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西方子明堂灸經》~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氣戶二穴

在巨骨下,俠腧府兩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柱滿,喘逆上氣,呼吸肩息,不知食味。

白話文:

在肩膀的巨骨穴下方,位於兩側腧府穴旁各兩寸的地方,凹陷中。患者仰躺著取穴,施灸五壯。主治胸部脹滿、呼吸困難、喘息、肩部隨呼吸上下移動、食欲不振等症狀。

2. 庫房二穴

在氣戶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咳逆上氣,呼吸不至息;及肺寒咳喘,唾膿血。

白話文:

位置在气户穴下方一点六厘米处。患者仰卧进行针灸治疗。灸疗五次。主治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以及因肺部受寒导致的咳嗽喘息、吐脓血症状。

3. 屋翳二穴

在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身腫皮痛不可近衣,淫濼,瘛瘲,不仁。主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

白話文:

離庫房地下一寸六分處取穴,得穴針刺。灸壯五壯。主治全身腫痛,疼痛劇烈,不能穿衣,以及淋巴結核、瘰癧、痬癧等疾病。主治咳嗽、氣逆、上呼吸道疾病,呼吸時口中帶大量痰液或膿痰。

4. 膺窗二穴

在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灸五壯。主胸脅癰腫,及腸鳴泄注;及乳癰,寒熱短氣,臥睡不安。

白話文:

在屋翳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凹陷处。艾灸五壮。主治胸部和肋侧的痈肿,以及肠鸣、泄泻;还包括乳腺炎,伴有寒热交替、呼吸短促,以及睡眠不安的症状。

5. 乳中二穴

禁不灸。

6. 乳根二穴

在乳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中滿痛,及膺腫乳癰,淒索寒熱,痛不可按抑。

白話文:

在乳頭下方一寸六分的位置,位於凹陷之中。患者需仰躺著進行治療。施灸五壯。主治胸中滿悶疼痛,以及胸部腫脹、乳腺炎等症狀,並緩解因寒冷引起的身體不適和疼痛難忍的情況。

7. 雲門二穴

在巨骨下,俠氣戶兩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壯。主嘔逆上氣,胸脅徹背痛。主喉痹,胸中煩滿,咳喘不得息,不得舉臂,胸脅短氣,氣上衝心。

白話文:

在脊椎骨最下端的骨頭下面,靠近兩側,各兩寸的地方,陷進去的地方。灸五次。可以治嘔吐反胃、氣往上衝,胸部和肋骨疼痛一直到背部。治喉嚨疼痛,胸中煩悶,咳嗽喘氣不能停下來,不能舉起手臂,胸部和肋骨氣短,氣往上衝到心裡。

8. 中府二穴

在雲門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中。灸五壯。又名膺中腧。主喉痹,胸滿塞,寒熱,胸中滿痛,面腹腫;及膈寒食不下,嘔吐還出;及肺系急,咳輒胸痛。主上氣,咳唾濁涕,肩背痛,風汗出,腹脹,食飲不下,憡憡,膽熱。

白話文:

在雲門穴下的一寸六分處,乳上三肋骨之間,動脈在觸診時陷入其中。灸五壯。又稱膺中俞穴。主治喉嚨腫痛,胸悶塞,寒熱交替,胸中疼痛,面部和腹部腫脹;以及由於膈肌受寒而導致食物不能下嚥,嘔吐後仍不能消化食物;以及肺系急促,咳嗽時胸痛。主治上氣,咳出帶有痰液和鼻涕,肩背疼痛,風汗外出,腹脹,食物不能下嚥,胸悶悶的,膽熱。

9. 周滎二穴

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不得俯仰,咳唾膿,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澤沫膿血,飲食不下。

白話文:

在胸骨下緣八公分的位置,有一個穴位叫做「中府」。仰頭取穴,灸五壯。主治:胸脅脹滿,不能俯仰。咳嗽咳出膿痰,咳嗽逆氣向上衝,呼吸時有很多膿痰和血沫。飲食不下。

10. 胸鄉二穴

在周滎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引胸背痛,臥不得轉側。

白話文:

在胸部正中的位置往下约一寸六分处,凹陷中。人要仰卧来取这个穴位。用艾灸此穴五壮。主治胸胁胀满,牵扯到胸背疼痛,睡觉时不能翻身。

11. 天溪二穴

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乳腫癰潰。主胸中滿痛,咳逆上氣,喉中作聲。主乳腫賁膺。

白話文:

在胸部下方一寸六分的地方,凹陷中。仰卧时可以取到此穴位。艾灸五壮。主治乳房肿痈溃烂。主治胸部满痛,咳嗽气喘,喉咙有声音。也治乳房肿胀和胸膺部的病症。

12. 食竇二穴

在天溪下一寸六分。舉臂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滀陸,常有小聲。

白話文:

在天溪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地方。抬起手臂就可以找到這個位置。用艾灸治療時,應該灸五壯。這個穴位主要用於治療胸部和側胸部膨滿、胸膈之間有如雷鳴的聲音以及經常有小聲音的症狀。

13. 鳩尾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禁不灸。

白話文:

在胸口乳頭前方,胸骨下方五分的位置。這裡禁止做灸療。

14. 巨闕

在鳩尾下一寸。日灸七壯至七七壯。主心中煩悶,熱病,胸中痰飲,息賁唾血,風癲浪言,或作鳥鳴聲,不能食,無心力;凡心痛有數種,冷痛,蛔蟲心痛;蠱毒,霍亂,不識人,及腹中滿、暴痛,汗出,及手清、臂不舉。

白話文:

位於鳩尾下方一寸。每天灸七壯,最多灸到七七壯。主治心中煩悶,熱病,胸中有痰飲,呼吸急促吐血,精神癲狂言語失常,或者發出鳥鳴聲,不能吃東西,沒有精神和力氣;凡是心痛有很多種,寒冷的疼痛,蛔蟲引起的疼痛;蠱毒,霍亂,不認識人,以及腹部脹滿,疼痛劇烈,汗出,以及手清,胳膊不能舉起。

15. 上管

在巨闕下一寸,去鳩骨三寸。日灸二七壯至一百壯止。不差,更倍之。主心中熱煩,賁豚氣,脹滿不能食,霍亂,心痛不可眠臥,嘔利,心風驚悸,心中悶,發噦,伏梁氣狀如覆杯,及風癇熱痛,宜可瀉之。主身熱、汗不出。主三蟲多涎。

白話文:

巨闕穴下1寸,遠離鳩尾骨3寸處。每日灸二至七壯,連灸100壯停止。如果病情沒有改善,繼續加倍灸之。主治心臟熱煩,胃氣脹滿不能進食,霍亂,心痛不能睡眠,嘔吐洩瀉,心風驚悸,心中悶堵,發出噁心欲吐的聲音,伏梁氣狀似倒扣的杯子,以及風癇熱痛,都宜用灸法治療。主治身體發熱,汗出不透。主治三蟲病多涎。

16. 中管

在上管下一寸(原注:又名太倉、上紀)。胃之募。日灸二七壯,至四百壯止。主心䘌不能食,反胃,霍亂,心痛,熱溫痎瘧,天行傷寒;因讀書得奔豚氣,心下伏梁如覆杯,冷氣,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以手聚而按之堅將。及腹脹不通,疰,大便堅,憂思損傷,氣積聚腹中甚痛,作膿腫往來上下,及脅下堅痛。

白話文:

在上腹部臍下一寸的位置(又叫太倉穴,上紀穴)。是胃的募穴。每天灸二十七壯,最多灸到四百壯。主治胃氣上逆導致不能吃飯、嘔吐、霍亂、心痛、發熱的溫病和瘧疾、流行性感冒;因為讀書而得了奔豚氣,心中彷彿有什麼東西堵住,冷氣在腹部,腹中卻有熱氣;喜歡喝水,有口水流出來,是蛔蟲,用手聚集起來按壓它,會感到很硬。以及腹脹不通、疰氣、大便乾燥、憂思損傷,氣積聚在腹部,疼痛得很厲害,形成膿瘡,在腹部上下往來移動,以及肋骨下疼痛。

及鼻間焦臭,頭熱,鼻鼽衄。及主寒中、傷飽,食飲不化。及目黃、振寒。及沖疝,冒死不知人。治背與心相控而痛,飲水過多,喘脹。

白話文:

  1. 及鼻間焦臭:鼻子聞到焦糊味

  2. 頭熱:頭部發熱

  3. 鼻鼽衄:鼻子出血

  4. 及主寒中、傷飽,食飲不化:主治寒冷中傷、暴飲暴食,導致食物停滯不消化

  5. 及目黃、振寒:主治眼睛發黃、畏寒怕冷

  6. 及沖疝,冒死不知人:主治沖疝,昏迷不醒

  7. 治背與心相控而痛:治療背部和心臟互相牽制而引起的疼痛

  8. 飲水過多,喘脹:飲水過多,導致呼吸困難、胸悶脹滿

17. 建里

在中管下一寸二分。不通灸。

白話文:

這位置在肚臍下方約一寸二分處。不通時不要使用艾灸。

18. 下管

在建里下一寸。日灸二七壯至二百壯止。主腹胃不調,腹內痛不能食,腸堅腹痛,胃脹癖塊,脈厥厥動,日漸瘦羸,六腑氣寒,穀食不轉。

白話文:

在建裏穴下1寸處。每天灸27壯,直到200壯為止。主治腹胃不調,腹內疼痛、不能進食,腸胃堅硬、腹痛,胃脹積塊,脈搏微弱、日漸消瘦,六腑氣寒,穀食不消化。

19. 水分

在下管下一寸,臍上一寸。若是水病,灸之大良。日灸七壯至四百壯。主腹腫不能食,腸堅腹痛,胃脹不調,堅硬。主水腫。主痛繞臍中衝胸不得息。

白話文:

在下腹部臍下一寸,上腹部臍上一寸的位置。如果身體有水病的問題,可以灸療此處效果很好。每天灸七壯到四百壯。主治腹部腫脹不能吃東西、腸道結塊腹痛、胃脹不消化、腹部變硬。主治水腫。主治疼痛圍繞著肚臍中間衝到胸部而不能休息。

20. 石門

在臍下二寸。女子不灸(原注:又名利機、精露、丹田、命門、端田)。灸二七壯至一百壯。主腹痛堅硬,婦人因產惡露不止,遂成結塊;崩中、斷緒,灸亦良。大便難,並大便閉塞,氣結,心堅滿。及小腹堅痛引陰中,不得小便,並小腹中拘急。及腹中滿,暴痛汗出,並水脹、水氣行皮中,小腹皮敦敦然,小便黃,氣滿不欲食,谷入不化。及嘔吐,並賁豚上氣,小腹疝氣遊行五臟,疝繞臍沖胸不得息,疝積。

及二丸騫。

白話文:

臍下二寸的地方。女性不宜灸此穴(原注:又名利機、精露、丹田、命門、端田)。施灸27壯到100壯。主治腹部疼痛堅硬、婦女產後惡露不斷,導致結塊、崩中、斷緒,施灸也有良效。大便困難,包括大便閉塞、氣結、心堅滿。以及小腹部堅痛引至陰部,排不出小便,並小腹中拘急。以及腹中滿悶,暴痛出汗,兼有水腫,水氣蔓延在皮膚中,小腹部皮膚腫脹,小便黃色,氣滿不想吃東西,吃下去的食物不消化。以及嘔吐,兼有賁豚上氣,小腹疝氣遊走五臟,疝氣繞著肚臍衝到胸部不能休息,疝積。

21. 臍中

(原注:又名神闕)。主泄利不止,小兒奶利不絕。灸百壯,小兒五壯至七壯。主腹大繞臍痛,水腫鼓脹,腸中鳴狀如水聲,久冷傷憊。

白話文:

(肚臍又稱神闕。)主治瀉肚子不止,小孩的奶痢不斷。灸壯100次,小孩灸壯5次到7次。主治繞著肚臍腹痛、水腫鼓脹、腸中鳴響水聲、久寒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