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能量的6種連動關係,開啟經絡研究新方向!

- 最後更新:2023-12-05首次發表:

雲端中醫許多會員都發現,在經絡圖上常常有些經絡會一起出現「實證」或「虛證」,看久了也習慣了,卻不知道背後的原因?

從大量經絡數據中發現,原來特定的經絡之間存在的一定的能量連動性,雲端中醫運用統計分析技術,發現了之間的關聯性係數。

本文介紹經絡能量之間最常見的連動現象,在看到經絡圖的時候就不會感到困惑,提供對於研究中醫經絡養生的研究人士參考。

什麼是經絡能量的連動性?

經常幫自己經絡檢測的會員,一定常常會看到下面這種經絡現象,當肝經出現實證的時候,胃經好像約好一樣,也會出現實證?

更常見的是,當脾經出現虛證的時候,膀胱經也會出現虛證?所以下面的這種經絡圖常常可以見到,這就是所謂的經絡能量連動性。

肝經與胃經、脾經與膀胱經連動的經絡型態
肝經與胃經、脾經與膀胱經連動的經絡型態

但是,如果你去查遍所有的中醫書籍,不會有任何一本書上曾經提到過這種經絡現象,因為這個是雲端中醫資料處理團隊所發現的。

運用現代統計學的方法,從大量經絡數據計算出「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註1), 就可以清楚觀察出經絡之間的能量連動性。

所謂的連動性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正相關」,另外一個是「負相關」。

以上圖為例,肝經的能量變強的時候,胃經的能量也會變強,這是同方向的變化,這是「正相關」。

有時候,某一條經絡能量增強的時候,另一條經絡能量反而會減弱,是反方向的變化,這是「負相關」。

有些經絡之間具備強烈的「正相關」,有些經絡具備「負相關」,這就是為什麼經絡圖上,常常都可以看到經絡一起出現「實證」或「虛證」的背後原因

經絡之間經常具備一些能量對應關係
經絡之間經常具備一些能量對應關係

多數傳統的經絡關係不具連動性

過去常有會員詢問:「大腸經與三焦經之間的連動性,這究竟是基於什麼原理啊?」

真正答案是:「沒有人知道?」因為這完全沒有記載於中醫古書,而是基於統計數據的觀察,這是一個客觀的現象

例如中醫古書上說:「肺經」與「大腸經」互為表裡,理論上這兩條經絡連動性應該是很高啊?

而從真實的數據看來,這兩條經絡只是呈現「輕度正相關」的連動性。

過去千年以來,所有的人學習與運用中醫療法,幾乎都是從「演繹法」下手,而不是「歸納統計法」

古人運用演繹推理學習中醫理論
古人運用演繹推理學習中醫理論

所謂的「演繹法」,就是基於中醫哲學理論來推斷。如果從數學統計的角度來看,與古代的理論完全是不一樣的。

以中醫常說的「經絡表裡」關係為例,其實只有「肝經與膽經」、「心經與小腸經」這兩組經絡具備「輕度正相關」連動性,其他不具明顯能量連動性。

就「同名經絡」關係為例,只有「肝經與心包經」具備「中度負相關」連動性,其他都沒什麼太明顯能量連動性。

就經絡「臟腑別通」關係的連動性而言,除了「心包經與胃經」、「膽經與心經」,具備「輕度負相關」之外,其他連動性都不明顯。(註2)

最容易學習的6種經絡連動現象

如果從經絡能量的連動關係來理解的話,經絡之間的關係反而變得很單純,很容易學習與理解,因為具有較強連動性的經絡並不多

以下歸納較強的經絡組合,只有6種:

1.三焦經、大腸經的連動性

「三焦經」與「大腸經」之間存在高度「正相關」,在十二經絡之中,這2條經絡之間的連動性是最強的,所以這必須特別重視!

這兩條經絡,在雲端中醫定義成「上半身寒熱指數」,這兩個經絡的虛實狀態,對天氣的溫度是非常敏感的。

要驗證這件事情非常容易,通常你幫自己經絡檢測的時候,如果看到三焦經(陽池穴)的數值很高,隨後大腸經(陽溪穴)的數值也會很高。

關於這兩條經絡的高度連動性,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2.脾經、膀胱經的連動性

「脾經」與「膀胱經」具有高度的正相關。在12經絡之中,這2條經絡之間的連動性是次強的,所以這也必須特別重視!

而事實上,這就是雲端中醫經常在討論的「鐵三角」與「倒鐵三角」經絡型態,在炎熱夏季一起出現虛證,寒冷冬季一起出現實證。

脾經與膀胱經能量具備高度連動性
脾經與膀胱經能量具備高度連動性

脾經與膀胱經的連動性高,任何只要是有進行經絡檢測的人,都可以輕易觀察且印證這種經絡現象。在炎熱夏天裡,連動虛證機率可以高達55%,冬天連動實證機率穩定保持在20-25%之間。

3.肺經、心包經的連動性

「肺經」與「心包經」兩條經絡之間的連動性偏高。許多人出現「肺經虛證」的時候,都可以看到「心包經」也會一起出現虛證,反過來實證也一樣。

肺經與心包經具有虛實連動性
肺經與心包經具有虛實連動性

所以就養生而言,如果要平衡肺經,連帶心包經也不能忽略。在進行經絡拍打的時候,這兩條經絡路線就要一起拍打。

而當肺經異常的時候,也容易出現心臟相關的疾病,不要以為心臟與肺臟是沒有關聯的,就中醫經絡的角度來看是密切相關的

4.心經、心包經的連動性

「心經」與「心包經」的連動性偏高。這個現象,完全符合《黃帝內經》的理論,心經與心包經本來就可以視為一體。

手三陰經連動性高
手三陰經連動性高

如果將這個數據結合上述的「肺經」連動數據,就會知道為什麼許多人「手三陰經」(肺經、心包經、心經)同時出現虛證,因為這三條經絡的連動性其實是相對高的。

自從新冠疫情之後,就發現這種經絡現象出現的頻率愈來愈高,這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一種經絡現象(進階閱讀)。

5.肝經、胃經的連動性

「肝經」與「胃經」具有中度的關聯性,這種經絡現象在夏天是經常見到的,許多人看到自己的肝經實證時,也會看到自己的胃經出現實證。

這種經絡現象,就是雲端中醫常說的「肝胃不和」的經絡現象,多數人也會出現相關的脾胃、消化系統不適的症狀。

由於這種經絡現象是常見的,所以多數人皆可親身驗證。

6.膽經、腎經、胃經的連動性

「腎經」與「膽經」之間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關,膽經與胃經也具備正相關,這就是為什麼寒冷天氣下,很容易出現「陽虛」經絡現象。

由於膽經與胃經虛證時,通常腎經也會一起出現虛證,在冬天的時候機率約是35%。

因此這3條經絡通常會是一種組合,這也就是「寒性經絡體質」的典型經絡型態,有些人甚至一年四季都呈現這種經絡現象,成為一種體質狀態。

膽經、胃經腎經同時出現虛證的機率很高
膽經、胃經腎經同時出現虛證的機率很高

膽經與胃經也是「寒熱指數」的組成經絡,可見「寒熱指數」組成的四條經絡,彼此之間的連動性都是很高的。

讀到這裡,有些人就會問,以上提到的都是經絡「正相關」,為什麼不提出「負相關」的經絡現象呢?

關於「負相關」的經絡組合,多數是沒有那麼強烈的,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的介紹:

經絡相關連動性的意義

從經絡數據的角度來看經絡之間具備能量的連動關係,這並不代表傳統中醫所提到的經絡對應理論是錯誤的

因為從大量中醫的臨床書籍看來,傳統中醫講的那些對應關係都是成立的,實務上應用臨床上應用也具有療效。

經絡數據之間具備連動性,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皮膚電阻值:如果從皮膚的角度來看,由於良導絡理論所檢測的是皮膚的電阻值,所以同一區域的皮膚電阻值會是類似的。常見的就是「三焦經與大腸經」、「肺經與心包經」、「心經與心包經」、「膽經與胃經」。
  2. 原因不明:有些經絡明顯是在皮膚的不同位置上,卻有強大的連動性,最常見的就是「脾經與膀胱經」、「腎經與膽經」。

經絡之間的對應關係,可以清楚的透過日常的經絡檢測來加以印證,理解了經絡能量的連動關係,看到經絡圖的時候就不會感到困惑。

雲端中醫基於歸納統計所發現的經絡能量連動關係,或許可以提供現代經絡學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註1:「皮爾森積差相關係數」是用來測量兩個變項間關係的「方向」和「強度」的一個量化數值。這的數值介於-1和1之間,其中:1表示完全正相關,−1表示完全負相關,0表示無相關。

註2:以下是傳統對應關係的相關係數,提供有興趣的人士參考:

  • 「木-肝經、膽經」:肝經膽經的相關係數是0.32,具備輕度的正相關連動性。
  • 「火-心經、小腸經」:心經、小腸經的相關係數是0.31,具備輕度的正相關連動性。
  • 「火-心包經、三焦經」:心包經與三焦經的相關係數是-0.17,具備低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土-脾經、胃經」:脾經與胃經的相關係數是-0.19,具備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金-肺經、大腸經」:肺經與大腸經的相關係數是0.24,具備輕度的正相關連動性。
  • 「水-膀胱經、腎經」:膀胱經與腎經的相關係數是-0.01,不具備相關連動性。
  • 太陽經(膀胱經、小腸經):膀胱經與小腸經的相關係數是-0.23,具備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少陽經(膽經、三焦經):膽經與三焦經的相關係數是-0.26,具備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陽明經(大腸經、胃經):大腸經與胃經的相關係數是-0.19,具備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少陰經(心經、腎經):心經與腎經的相關係數是-0.31,具備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太陰經(肺經、脾經):肺經與脾經的相關係數是-0.28,具備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厥陰經(肝經、心包經):肝經與心包經的相關係數是-0.43,具備中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太陽對太陰:膀胱經與肺經的相關係數是-0.29,具備極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小腸經、脾經的相關係數是-0.23,具備極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陽明對厥陰:肝經與大腸經的相關係數是-0.2,具備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心包經與胃經的相關係數是-0.39,具備中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 少陽對少陰:三焦經與腎經的相關係數是-0.26,具備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膽經與心經的相關係數是-0.33,具備極輕度的負相關連動性。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