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木香調氣散」方劑中包含「木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能行氣止痛,對於脾胃氣滯、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 健脾和胃: 木香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食積不化等問題。
因此,木香在「木香調氣散」中,扮演著行氣止痛、健脾和胃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等症狀。
木香調氣散中加入藿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和胃止嘔:藿香性辛溫,能芳香化濕,開胃止嘔。木香調氣散主治脾胃氣滯、胸悶腹脹等症,藿香可助木香理氣化濕,消食止嘔,增強療效。
- 解表散寒:藿香兼具解表散寒之效,若患者兼有外感風寒,則藿香可與木香相輔相成,既能理氣化濕,又能解表散寒,達到多方面的治療效果。
木香調氣散中加入砂仁,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行氣止痛:砂仁味辛性溫,能溫中行氣,消食化積,並能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脾胃虛弱引起的胸腹脹痛、食積不化等症狀,砂仁能有效緩解。
- 健脾開胃:砂仁能促進脾胃消化功能,增進食慾,對於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納呆、腹脹等症狀,砂仁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砂仁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木香調氣散行氣止痛之效,也能提升其健脾開胃之功,協同其他藥材,共同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
木香調氣散中加入草荳蔻,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脾暖胃,行氣止痛: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脾暖胃、行氣止痛之功效。木香調氣散中以木香、陳皮等理氣藥為主,但對於脾胃虛寒者,單用理氣藥效果有限,草荳蔻的加入可增強溫脾暖胃之力,幫助藥力更好地運行,達到行氣止痛的目的。
- 芳香開竅,醒脾開胃:草荳蔻氣味芳香,具有醒脾開胃的作用,可增進食慾,幫助消化吸收。木香調氣散多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脘腹脹痛等症狀,草荳蔻的加入可促進脾胃功能恢復,進一步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問題。
木香調氣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木香辛溫,燥性較強,容易傷陰。甘草性甘平,能緩和木香的燥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過於燥烈傷及脾胃。
- 增強功效: 甘草味甘,入脾經,能補脾益氣,有助於健脾和胃,增強藥效。同時,甘草還能調和諸藥,使各味藥物協調作用,達到最佳療效。
主治功效
木香調氣散主治功效分析
木香調氣散,又名木香勻氣散、調氣散。主要成分為:木香、藿香、檀香、白豆蔻、丁香、砂仁、甘草,或有沉香。
主治病症
從古文內容分析,木香調氣散主治以下病症:
氣滯胸膈,虛痞噁心:
- 《醫學入門》:「氣痞噁心積痛闌。」
- 《醫方考》:「中焦呃逆者,此方主之。」
- 《雜病廣要》:「中焦呃逆者,此方主之。」
- 《醫學原理》:「凡無病平人,偶然致咳者,此乃氣逆而致,...或煎沸湯泡蘿菔,研木香調氣散熱服之。」
- 《明醫指掌》:「氣逆者,脈浮而洪,食已暴吐,氣上衝胸發痛,用木香調氣散。」
脅痛、腹痛:
- 《雜病廣要》:「氣鬱不舒而痛者,木香調氣散。」
- 《醫林集要》:「木香調氣散,治男子婦人,脅痛不可忍。」
- 《訂補指掌》:「木香調氣散,治氣怒傷於肝脅,大痛難忍。」
- 《雜病心法要訣》:「以中氣木香調氣散之方,合平胃散之藥調理也。」
- 《醫學心悟》:「若因濁氣壅塞,走注疼痛,木香調氣散散之。」
情志不舒導致的氣機不暢:
- 《醫學心悟》:「六曰氣中。七情氣結,或怒動肝氣,以致氣逆痰壅,牙關緊急,...宜用木香調氣散主之。」
- 《奇症匯》:「又有七情內傷,卒然氣逆,身冷僵撲,牙關緊急,痰涎潮壅,昏不知人者,此氣厥也。凡忿怒太甚,多有此病,...或木香調氣散,調降其氣,自然平復。」
- 《雜病廣要》:「香橘湯,治七情所傷,中脘不快,腹脅脹滿。」
其他:
- 《類證治裁》:「有息積,病脅下滿,氣逆,不妨於食,...木香調氣散。」
- 《明醫指掌》:「氣滯腰痛,木香調氣散。」
- 《醫學心悟》:「理痰氣,宜用木香調氣散。」
治療原理
木香調氣散的治療原理主要為行氣、降氣、和胃、化痰。
行氣止痛:
- 木香、檀香、丁香、藿香、砂仁皆為辛溫香燥之品,能行氣、散寒、止痛。其中,木香為君藥,擅長行氣止痛,特別是肝胃氣滯之痛;檀香、丁香、藿香、砂仁輔助木香,增強行氣之力,並有溫中和胃之效。
- 《醫方考》:「中焦者,水穀之海,倉廩之區也。其呃逆責之穀氣,故用砂仁、蔻仁以化食,木香、丁香、檀香、藿香以調氣。」
降氣和胃:
- 氣機升降失調,可導致呃逆、嘔吐等症。木香、檀香、丁香等藥物,具有降氣之功,可使上逆之氣下降,從而緩解呃逆、嘔吐等症。
- 《醫方考》:「鹽湯以潤下。」鹽湯有潤下之功,可協助降氣。
化痰:
- 痰濕阻滯,亦可導致氣機不暢。方中藿香、白豆蔻、砂仁具有化濕之功,甘草能調和諸藥,並有補脾益氣之效,有助於運化水濕。
疏肝解鬱:
- 情志不舒,肝氣鬱結,可導致氣機不暢。方中木香、檀香、丁香等藥物,具有疏肝解鬱之功,可緩解因情志不舒導致的氣機不暢。
總結
木香調氣散主要通過行氣、降氣、和胃、化痰的功效,治療因氣機不暢、痰濕阻滯所致的胸膈痞滿、呃逆、嘔吐、脅痛、腹痛等症,特別是因情志不舒、肝氣鬱結所致的氣機不暢。
傳統服藥法
木香、丁香、砂仁、藿香、白蔻、陳皮、半夏、枳殼、甘草、薑。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木香調氣散, 出處:《病機沙篆》卷上。 組成:木香、藿香、砂仁、豆蔻、甘草。 主治:七情成脹。脹喘,呃逆。
木香調氣散, 出處:《風勞鼓膈四大證治》。 組成:木香、丁香、砂仁、藿香、白蔻、陳皮、半夏、枳殼、甘草、薑。 主治:氣滯嘔吐,胸膈不利,心腹刺痛。
木香調氣散, 出處:《回春》卷二。 組成:木香(另研)5分,烏藥1錢,香附1錢,枳殼1錢(麸炒),青皮1錢(去瓤),砂仁5分,厚朴1錢(薑炒),陳皮1錢,官桂2分,撫芎1錢,蒼朮1錢(米泔浸),甘草3分。 主治:氣鬱,腹脅脹滿,刺痛不舒。脈沉。息積病。
木香調氣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組成:白蔻仁1兩(去殼,研),檀香1兩,木香1兩,丁香3錢,香附5兩,藿香4兩,甘草2兩(炙),砂仁2兩,陳皮2兩。 主治:平肝氣,和胃氣。主治:類中風。由七情氣結,或怒動肝氣,以致氣逆痰壅,牙關緊急,極與中風相似,但身涼,脈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