍、便祕、黃疸、病毒性肝炎、貧血、月經不調、失眠、心血管疾病、風熱上攻、陽明頭痛、雷頭風證、麻疹透發不暢、氣虛下陷、久瀉脫肛、崩漏下血等疾病。
細辛: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青絲散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不宜服用。
- 服用青絲散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服用青絲散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勞累。
相同名稱方劑
青絲散, 出處:《經驗秘方》引董仲祥方(見《醫方類聚》卷七十三)。 組成:白芷3錢,白茯苓(去皮)3錢,當歸(去土)3錢,川芎3錢,甘草3錢,細辛(去葉土,華州者佳)5錢,何首烏5錢,寒水石(燒作粉)5錢,升麻2錢,生地黃2錢,地骨皮2錢,丁香3錢。 主治:烏發,養心神。主治:發白及小腸氣。
青絲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七十三引《經驗秘方》。 組成: 青絲散(《醫方類聚》卷七十三引《經驗秘方》。)出處:《醫方類聚》卷七十三引《經驗秘方》。組成:膽礬3錢,金絲礬2錢,石絲礬2錢,五倍子2錢,縮砂2錢,川芎1錢半,細辛1錢半。主治:牢牙祛風祛疼,烏髭。 。 主治:牢牙祛風祛疼,烏髭。
青絲散, 出處:《醫學綱目》卷二十九引東垣方。 組成: 青絲散(《醫學綱目》卷二十九引東垣方。)出處:《醫學綱目》卷二十九引東垣方。組成:香白芷5錢,白茯苓5錢,母丁香3錢,細辛3錢,當歸3錢,川芎3錢,甘草3錢,甘松3錢,升麻2錢,旱蓮草2錢,地骨皮2錢,生地2錢,熟地2錢,青鹽2錢,破故紙2錢,寒水石7錢(煅),香附米1兩(生薑汁浸1宿,炒),何首烏1兩,麝香5分,高茶末。主治:補虛牢牙,黑髭須。 。 主治:補虛牢牙,黑髭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