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比較經絡檢測前後差異?掌握5個重點從此不再疑惑!(2021年終極版)

- 最後更新:2021-10-08首次發表:

良導絡究竟準不準?經絡檢測比較5分鐘前後數值差異,數值一樣就是好產品,數值不一樣就是產品有瑕疵?這個問題總是每隔一段期間就會有人提出,這一篇文章完全解釋清楚,就像懶人包一樣一次掌握所有重點。

本文將過去所有人的問題歸納為5個重點,全面了解良導絡檢測頻率問題,提供所有運用良導絡經絡檢測人士參考,若有任何問題可以提出,本文未來將持續更新。

一、市面上很難找到不準確的良導絡儀器

過去十年間,不論是西方人或是東方人,總是有一些非常具備科學研究精神的良導絡研究者,喜歡進行一種研究:比較5分鐘前與5分鐘後的經絡差異,看看是不是有一致性?以下圖為例,5分鐘前檢測與5分鐘後檢測,比較之後會發現判若兩人,完全沒有一致性,就是這個現象讓他們感到疑惑。

不少人非常在意良導絡的再現性問題
不少人非常在意良導絡的再現性問題

這兩張圖是比較極端的假數據,真實狀況卻沒這麼嚴重。有些人在比較前後經絡檢測數據之後,看不出有一致的現象,直接認為認為機器設計不良,要求退貨!

有些醫學研究者認為這種檢測法根本不具參考性,完全無法進行學術研究,更沒資格列為醫療器材!良導絡研究幾乎就是這個原因被醫學界打入冷宮,停滯不前已經將近70年(註1)!

事實的真相是:這種驗證方法看似科學,實質上卻沒有任何意義!大家可以想想,良導絡儀器是1950年代發明的,那時候的科技在現在看來根本是「低科技」,只不過是一個檢測電阻檢的工具,設計的原理就只是單純的「歐姆定律」(V=I*R),這比市面上的三用電表功能還要陽春。

像這樣的低科技產品,任何學過電學的人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自行製作,要不準確還真的很難?

良導絡儀器原理,只是一個電阻檢測工具
良導絡儀器原理,只是一個電阻檢測工具

要印證這件事,其實只要將檢測棒去檢測任何一個非人體皮膚的導電物質,不論檢測幾次,都一定會保持一樣的數值。除非良導絡儀器損壞,否則市面上所有的良導絡檢測儀器,幾乎不可能存在不準確的可能性!

二、所謂穩定的良導絡檢測系統,其實是算出來的

既然將良導絡檢測棒去檢測非皮膚的導電物質,都會保持一定的數值穩定性,檢測棒為什麼放在皮膚就不穩定了?可見:問題一定是發生在人體皮膚上,與儀器本身無關!

人體皮膚的導電性究竟存在什麼樣的問題?雲端中醫研發團隊在初期研發硬體時,至少花了3年以上的時間在解決這個問題,過程中還一度想要放棄!所有曾經進行研發過良導絡硬體的工程師都知道,人體皮膚表面的電流量是相當不穩定的,就像下圖一樣,數值波動度非常大!

所謂穩定的系統,是透過韌體與軟體修正出來的
所謂穩定的系統,是透過韌體與軟體修正出來的

雲端中醫的經絡儀檢測分析系統為例,為了要取得穩定的數值,我們必須進行多方面的校正,列之如下:

  1. 修改「韌體」演算法:將不穩定的數值當場去除,直接在檢測硬體的電腦晶片上修改韌體演算法;
  2. 修改「軟體」的演算法:將所檢測數值即時計算出一個可以信賴的區間,最後產生檢測數值;
  3. 修改檢測棒硬體設計:設計「恆壓檢測棒」,檢測數值不會因為檢測者在穴道上的施加壓力大小、而受影響;
  4. 每次檢測強制「濕棉花校正」:每次更換濕棉花後,電阻就會改變,影響到檢測數值,因此每次都必須強制校正濕棉花。

透過這些演算法,過濾在一段時間內(幾秒鐘)波動極大的「皮膚電流雜訊」,同時修改檢測棒設計與強制校正棉花,減少人為壓力與棉花濕度改變所導致的不穩地性,最終才得到這個相對穩定的經絡檢測數值。

許多使用者在比較市面上的所有產品之後,發現雲端中醫的檢測系統是最穩定的,這其實只是代表我們的軟體、韌體演算法過濾較多雜訊且呈現相對穩定的數值,並不代表我們的儀器有特殊性

重點是:真正的問題還是根源於人體皮膚電流與經絡的未解之謎!問題的答案必須從人體醫學的下手研究,不是硬體設計的範疇。

三、良導絡檢測法並不適合短期間內再度檢測

原始的良導絡檢測法,是將棉花沾濕,透過濕棉花增加皮膚的導電度,以期取得更佳的檢測結果。任何有點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全身24個檢測點都被濕棉花沾濕了一遍,皮膚的導電度都已經被改變了,5分鐘之後再度檢測還有可能數值一樣嗎?

也就是因為良導絡是70年前發明的低科技,之後的人們不斷思考改進的方法,有些人將「濕棉花」改成「導電聚合物」,有些人乾脆直接修改檢測硬體設計,改成「電磁波」的檢測。所有的後續修改發明,目的就要改善這個問題。

乾燥與潮濕的皮膚,在導電性上差異很大
乾燥與潮濕的皮膚,在導電性上差異很大

雲端中醫開發團隊樂於創新與應用新技術,也都曾經嘗試朝這個方向去修改。然而,有一天某位學術界的會員提出嚴重警告:若大幅度修改硬體必須完全公開製作原理與商業機密,而這些硬體設計都將不再是「良導絡理論」,基於學術研究的立場,依然必須保持原始良導絡的硬體設計原理(註2)。

2021年時有兩位會員更發現一個重點:任何新的檢測硬體設計,所檢測出來的數值,與良導絡檢測法差異頗大,不適用於雲端中醫所有公布的數據及文章,這會是非常嚴重的議題!

事實上,雲端中醫已經有不少會員曾經不斷進行這種實驗,發現結論是:有些人(例如:身體壯碩者)不論幾分鐘後再度檢測,影響數值都不大。有些人在5分鐘後再度檢測就會差異很大,這一切還是源自於人體皮膚導電能力的差異性。

基於此,系統直接要求使用者在8小時之內不要進行第二次檢測,雲端中醫個人版系統在2020年6月升級系統,會自動計算與上一次的檢測時間間隔,只要時間太短就會主動提醒使用者,所有太接近的檢測紀錄,也都不納入經絡體質計算。

四、進行治療後立即檢測,不一定可以證明療效

直到雲端中醫個人版發佈之前,全世界購買經絡儀的使用者,清一色的目的就是要用來進行商業運作。例如,比較服用某健康食品服用後經絡的變化差異,比較服用某療法(針灸、按摩、推拿、艾灸、拔罐…等等)效果,在客戶面前立即證明自己的療效是顯著的。

然而,在多數的時候是讓人失望的。以某雲端中醫會員為例,她是一位按摩師,每次按摩至少花費兩小時,使勁全身的力氣與方法,按摩前檢測,按摩後也進行檢測,卻幾乎沒有一次可以立即證明她的按摩讓客戶的經絡有完美的改善效果!

多數人總喜歡比較治療前後的經絡差異
多數人總喜歡比較治療前後的經絡差異

有更多針灸、艾灸、拔罐、中草藥…療法的會員,發現在進行治療之後立即檢測,客戶的體能數值更低,經絡更不平衡,這在表面上看起來對經營健康養生事業沒有正向幫助,最後乾脆放棄檢測,以免損害商業利益。

但是,也有一些經營遠紅外線養生館的會員,在使用遠紅外線烤箱、岩盤浴之前先進行檢測,使用也進行檢測,幾乎80%以上都會呈現異常經絡消失,全身經經絡穩定,藉以來證明這是有效果的。

這些現象並不代表中草藥、針灸、按摩、推拿、艾灸、拔罐沒有用,也不能代表遠紅外線療法就是最好的療法。因為只要治療的方向正確,客戶都會有明顯改善健康的主觀感受,數天以後再度進行經絡檢測也會反映出真實結果

比較兩天前後的經絡圖,依然可以展現改善效果
比較兩天前後的經絡圖,依然可以展現改善效果

以某會員為例,在2020年6月期間因為經常喝冰水造成胸悶,手部陽經持續呈現虛證,而在持續服用「理中湯」兩天之後再度檢測,很明顯手部陽經虛證的現象消失,胸悶現象也明顯感善。他並沒有在服用中藥後的十分鐘內立即檢測,而是在服用2天之後才檢測,圖形依然可以清楚地告訴他服藥之後的變化。

任何人企圖運用經絡檢測想要增加商業利益,立即驗證療效,不是不可能達到,而是必須累積很多的實務經驗,不可貿然以為自己的療法一定可以立即透過經絡儀證明效果,否則將容易出現反效果!

五、突破良導絡死胡同,必須從資料分析技術找出路

這麼多年來,多少人前仆後繼地想要找出即時穩定監測經絡的技術,甚至把整個良導絡理論都完全推翻了,不論是硬體、軟體,甚至檢測理論也都修正了,至今依然沒有重大的突破,經絡檢測的領域可以說是死水一灘,完全沒有進步!

其根本原因在於:「經絡」究竟是個什麼東西到現在都還是一個謎硬體設計技術再好、再穩定、再準確,也無法清楚解釋這些經絡圖代表的真實意義?既然這些謎題的答案無人知曉,我們又如何能夠定義這些儀器究竟是準或不準呢?

累積多次檢測之後,就可以計算出經絡體質
累積多次檢測之後,就可以計算出經絡體質

任何只要運用良導絡系統超過3年以上的使用者都會發現,當一個人不斷進行經絡檢測之後,會發現每一個人的經絡總會出現一種特定的現象。例如某雲端中醫軟體工程師,檢測50次中,脾經有48次出現虛證,由於他經常用腦(思傷脾),而且脾胃狀況也不好,他有合理的數據可以確認自己的體質就是脾虛。

除了脾經之外,他也發現自己的其他經絡也一直出現同樣的能量狀態,這些狀態組合起來,就成為一種「經絡體質」,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斷出現同樣的經絡變化型態現象。

因此,擔心良導絡檢測法不準的人,只要自行檢測超過10次以上,這個問題就會自然消失!因為最終你會發現,我的經絡圖怎麼都長的一樣呢?

也因此開發團隊已經不再著重於單次經絡檢測數值現象,而把它視為定位經絡體質的一種手段與過程,綜合多次經絡檢測,運用資料分析技術計算出「經絡體質」,藉由體質來進行養生才是新的出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絡體質,一群人也有一群人的經絡體質,運用資料分析技術將上萬現代人的經絡體質也公開了(點選了解),分類出各式各樣的經絡型態,找出符合現代人或個人化的養生方法,建立自動化的分析系統,這就是雲端中醫正在努力的方向。


註1: 良導絡從1951年被日本醫師Dr. Nakatani 提出,至今2020年時間長達70年。

註2:有非常多學術界的使用者都會詢問雲端中醫的硬體設計原理,答案是與70年前的良導絡理論一模一樣,差別在於電壓必須從USB的5V 提升至12V而已,此外沒有任何差別。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