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西方子明堂灸經
中醫古代典籍:西方子明堂灸經
作者:佚名
朝代:元朝
基本介紹:
灸法著作。八卷。元·西方子(姓名不詳)撰。元初刊行。本書主要論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各卷分繪正面、側背面、側(伏)面的腧穴圖和各腧穴的部位、主治病癥及灸法等,收集資料頗多。現有明清刻本《四庫全書》本、《當歸草堂醫學叢書》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附:馮氏校勘記一卷)。
內容補充:
《西方子明堂灸經》是一部關於灸法的著作,全書共八卷,由元代醫家西方子所著。該書主要論述了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並分卷繪製了正面、側背面、側(伏)面的腧穴圖,以及各腧穴的部位、主治病癥及灸法等。《西方子明堂灸經》收集了大量資料,是研究灸法的重要文獻。
《西方子明堂灸經》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了腧穴的定位、主治病癥、灸法等方面的內容。在腧穴的定位方面,該書詳細地描述了各腧穴的位置,並附有圖示,便於讀者理解。在主治病癥方面,該書列舉了各腧穴所主治的病癥,並對其療效進行了論述。在灸法方面,該書詳細地介紹了各種灸法的操作方法,並對其療效進行了論述。
《西方子明堂灸經》是一部重要的灸法著作,對後世的灸法研究具有重要影響。該書的出版,為後世研究灸法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西方子明堂灸經》的編撰,體現了元代醫學的發展水平。該書的內容豐富,圖文並茂,對後世的灸法研究具有重要影響。
《西方子明堂灸經》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古代典籍,值得我們閱讀和學習。
卷一 (1)
- 卷一
- 正人頭面圖
- 正人頭面三十六穴
- 頭部中行四穴
- 上星
- 囟會
- 前頂
- 百會
- 頭第二行三穴
- 五處二穴
- 承光二穴
- 通天二穴
- 頭第三行三穴
- 臨泣二穴
- 目窗二穴
- 正營二穴
- 正面部中行七穴
- 神庭
- 素髎
- 水溝
- 兌端
- 齦交
- 承漿
- 廉泉
- 面部第二行六穴
- 曲差二穴
- 攢竹二穴
- 精明二穴
- 巨髎二穴
- 迎香二穴
- 禾髎二穴
卷一 (2)
- 面部第三行五穴
- 陽白二穴
- 承泣二穴
- 四白二穴
- 地倉二穴
- 大迎二穴
- 面部第四行三穴
- 本神二穴
- 絲竹空二穴
- 瞳子髎二穴
- 面部第五行五穴
- 頭維二穴
- 顴髎二穴
- 上關二穴
- 下關二穴
- 頰車二穴
- 正人胸膺圖
- 胸部中央直下七穴
- 天突
- 璇璣
- 華蓋
- 紫宮
- 玉堂
- 膻中
- 中庭
- 胸部第二行六穴
- 腧府二穴
- 或中二穴
- 神藏二穴
- 靈墟二穴
- 神封二穴
- 步郎二穴
卷一 (3)
卷一 (4)
- 陰交
- 氣海
- 關元
- 中極
- 曲骨
- 會陰
- 腹第二行十一穴
- 幽門二穴
- 通谷二穴
- 陰都二穴
- 石關二穴
- 商曲二穴
- 肓腧二穴
- 中注二穴
- 四滿二穴
- 氣穴、大赫、橫骨(佚)
- 腹第三行十二穴
- 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佚)
- 天樞二穴
- 外陵二穴
- 大巨二穴
- 水道二穴
卷一 (5)
卷二 (1)
- 卷二
- 正人手太陰肺經圖
- 手太陰肺經十穴
- 少商二穴
- 魚際二穴
- 太泉二穴
- 經渠二穴
- 列缺二穴
- 孔最二穴
- 尺澤二穴
- 俠白二穴
- 天府二穴
- 臑會二穴
- 正人手厥陰心主經圖
- 手厥陰心主經八穴
- 中衝二穴
- 勞宮二穴
- 大陵二穴
- 內關二穴
- 間使二穴
- 郄門二穴
- 曲澤二穴
卷二 (2)
卷三 (1)
- 卷三
- 正人足太陰脾經圖
- 足太陰脾經十一穴
- 隱白二穴
- 大都二穴
- 太白二穴
- 公孫二穴
- 商丘二穴
- 三陰交二穴
- 漏谷二穴
- 地機二穴
- 陰陵泉二穴
- 血海二穴
- 箕門二穴
- 正人足陽明胃經圖
- 足陽明胃經十五穴
- 厲兌二穴
- 內庭二穴
- 陷谷二穴
- 衝陽二穴
- 解谿二穴
- 豐隆二穴
- 下廉二穴
卷三 (2)
卷四 (1)
- 卷四
- 伏人頭圖
- 伏人頭上第一行五穴
- 後頂
- 強間
- 腦戶
- 風府
- 啞門
- 伏人頭上第二行三穴
- 絡卻二穴
- 玉枕二穴
- 天柱二穴
- 伏人頭上第三行三穴
- 承靈二穴
- 腦空二穴
- 風池二穴
- 伏人耳後六穴
- 顱息二穴
- 瘈脈二穴
- 完骨二穴
- 竅陰二穴
- 浮白二穴
- 翳風二穴
- 伏人背脊圖
- 脊中第一行十三穴
- 大椎
- 陶道
- 身柱
卷四 (2)
卷四 (3)
- 氣海腧二穴
- 大腸腧二穴
- 關元腧二穴
- 小腸腧二穴
- 膀胱腧二穴
- 中膂腧二穴
- 白環腧二穴
- 上窌二穴
- 次窌二穴
- 中窌二穴
- 下窌二穴
- 會陰二穴
- 脊中第三行十四穴
- 附分二穴
- 魄戶二穴
- 膏肓腧二穴
- 神堂二穴
- 噫嘻二穴
- 鬲關二穴
- 魂門二穴
- 陽綱二穴
- 意舍二穴
- 胃倉二穴
卷四 (4)
卷五 (1)
卷六 (1)
- 卷六
- 伏人手太陽小腸經圖
- 手太陽小腸經九穴
- 少澤二穴
- 前谷二穴
- 後谿二穴
- 腕骨二穴
- 陽谷二穴
- 養老二穴
- 支正二穴
- 小海二穴
- 肩貞二穴
- 伏人足太陽膀胱經圖
- 足太陽膀胱經十七穴
- 至陰二穴
- 束骨二穴
- 京骨二穴
- 申脈二穴
- 金門二穴
- 僕參二穴
- 崑崙二穴
卷一 (6)
卷六 (2)
卷七 (1)
- 卷七
- 側人頭頸之圖
- 側人頭頸二十穴
- 頷厭二穴
- 懸顱二穴
- 懸釐二穴
- 天衝二穴
- 率谷二穴
- 曲鬢二穴
- 角孫二穴
- 和髎二穴
- 耳門二穴
- 聽會二穴
- 聽宮二穴
- 天容二穴
- 天牖二穴
- 缺盆二穴
- 扶突二穴
- 天窗二穴
- 天鼎二穴
- 人迎二穴
- 水突二穴
- 氣舍二穴
- 側脅之圖
- 側脅十穴
- 章門二穴
- 京門二穴
- 帶脈二穴
- 五樞二穴
卷七 (2)
- 維道二穴
- 居髎二穴
- 泉腋二穴
- 大包二穴
- 輒筋二穴
- 天池二穴
- 側人手陽明大腸經圖
- 手陽明大腸經二十穴
- 商陽二穴
- 二間二穴
- 三間二穴
- 合谷二穴
- 陽谿二穴
- 偏歷二穴
- 溫留二穴
- 上廉二穴
- 曲池二穴
- 肘髎二穴
- 五里二穴
- 臂臑二穴
- 肩髎二穴
- 秉風二穴
- 肩井二穴
卷三 (3)
卷七 (3)
卷四 (5)
卷八 (1)
卷一 (7)
卷八 (2)
卷七 (4)
卷八 (3)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