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子明堂灸經》~ 卷一 (5)
卷一 (5)
1. 歸來二穴
在水道下二寸。灸五壯。主賁豚。卵上入,引莖痛,婦人血臟積冷。
白話文:
在水分道下方兩寸的位置。適宜用艾灸治療,灸五壯。主治腹部氣脹衝心的症狀。還可以治療睾丸上縮,牽引陰莖疼痛,以及婦女因寒導致的血瘀和子宮積冷。
2. 氣衝二穴
在歸來下一寸。鼠鼷上一寸(原注:《素問·刺熱論》注云在腹臍下,橫骨兩端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灸五壯。又名氣街。主㿗陰腫痛,陰痿,莖中痛,兩丸騫痛,不可仰臥。及大氣石水。及腹中滿,熱淋閉,不得尿。
白話文:
在歸來穴下一寸。鼠鼷上一寸。灸五壯。又名氣街穴。主治陰陰部位腫痛,陰莖痿縮,莖部疼痛,兩丸萎縮疼痛,不能仰臥。以及大氣石水。以及腹中滿脹,熱淋閉塞,不能排尿。
主腹中大熱不安,腹有逆氣,正攻心,暴腹脹滿,癃,淫濼,臍下堅,㿉疝,婦人月水不通,無子,或暴閉塞,腹脹滿,癃,淫濼,乳難,子上搶心,若胞不出,眾氣盡亂,絞痛不得反息。
白話文:
治療腹部熱病煩躁不安,腹部有逆氣,直衝心臟,突然腹脹。小便不利、尿少,陰部腫脹,臍下堅硬,陰囊疝氣,婦女月經不調,不孕,或突然閉塞,腹部脹滿,小便不利,尿少,陰部腫脹,婦女乳汁不通,症狀突然發生,腹堅硬脹滿,小便不利,尿少,陰部腫脹,乳汁不通,症狀突然發生,腹堅硬脹滿,小便不利,尿少,陰部腫脹,乳汁不通,症狀突然發生,腹堅硬脹滿,小便不利,尿少,陰部腫脹,乳汁不通,症狀突然發生,腹堅硬脹滿,小便不利,尿少,陰部腫脹,乳汁不通,症狀突然發生,腹堅硬脹滿,小便不利,尿少,陰部腫脹,乳汁不通,症狀突然發生,腹堅硬脹滿,小便不利,尿少,陰部腫脹,乳汁不通,症狀突然發生,腹堅硬脹滿,小便不利,尿少,陰部腫脹,乳汁不通,眾證象均已斷絕,以上病症全部出現。
3. 期門二穴
在第二肋端,不容旁一寸半,上直兩乳。灸五壯。主目青而嘔。主胸中熱。主脅下脹,心痛,氣短。喜障酸。主腹大堅,不得息,脹痹滿,少腹尤大。及小腹滿,小便難,陰下縱。主飲食不下,賁豚上下,傷食腹滿。及霍亂泄注,大喘不得安臥。及婦人產余疾。
白話文:
在距離第二根肋骨一寸半的位置,往上與兩乳線連接。灸五壯。主治眼睛青盲和嘔吐。主治胸部熱症。主治脅下脹痛,心痛,氣短。喜歡吃酸性食物。主治腹大堅硬,不能呼吸,腹部脹滿,小腹尤為碩大。以及小腹滿,小便困難,陰部腫脹。主治飲食難以消化,賁門疾病,吃壞食物後腹滿。以及霍亂洩瀉,大喘不能安睡。以及婦女生產後疾病。
4. 日月二穴
在期門下五分。灸五壯。主少腹熱,欲走,太息,喜怒不樂,多唾,言語不正,四肢不收。
白話文:
在期門穴下方五分的位置。可以進行艾灸五壯。主要治療小腹部熱感、想要奔跑、嘆氣、情緒易怒不愉快、多吐唾沫、語言不清、四肢不受控制的症狀。
5. 腹哀二穴
在日月下一寸半。不灸。
白話文:
在太陽穴和月亮穴下方約一寸半的位置。這裡不宜使用艾灸。
6. 大橫二穴
在腹哀下二寸。直臍旁。《甲乙經》云三寸五分。灸五壯。主腹熱欲走,太息,四肢不可動,多汗,洞利,大風逆氣,多寒,善愁。
白話文:
在離肚臍下方二寸的位置。肚臍旁邊。《甲乙經》上說三寸五分。灸五次。主治腹部發熱欲瀉,大喘氣,四肢無法動彈,多汗,大便溏瀉,大風逆氣,寒冷,容易憂愁。
7. 腹結二穴
在大橫下一寸三分。又名臨窟。灸五壯。主繞臍痛,搶心,腹寒泄利,咳逆。
白話文:
在大橫穴下方一寸三分的位置。又叫做臨窟。可以使用艾灸,灸五壯。主要治療繞著肚臘的疼痛,心臟部位的緊繃感,腹部寒冷以及腹瀉,還有咳嗽和呼吸時的逆氣現象。
8. 府舍二穴
在腹結下三寸。灸五壯。主疝痛,髀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氣霍亂。
白話文:
在腹部肚臍下方三寸的位置。適合用艾灸治療,灸五壯。主要治療疝氣疼痛,大腿中部緊繃疼痛,兩側脅肋部上下牽扯到心臟的疼痛,腹部脹滿以及積聚物,氣機逆亂導致的霍亂症狀。
9. 衝門二穴
上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兩端約中。灸五壯。主寒氣滿腹積痛疼,淫濼,陰疝,難乳,子上衝心,不得息。
白話文:
往上量取大橫穴上方五寸的位置。位於府舍穴下方,橫骨兩端的大約中間處。這裡適合施灸五壯。主要治療寒氣導致的腹部脹滿、積聚疼痛、過度勞損、陰囊疝氣、哺乳困難、子宮上衝造成呼吸不順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