癧瘡痰核噙藥

LI CHUANG TAN HE QIN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7%
肺經 17%
肝經 15%
脾經 10%
大腸經 8%
膽經 7%
心經 6%
小腸經 4%
三焦經 4%
腎經 3%
心包經 2%
膀胱經 1%
胃經
肺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腎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癧瘡痰核噙藥」方中加入昆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軟堅散結:昆布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其富含海藻酸,具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的功效,能有效化解癧瘡痰核的堅硬腫塊。
  2. 消腫止痛:昆布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能減輕癧瘡痰核的疼痛和炎症反應。

因此,昆布在「癧瘡痰核噙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地軟堅散結、消腫止痛,達到治療癧瘡痰核的目的。

癧瘡痰核噙藥中含有海藻,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軟堅散結: 海藻性寒,味鹹,入肝、腎經,具有軟堅散結之效。癧瘡痰核多為痰濁凝結所致,海藻能清熱化痰,軟堅散結,有助於消散痰核,促進癧瘡癒合。
  2. 消腫止痛: 海藻亦有消腫止痛的功效。癧瘡常伴有紅腫疼痛,海藻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癧瘡引起的局部炎症反應。

綜上所述,海藻在癧瘡痰核噙藥中能發揮軟堅散結、消腫止痛的作用,是治療癧瘡痰核的重要藥材。

癧瘡痰核噙藥方中加入大黃,主要是利用其瀉火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

癧瘡屬於熱毒壅結所致,而痰核則是由於痰濕凝聚形成。大黃苦寒,能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可以消散熱毒,化解痰核。同時,大黃亦具有涼血消腫的作用,能緩解癧瘡的紅腫疼痛。因此,大黃在癧瘡痰核噙藥方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改善癧瘡痰核的症狀

癧瘡痰核噙藥方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腫散結:白僵蠶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解毒散結、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癧瘡痰核等症,因其多為痰瘀積聚所致,白僵蠶能有效消散結塊,減輕腫痛。
  2. 化痰止咳:白僵蠶亦可化痰止咳,對於因痰核阻塞氣道而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白僵蠶能起到疏通氣道、緩解呼吸困難的作用。

綜上,白僵蠶在癧瘡痰核噙藥方中,發揮著消腫散結、化痰止咳的功效,有助於改善病症,促進患者康復。

癧瘡痰核噙藥方劑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入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癧瘡痰核,往往伴隨熱毒壅盛,青黛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2. 消散結核: 青黛善於消散結核,對於痰核、癧瘡等局部腫塊,青黛可以促進其消散,避免其發展成更大的病竈。

因此,青黛在癧瘡痰核噙藥方劑中,扮演著清熱解毒、消散結核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病患的症狀。

癧瘡痰核噙藥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散痰核: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散結消腫之效。癧瘡痰核多因痰濕凝滯,氣血瘀阻所致,天南星可化解痰濕,消散結核,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祛風止痛: 天南星亦有祛風止痛之功,能有效緩解癧瘡痰核引起的疼痛和瘙癢。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癧瘡痰核,天南星可起到驅散外邪,止痛止癢的作用。

癧瘡痰核噙藥中加入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癧瘡痰核多因熱毒蘊結,痰瘀阻滯所致,連翹能清熱解毒,消散痰核,改善病竈周圍的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連翹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對於癧瘡痰核引起的疼痛,連翹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癧瘡痰核噙藥方劑中包含桔梗,主要原因有二:

一、宣肺利咽,消腫散結:桔梗味辛甘,性微寒,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消腫散結的功效。癧瘡痰核多因痰熱鬱結,氣血瘀滯所致,桔梗能宣通肺氣,化痰散結,有助於消散癧瘡和痰核。

二、引藥上行,達病所:桔梗能引藥上行,達病所,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有效地治療癧瘡痰核。

癧瘡痰核噙藥方劑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肝解鬱,散結消腫:柴胡性微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散結消腫之效。癧瘡痰核多由肝氣鬱結、痰濁凝滯所致,柴胡能疏肝理氣,使氣機通暢,並能消散痰濁,促進瘡瘍消退。
  2. 配合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方劑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柴胡與之配合,可加強清熱解毒之功,促進瘡瘍消退,並緩解疼痛。

癧瘡痰核噙藥中包含瓜簍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清熱解毒: 瓜簍仁性寒,味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消散癧瘡及痰核之熱毒,緩解炎症反應。
  2. 化痰散結: 瓜簍仁入肺經,能化痰散結,利咽消腫,對於癧瘡引起的痰核阻塞,可起到疏通經絡、消散結塊的作用,促進病竈恢復。

綜上所述,瓜簍仁在癧瘡痰核噙藥中發揮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作用,協助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消腫止痛、化痰散結的療效。

癧瘡痰核噙藥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可有效抑制癧瘡痰核所致的熱毒,防止其蔓延擴散。
  2. 燥濕化痰:黃連兼具燥濕化痰之效,可有效化解癧瘡痰核中的濕濁痰液,促進其消散,減輕局部腫痛。

此外,黃連味苦,可引藥下行,配合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癧瘡痰核的目的。

癧瘡痰核噙藥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癧瘡痰核多因熱毒蘊結,痰濁凝滯所致,黃芩能清熱解毒,消散痰核,使癧瘡消退。
  2. 抗炎止痛:黃芩具有抗炎作用,能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癧瘡部位的紅腫熱痛。同時,黃芩還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產物的排出,減輕疼痛。

癧瘡痰核噙藥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其疏肝理氣、燥濕化痰之功效。

癧瘡痰核多由痰濁瘀積於體內,阻滯氣機所致。橘紅味辛性溫,入肺、肝經,具有疏肝理氣、燥濕化痰的功效,能使氣機通暢,化解痰濁,從而達到治療癧瘡痰核的目的。

此外,橘紅還有散結消腫之效,能輔助化解癧瘡痰核的堅硬腫塊,促進其消散。

主治功效


癧瘡痰核噙藥

癧瘡痰核:

癤腫、潰爛的病變、體內產生的病理產物、腫塊、硬塊。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柴胡: 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
  2.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3. 海藻: 海藻性寒涼、味鹹,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清熱利尿、軟堅、消痰、利水等功效。
  4.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5.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6. 白僵蠶: 白僵蠶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7. 桔梗: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8. 橘紅: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
  9. 連翹: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10. 天南星: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11. 青黛: 青黛為中藥清熱解毒之要藥,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
  12. 昆布(海帶): 昆布具有利水滲濕、軟堅化痰、降氣行滯等功效。
  13. 瓜簍仁: 瓜簍仁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清肺熱利咽、通便、止咳化痰、活絡止痛、潤肺、生津止渴、保肝等功效。

主治功效:

癧瘡痰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癧瘡痰核噙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癧瘡痰核噙藥,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八。 組成:崑布(酒洗)2兩,海藻(酒洗)2兩,大黃(酒拌,蒸3次)2兩,白僵蠶(薑汁拌炒)2兩,真青黛(水飛)2兩,膽南星2兩,連翹2兩,桔梗1兩,柴胡1兩,瓜蔞仁1兩,川黃連(酒炒)1兩,片黃芩(酒炒)1兩,橘紅1兩。 主治:癧瘡痰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