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雲端中醫會員的回饋中發現,睡眠障礙伴隨夜間易醒是最常見的症狀,顯示現代人長期受到此類問題的困擾。
要深入理解其成因,可從觀察經絡型態來理解。無論是體內火熱過盛,或是陰寒偏盛,都可能導致夜間醒來的情形,提供給類似困擾的人進行養生參考。
中年後容易夜間自動醒來
過去幾年來,常常有網友詢問:「睡到一半自動醒來該如何改善?」類似的問題持續困擾著很多人。
雲端中醫在2025年期間,統計會員常回報的症狀之中,若將睡眠障礙加上夜間易醒,竟然是第一名,可見這是多數年齡在中年以上,非常困擾的症狀。

現代醫學歸納,以下這些常見的原因,很可能會導致夜間醒來:
- 環境因素:房間太熱、太冷、太亮、太吵等,會可能導致半夜醒來。
- 夜尿:特別是在年長男性中,前列腺老化或攝取利尿性飲料(如酒和咖啡)會增加夜間上廁所的次數。
- 更年期失眠:女性因賀爾蒙變化在更年期時可能會經歷失眠。
- 睡眠障礙:平時就有睡眠障礙的人,或睡眠呼吸中止症,經常都是在夜間醒來。
- 心理壓力:壓力、不安感和憂鬱可能使交感神經過度活躍,影響睡眠。
- 惡夢:經常發生的惡夢會造成緊張和焦慮,影響深度睡眠。
- 生理疼痛及疾病:胃食道逆流、關節炎、心血管疾病、氣喘及其他肺部疾病會導致夜間醒來。
- 藥物副作用:某些藥物如乙型阻斷劑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利尿劑增加夜尿,部分抗憂鬱藥可能引起覺醒。
- 老化與生理時鐘變化:老化會影響生理時鐘,大約有50%的年長者可能每晚醒來3至4次。
以上列出來的這些原因都是常見的,每個人也都曾經體驗過,可以解釋多數人夜間醒來的現象。
然而,如果從經絡或是中醫的角度,可以從其他層面來理解為什麼夜間會醒來。
寅時最容易自動醒來
依照不少會員的實際觀察,最容易自動醒來的時間是凌晨3-5點的「寅時」,這個「寅」的內在含意是很深奧的。
「寅」是十二地支之一,雖然是地支的第三位,卻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在五行上「寅」屬木。
「寅」,如果用季節來理解,象徵的就是春季,也代表是一天「陽氣」開始升發的時段。
當一個人體內陽氣開始生發的時候會自動醒來,這無疑是一個很正常、很健康的現象。

其實,如果一個人能在每天晚上8點就入睡,自然會在寅時(大約凌晨3-5點)醒來,而且精神飽滿。
此時若能再加上練瑜伽、練氣功或打坐,幾乎不太可能生病。追求健康的關鍵,說穿了也不過如此。
從這個角度來看,夜間醒來本身並不是一種病症。真正的問題在於,現代人往往要到凌晨一、兩點才入睡,卻在三到五點就醒來,導致嚴重的睡眠不足。
這正是雲端中醫最多會員反映出現慢性疲勞的主要原因。
寅時肺經煩熱現象
「子午流注」是中醫學說中關於人體氣血運行規律的一種理論,該理論提出一天的12個時辰與人體的12條經絡互相對應。
每一個時辰內,其所對應之經絡上之血氣會特別興盛,而該經絡所管之臟腑亦較活躍。
根據子午流注的理論,「寅時」對應的是肺經,這是肺經氣血最為旺盛的時辰,此時養肺尤為重要
此時,人體氣血也開始流注到肺經。肺經主氣,有宣發和肅降的作用。因此,在這個時段有些人可能會自動醒來。

依照一些會員的觀察,通常這段時間會醒來都是被熱醒,整個胸部、肺部,上半身感覺非常火熱、煩熱。
某會員在過去幾年間,持續觀察這種現象,他發現每次只要這段時間醒來都感到很熱,一定要吹電風扇或冷氣,才能漸漸再度入睡。
2024年4月期間天氣開始炎熱,某天晚上他醒來之後感到心胸煩熱,之後就很難入睡了。心想:「既然睡不著,就來檢測經絡吧!」
結果測完之後(見下圖),清楚看到三焦經、大腸經實證,肺經也有輕微實證。系統顯示「寒熱指數」,上熱下寒,這與他的感覺是一樣的。

此刻他感覺胸口很熱,確實上半身很熱,而平常的時候他感覺自己的腳是冰冷的,真的是「上熱下寒」。
從經絡圖上可以清楚看出,肺經與大腸經都是實證,肺經氣血很旺盛,完全印證了中醫的「子午流注」理論。
每年在進入夏季5月之後,這兩條經絡的能量就會大幅提升,所以以夏季期間很容易夜間醒來。
肝膽火熱與傷寒後遺症
從經絡的角度來看,夜間活動的經絡包括膽經(晚間11點至凌晨1點)與肝經(凌晨1點至3點)。同時,「寅時」代表的五行是「木」(肝膽)。
若在這段時間容易醒來,可能與過去某次感冒未完全治癒所留下的後遺症有關。
2025年,雲端中醫統計資料庫中,所有夜間容易醒來的經絡型態,有40%屬於鐵三角經絡型態化熱,25%屬於「上虛下實」。

這兩種經絡型態,其中的交集點,就是肝經、胃經與膽經實證,可見這就是肝膽火熱所造成的結果。
現代人感冒後,常迅速進入「少陽病」或「陽明病」階段,這兩個階段皆屬於熱性,體內會出現發熱現象。
然而,由於許多人在感冒初期便盲目服用抗生素,未能真正清除體內的熱邪,也未能將寒邪從表層驅散,結果使體內殘留熱氣。
以凌晨1點至3點為例,正值肝經循行時間,若此時易醒,並伴有口苦、胸脅脹悶、心煩欲嘔等症狀,往往與少陽病未解有關。
這時可考慮使用「小柴胡湯」加減進行調理。實際上,有會員曾反映,使用「柴胡桂枝乾薑湯」對改善少陽病遺留所致的寒熱夾雜型睡眠障礙,效果非常顯著。
另一方面,雖然現代人較少出現純陽明病,但胃火旺盛卻相當常見。中醫有云:「胃不和則臥不安」,體內若有胃腸積熱,常見症狀包括口乾、便秘、腹脹,舌紅苔黃,這也可能是夜間醒來的另一主因。
此時可考慮使用「承氣湯」瀉下積熱,不僅可改善胃腸積熱,亦有助於緩解肺經火熱所致的夜醒現象,因為肺與大腸互為表裡。
如果這類傷寒後遺症長期未解,常會演變為「鐵三角經絡型態化熱」體質,體內肝氣鬱結化火,進而擾動心神,更容易導致夜間失眠。
針對這類情況,傳統中醫常使用「丹梔逍遙散」來疏肝解鬱,並兼清肝火,有助於恢復夜間安眠。
陽虛與傷寒後遺症
上面提到夜間醒來,幾乎都是火熱的,有沒有可能是寒的呢?答案是有的。
只要是寒性體質所造成的夜間容易醒來,是非常容易解決的,只要服用「附子理中湯」這類的中藥,效果都非常好。

某會員經常在夜間醒來,而他的經絡型態就是「手三陽經」經常出現虛證,一年中有一半的時間,都是這樣。
經過幾年的驗證之後,他發現每次只要夜間睡不穩,睡前就服用「附子理中湯」就可以穩定的改善這個問題。
隨著進入夏季之後,「手三陽經」虛證現象自然消失,就不用服用中藥了。
事實上,「上虛下實」的經絡型態,也是一種腹部陽虛的現象,所以也可以透過溫陽來改善,不一定是體內火熱所造成易醒。
改善夜間醒來的原理
一個人會夜間醒來,較高機率的原因就是體內火熱,不論是肝熱、肺熱、膽熱、胃熱都是熱,尤其在進入夏季之後更為明顯。
而有一定比例的人,反而是肚子體內太寒所造成的,不論是哪一種原因,只要觀察自己的經絡現象,就可以精確找出來。
透過瀉火來改善睡眠障礙是相對常見且容易成功的,成功案例非常多。
雲端中醫在2024年4月14日當天發表「導赤散」的介紹,這個中藥方劑只有3-4味中藥,最原始只有「生地黃」、「甘草」與「木通」這3味中藥,後代加了「淡竹葉」。
這是北宋兒科名醫錢乙所發明中藥方劑,是設計給小孩服用。因為小孩的陽氣旺盛,心火熱盛,很容易出現睡眠不安、睡眠時眼球上翻、面部肌肉緊縮,面部表情緊張、牙關緊咬、夜間磨牙...等等症狀。
結果有一位網友看到這篇文章之後,馬上就去買水藥來煎煮,結果在服用完之後,孩子的所有不舒服症狀都消失了。
她回報小孩的症狀是:「眼睛上火紅腫,尿少尿黃有痛感。眼內眥本來有黏膿性流液,今午喝了就沒了,也沒有發癢。」

結果隔天她更回應:「昨晚真的睡滿滿❤️,睡前我也喝了兩口,困擾了我兩星期的3am入睡5am醒來的情況也都沒了!」
這個案例,完全印證了這個時候醒來是體內火熱所造成的現象,服用清熱的中藥就可以改善。
事實上,不是只有「導赤散」可以改善,任何具備清熱涼血效果的中藥或食物都可以改善,重點就是體內很寒的人不能服用太多。
如果從經絡的原理來看,睡前經絡拍打三焦經、大腸經、肺經也是可以改善夜間醒來的現象。
同時,睡前也要經常按摩肝經的太衝穴,也是一個改善的重點方法。
總結:經常夜間醒來的人,只要觀察上半身「寒熱指數」,熱的人要瀉火,寒的人要溫陽,配合經絡拍打,就可以改善這種現象。
這個時候醒來並不是一件令人困擾的事,如果可以每天很早入睡,在這段時間醒來運動的話,可以大幅改善健康狀態,反而是加分了!
本文後續回饋:


雲端中醫編輯組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由一群熱愛研究中醫的軟體工程師所組成,專長: Python,T-SQL,NOSQL,Node.JS,TensorFlow,Pytorch,各種Javascript框架,各種雲端架構AWS,Google,Azure,立志推廣中醫及五術科學化,以延續傳統中國人博大高深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