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西方子明堂灸經》~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陽白二穴

在眉上一寸,直瞳子。主目瞳子痛癢,遠視䀮䀮,昏夜無所見,目系急,目上插,頭目痛,目眵,背腠寒慄。

白話文:

在眉毛上方一寸的地方,正對著瞳孔的位置。主要治療眼睛疼痛瘙癢、遠視模糊、夜晚視物不清、眼球緊繃、眼睛向上吊、頭部和眼部疼痛、眼睛分泌物多、背部肌肉寒冷戰顫。

2. 承泣二穴

在目下七分,直瞳子。不灸。

白話文:

在眼睛下方七分處,正對瞳孔的位置。這裡不宜進行針灸。

3. 四白二穴

在目下一寸。灸七壯。主頭痛目眩,目眴淚出,多䁾,內眥赤、痛癢,生白膚翳,目瞤動不息。

白話文:

在眼睛下方一寸的位置,施灸七次。主治頭痛、眼花、眼睛分泌淚液增多、頻繁眨眼、內眼角紅腫及瘙癢、生有白色雲翳、眼皮不停跳動。

4. 地倉二穴

俠口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脈微動者是。日灸二七壯,重者七七壯。艾炷如二分,若大,令人口轉喎。如欲治,灸承漿七七壯。忌房事、毒食。主偏風口喎,失音不言,不得飲水漿,食漏落,眼瞤動。

白話文:

在俠口旁四分以外的地方,如果靠近下方,有脈搏微動,就是患處。每天灸壯 27 次,病情嚴重的灸壯 77 次。艾炷如二分大小,如果太大,會導致人口歪斜轉動。如果想治療,在承漿穴灸壯 77 次。忌房事、毒食。主治偏頭痛、口歪斜、失音不能言、不能喝水、喝湯、食物從嘴角漏落、眼皮跳動。

5. 大迎二穴

在曲頷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動脈。灸三壯。主口噤不開,引鼻中,口緩不放,不能言,口失欠,下牙齒痛,惡寒,寒熱頭痛,瘰癧,口喎,數欠氣,風痙口噤,牙疼,頰頷腫,惡寒,風壅面浮腫,目不閉,唇瞤動。

白話文:

在下巴前一寸二分的地方,有一處骨頭凹陷,那裡有動脈。灸三壯。可以治療嘴巴緊閉打不開的症狀,也可以引導鼻中的氣,緩解口齒不清、無法言語的症狀,還能治療失魂症、牙齒疼痛、怕冷、寒熱頭痛、瘰癧、嘴巴歪斜、打嗝、風痙導致嘴巴緊閉、牙齒疼痛、頰頷腫脹、怕冷、風邪壅滯導致面部浮腫、眼睛無法閉合、嘴脣顫動等症狀。

6. 本神二穴

在曲差旁一寸半,髮際;一云:直耳上,入髮際四分。主痛癲疾,嘔吐涎沫,小兒驚癇。

白話文:

在这个位置距离曲差穴一寸半,在发际线处;另一种说法是,从耳朵正上方进入发际线四分的地方。主治头痛、癫痫、呕吐、口吐涎沫、小儿惊痫。

7. 絲竹空二穴

在眉後,陷中。不灸。

8. 瞳子髎二穴

在目外去眥五分(原注:又名太陽,又名前關)。《銅人》云:可灸二壯。西方子曰:不可灸。

白話文:

在眼睛外部太阳穴的位置,也就是被称为太阳穴,又叫做前关的地方。《铜人》这本书里说可以在这里做两次艾灸。不过,有位名叫西方子的人说,这里不可以做艾灸。

9. 頭維二穴

在額角髮際,本神旁一寸半。不灸。

白話文:

在額頭兩側頭髮的邊緣,本神穴旁邊一寸半的位置。這裡不進行針灸。

10. 顴髎二穴

在面鼽骨下,下廉陷中。主目赤黃,口喎僻不能言,及口僻痛,惡風寒,不可以嚼,齒痛惡寒,面赤,眼瞤動不止,䪼腫。

白話文:

在面頰骨的下方,下陷的所在。主要表現是眼睛紅黃、口歪無法說話,以及口歪疼痛,畏懼風寒,不能咀嚼,牙齒疼痛、畏懼風寒,臉紅,眼睛不停地眨動,腫塊。

11. 上關二穴

在耳前上廉起骨,開口取(原注:又名客主人)。灸三壯。主青盲無所見,耳痛鳴聾,口喎僻不能言,唇吻強,瘛瘲,口沫出,目眩,牙車不開,口噤。

白話文:

在耳朵前面的上方突起的骨頭上,有開口可取穴(另一個名稱叫做「客主人」)。艾灸三壯。主治眼睛昏暗看不見東西,耳朵疼痛、耳鳴、耳聾,嘴巴歪斜不能說話,嘴脣強硬,癲癇,口吐白沫,頭暈,牙關緊閉,嘴巴不能張開。

12. 下關二穴

在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空下廉。合口有空,張口則閉。灸三壯。主耳痛鳴聾,下牙齒痛,齒齲痛,耳有膿汁,口喎。

白話文:

在耳朵前面的地方,動脈的下方,叫做「下空下廉」。張開嘴會有空隙,閉上嘴則會閉合。灸三壯。主治耳朵疼痛、耳鳴、耳聾,下牙齒疼痛,蛀牙疼痛,耳朵有膿汁,嘴歪。

13. 頰車二穴

在耳下曲頰端,陷者中。灸三壯。主口癖痛,惡風寒,不可以嚼,失喑,牙車疼,頷頰腫,頸強不得回顧。

白話文:

在耳朵下方,顴骨的末端,凹陷的地方。適合用艾灸治療三次。主要治療口腔疼痛,畏懼風寒,無法咀嚼,失聲,牙齒疼痛,臉頰腫脹,脖子僵硬不能轉頭。

14. 天突

在頸結喉下五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主咳嗽上氣,噎胸中氣,喉內狀如水雞聲,肺癰吐膿血,氣壅不通,喉中熱瘡不得下食,俠舌縫脈青,暴怖氣哽,喉痹咽乾急,咳逆喘暴,及胸背痛,及漏頸痛。

白話文:

在喉結的下面五寸的位置,就是這個穴位。陰維脈和任脈在這裡交會。主治咳嗽、氣喘,胸中氣息壅塞,喉嚨裡發出像水雞的叫聲,肺部膿腫吐出膿血,氣息壅塞不通,喉嚨裡有熱瘡,不能進食,舌頭兩側的脈絡呈現青色,突然驚嚇導致氣息哽咽,喉嚨疼痛、咽喉乾燥,咳嗽、喘息、氣喘,以及胸背疼痛,頸部疼痛等症狀。

15. 璇璣

在天突下一寸,陷者中。仰頭取之。任脈氣之所發。灸五壯。主胸皮滿痛,喉痹咽腫,水漿不下。

白話文:

在天突穴下方一寸的位置,位於凹陷處。抬起頭來取穴。這是任脈氣的發源處。可用艾灸五壯。主治胸部皮膚脹痛、咽喉阻塞紅腫、飲水飲食難以下嚥。

16. 華蓋

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而取之。任脈氣之所發。灸五壯。主胸脅支滿,痛引胸中,咳逆上氣,喘不能言。

白話文:

在璇璣穴下方一寸的位置,位於凹陷中。患者需仰臥接受治療。這是任脈氣發出的地方。可以進行五次艾灸。主要用於治療胸部和側胸部脹滿、疼痛連及胸部、咳嗽氣喘以及呼吸困難到無法說話的症狀。

17. 紫宮

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任脈氣之所發。灸五壯。主胸脅支滿,胸膺骨疼,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

白話文:

在華蓋穴下,一寸六分的位置,就是陷中穴。治療時,需要仰臥,然後用艾灸灸五壯。此穴主治胸脅脹滿、胸部和骨頭疼痛、飲食不下、嘔吐和向上逆氣、心煩等症狀。

18. 玉堂

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原注:又名玉英)。任脈氣之所發。灸五壯。主胸滿不得喘息,膺痛骨疼,嘔逆上氣,煩心。主吐寒痰。

白話文:

在肚臍下六寸一分的陷中穴。任脈之氣在此開始分佈。灸五壯。主治胸部滿悶無法喘息,胸痛骨骼疼痛,嘔吐反胃胸中發悶,心中煩躁。主治吐寒痰。

19. 膻中

在玉堂下一寸六分陷中(原注:又名元兒)。橫直兩乳間。任脈氣之所發。灸七壯至七七壯止。主肺癰,咳嗽上氣,唾膿,不得下食,胸中氣滿如塞。

白話文:

在玉堂穴下一寸六分凹陷處(又稱元穴)。橫直到兩乳之間。此為任脈氣發出之處。以灸法治療,每次灸7壯,可灸至49壯為止。主治肺癰、咳嗽上氣、吐膿、不能進食、胸中氣滿壅塞等症。

20. 中庭

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脈氣之所發。灸五壯。主胸脅支滿,食飲不下,嘔逆吐食還出。

白話文:

在胸膛的膻中穴下方約一寸六分的地方,位於凹陷中。這是任脈氣血發源的地方。可以施灸五壯。主要治療胸部和側腹部脹滿、飲食難以下咽、噁心嘔吐以及食物反流的症狀。

21. 腧府二穴

在巨骨下,去璇璣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咳逆上氣,嘔吐,胸滿不得食。

白話文:

在肩膀鎖骨下方,從璇璣兩側各兩寸的地方,凹陷處。仰躺著取穴。用艾灸治療五次。主治咳嗽、呼吸困難、嘔吐、胸部脹滿以及不能進食的症狀。

22. 或中二穴

在腧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臥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咳逆、喘不能食飲,上氣,涎出多唾,呼吸喘悸,坐不安席。

白話文:

在俞府穴下1寸6分,位於凹陷之中。患者取仰臥位。灸5壯。主治胸脅部位脹滿有刺痛感,並且咳嗽、逆氣上衝、呼吸急促,不能飲食,氣上衝,口水多又愛吐口水,呼吸伴隨悸動,坐不安席。

23. 神藏二穴

在或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咳嗽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得食。

白話文:

在腋下或胸部下方約一寸六分的地方,位於凹陷中。病人仰臥著取此穴位。施灸五壯。主治胸口脅肋脹滿、咳嗽喘不過氣、嘔吐、胸脹無法進食等症狀。

24. 靈墟二穴

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引胸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得食。

白話文:

在心臟下方約一寸六分的地方,位於凹陷中,病人仰躺時可以找到這個位置。用艾灸治療應該灸五壯。主要治療胸口和側腹脹滿、呼吸不順、嘔吐、胸部脹滿無法進食的症狀。

25. 神封二穴

在靈墟下一寸六分。灸五壯。主胸滿不得息,咳逆,乳癰,灑淅惡寒。

白話文:

在靈墟穴下方一寸六分的位置。施灸五壯。主治胸部脹滿、呼吸不順、咳嗽、乳房發炎及畏寒的症狀。

26. 步郎二穴

在神封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灸五壯。主胸脅支滿,鼻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

白話文:

在神封穴下方一寸六分的地方。病人仰卧的姿势来取穴。用艾灸治疗的话,灸五壮。主治胸部和肋骨部位胀满、鼻子不通影响呼吸、气短喘息、手臂不能抬起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