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子明堂灸經》~ 卷二 (1)
卷二 (1)
1. 卷二
2. 正人手太陰肺經圖
3. 手太陰肺經十穴
4. 少商二穴
在手大指端內側,去爪甲如韭葉。炙三壯(原注:《銅人》不灸)。主痎瘧。主喉中鳴。主嘔吐。主手不仁,振慄鼓頷。主咳逆喘。主脅下脹。主耳前痛。主煩心,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
白話文:
少商穴位於手大拇指內側末端,距離指甲邊緣像韭菜葉寬度的地方。這個穴位可以針灸三次(原注:《銅人》說這個穴位不宜灸)。主要可以治療瘧疾、喉嚨有聲音、嘔吐、手麻木不仁、身體發抖、下巴抖動、咳嗽、氣喘、胸脅下脹滿、耳朵前面疼痛、心中煩躁、頻繁打嗝、心窩下脹滿、出汗而畏寒等症狀。
5. 魚際二穴
在手大指本節後內側散脈中。灸三壯。主胃逆霍亂。主唾血,嘔血。主痹走胸背,不得息,喉中焦乾,舌黃,肘攣,柱滿。主痙,上氣,失喑,不能言。主狂言。主熱病,振慄鼓頷,腹滿,陰痿,色不變,頭痛汗不出,灑淅惡風寒,目眩,腹痛,不下食,咳引尻痛。
白話文:
魚際穴位於手部大拇指第一節指骨後方內側,可以摸到脈搏跳動的地方。針灸這個穴位可以灸三壯(古代計算灸的單位)。
主要可以治療胃氣上逆引起的霍亂。也可以治療吐血、嘔血。還可以治療痹症,痹症會遊走至胸背部,導致呼吸困難、喉嚨乾燥、舌苔發黃、手肘彎曲難以伸直、胸悶脹滿。另外,魚際穴也能治療痙攣、呼吸急促、失聲、無法說話。也能治療胡言亂語的狂躁症。此外,還能治療發熱性疾病,出現身體發抖、下巴顫動、腹脹、陽痿、臉色沒有變化、頭痛卻不出汗、發冷怕風寒、頭暈目眩、腹痛、吃不下飯、咳嗽時牽引至臀部疼痛等症狀。
6. 太泉二穴
在手掌後陷者中。又名太淵。灸三壯。主胸痹逆氣,寒厥,善噦,嘔飲水,咳嗽煩怨不得臥,肺膨脹,臂內廉痛,目生白翳,眼眥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熱,數欠,喘不得息,噫氣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咽乾,狂言。
白話文:
位於手掌後方凹陷處的兩個穴位,又名太淵穴。可以艾灸三壯。主要治療胸痹、氣逆上衝、寒性厥冷、頻繁打嗝、嘔吐飲水、咳嗽煩躁無法入睡、肺脹、手臂內側疼痛、眼睛長白翳、眼角紅筋、鎖骨上凹陷處牽引疼痛、手掌心發熱、頻繁打哈欠、喘不過氣、打嗝向上逆行、心痛吐血、發冷發抖、咽喉乾燥、胡言亂語等病症。
7. 經渠二穴
在寸口陷者中。不灸。
白話文:
在手腕寸口脈搏跳動處的凹陷中,這個位置不適合用艾灸。
8. 列缺二穴
在腕上一寸半。灸三壯。主偏風,半身不舉,口喎,肘臂痛,腕勞,及痎瘧。主汗出四肢腫,小便熱痛。主手臂身熱。主肩背寒慄,少氣不足以息,寒厥,交兩手而瞀。凡實則肩背汗出,四肢暴腫,虛則肩寒慄,氣不足以息。四肢厥,喜笑,身濕搖時時寒。主熱癇,驚而有所見。
主熱病煩心、心悶,先手臂痛,身熱瘛瘲,唇口聚,鼻張,目下汗出如珠,寒熱,掌中熱。主瘧寒熱。及喉痹,咳嗽不止。又瘧甚熱,口噤不開。
白話文:
列缺穴位於手腕上方一寸半的位置。可以用艾草灸三炷。主要治療偏癱,半身不能活動,嘴歪,手肘手臂疼痛,手腕勞損,以及瘧疾。還能治療多汗導致的四肢腫脹,小便時灼熱疼痛。也能治療手臂發熱。還可以治療肩背發冷發抖,氣短呼吸困難,手腳冰冷,兩手交握時會感到昏眩。如果是實證,會導致肩背出汗,四肢突然腫脹;如果是虛證,則會感到肩膀寒冷發抖,氣不足以呼吸,四肢冰冷,喜歡笑,身體潮濕搖晃不定,時常感到寒冷。還可以治療熱性癲癇,驚嚇時會產生幻覺。
還能治療熱病導致的心煩、胸悶,先從手臂疼痛開始,接著出現身體發熱、抽搐,嘴唇收縮、鼻子張大,眼下出汗像珍珠一樣,忽冷忽熱,手掌發熱。也可以治療瘧疾引起的忽冷忽熱。以及咽喉腫痛,咳嗽不停。還能治療瘧疾高熱,導致嘴巴緊閉無法張開。
9. 孔最二穴
在腕上七寸。灸五壯。主熱病汗不出,肘臂厥痛,伸難,手不及頭,不握。
白話文:
在手腕上方七寸的地方,這個穴位可以艾灸五個艾炷。主要治療發熱性疾病導致不出汗、手肘手臂厥冷疼痛、手臂難以伸直、手抬不到頭頂、以及手無力握持等症狀。
10. 尺澤二穴
在肘中約上動脈。灸三壯。甄權云不宜灸。小兒慢驚灸一壯。主舌乾脅痛。主短氣,心煩。主腹脹喘,振慄。主嘔泄下上出,兩脅下痛。主癲病不可向,,手臂不得上頭,喉痹,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澤沫膿血。主掣痛,手不可伸。主肘痛時寒,肩背寒痙,肩甲內廉痛,氣膈喜嘔,鼓頷不得汗,煩心,身痛,四肢暴腫。
白話文:
尺澤穴位於手肘彎曲處,大約在肱動脈的上方。這個穴位可以施灸三次,但甄權認為不適合灸。如果是小兒慢驚,則可以灸一次。
這個穴位主要治療舌頭乾燥、脅肋疼痛。也主治呼吸短促、心煩。還可以治療腹部脹氣、氣喘、發抖。對於上吐下瀉、兩脅下疼痛也有療效。
此外,尺澤穴還能治療癲癇,但要注意不要朝著穴位方向進行治療;能處理手臂抬不起來、喉嚨腫痛、咳嗽氣逆、呼吸急促、痰涎沫液帶膿血等症狀。
尺澤穴還能治療抽痛、手臂無法伸直。對於手肘疼痛時感到寒冷、肩背寒冷痙攣、肩胛骨內側疼痛、胸膈不適想嘔吐、鼓動下巴無法出汗、心煩、身體疼痛、四肢突然腫脹等症狀,也具有治療效果。
11. 俠白二穴
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灸五壯。主咳、乾嘔,煩滿。主心痛,氣短。
白話文:
俠白穴位於天府穴下方,距離手肘五寸的地方,有動脈經過。可以在此穴施灸五壯。主治咳嗽、乾嘔、胸中煩悶脹滿。也主治心痛、呼吸氣短。
12. 天府二穴
在腋下三寸。灸五壯。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主上氣,喘不得息。主喘逆上氣,呼吸肩息,不知食味,卒中惡風邪氣,飛屍惡注,鬼語遁屍,瘧病,瘤癭氣,咽腫,泣出,喜忘,目眩,遠視䀮䀮。
白話文:
天府穴的位置在腋下三寸的地方。可以用艾灸灸五個艾柱。這個穴位主要治療身體脹滿、呼吸不順暢以致無法躺臥、因風邪引起的汗出和身體腫脹、喘氣且多痰。還能治療氣喘、呼吸困難、喘氣向上衝、呼吸急促需聳肩、食不知味、突然中風邪氣、不明原因的急症、被惡鬼附身、聽見鬼語或看見屍體移動、瘧疾、腫瘤、咽喉腫痛、流淚、健忘、眼睛昏花、視物模糊。
13. 臑會二穴
在臂前廉去肩頭三寸。(灸五壯)。主癭瘤氣,咽腫。主寒熱病,瘰癧,癲疾,腠氣,肘節痹,臂酸重,腋急痛,肘難屈伸,臂痛不能舉。
白話文:
臑會穴有兩個,位置在手臂前面,距離肩膀頭部約三寸的地方。(可以艾灸五個艾炷)。主要治療癭瘤(即甲狀腺腫大)引起的氣滯、咽喉腫痛。也能治療寒熱病、瘰癧(即淋巴結核)、癲癇、皮膚肌肉的疾病、手肘關節麻痺、手臂痠軟無力、腋下緊繃疼痛、手肘難以彎曲伸直,以及手臂疼痛抬不起來等問題。
14. 正人手厥陰心主經圖
15. 手厥陰心主經八穴
16. 中衝二穴
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葉陷者中。(灸一壯)。主肘中痛。主舌本痛。主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心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頭痛如破。主神氣不足,失忘。
白話文:
在中指指尖,去除指甲後,像韭菜葉的凹陷處就是穴位。(可以用艾灸一壯)。這個穴位主要治療手肘內側疼痛。也主治舌根疼痛。還能治療發熱性疾病引起的煩躁不安、胸悶但不出汗、手掌心發熱、心臟疼痛如同火燒、皮膚潰爛蔓延、煩躁脹滿、頭痛欲裂等症狀。此外,也主治精神不振、健忘等問題。
17. 勞宮二穴
在掌中央動脈。灸三壯。主喉嗌痛。主大便血不止,尿血及赤。主渴,食不下。主嘔吐。主風熱,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歔欷喜笑不止,手痹。主熱病三日巳往不得汗,怵惕,胸脅不可反側,咳,溺赤,小便血,衄不止,嘔吐血,氣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善渴,口中爛,掌中熱,欲嘔。主黃疸、目黃。主熱、痔。
白話文:
勞宮穴位於手掌中央,可以摸到動脈搏動的地方。用艾灸灸三壯。主要治療喉嚨痛、咽喉痛。也主治大便出血不止、小便出血及尿液呈現紅色。還能治療口渴、吃不下東西。也主治嘔吐。主要治療風熱病,容易發怒、心中悲傷或喜悅、思念、不停地抽噎或無故發笑、手麻痺。還能治療熱病發作三天後無法出汗,感到恐懼、胸部和脅肋不能側身、咳嗽、小便赤紅、尿中帶血、流鼻血不止、嘔吐帶血、氣逆、打嗝不止、咽喉疼痛、吃不下東西、容易口渴、口中潰爛、手掌發熱、想嘔吐。還能治療黃疸病、眼睛發黃。也主治發熱和痔瘡。
18. 大陵二穴
在掌後兩骨間。灸二壯。主喉痹、嗌乾。主心痛。主目赤,小便如血,咳逆寒熱發。主手掣手攣,及肘攣、腋腫。主風熱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歔欷喜笑不止。主心下澹澹喜驚。主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頭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主瘧,乍寒乍熱。主咳喘。主嘔血。主胸中痛。主痂疥。
白話文:
大陵穴的位置在手掌後面兩塊骨頭之間。可以艾灸兩炷。主要治療喉嚨腫痛、咽喉乾燥。也主治心痛。還能治療眼睛紅腫、小便帶血、咳嗽氣逆、發冷發熱。能治療手抽搐、手彎曲、以及手肘彎曲、腋下腫脹。可以治療因風熱引起的容易發怒、心中悲傷喜悅思念、不停地嘆氣、喜歡笑等症狀。還主治心中空虛、容易驚恐。能治療熱病導致的內心煩躁、心悶不出汗、手掌發熱、頭痛、全身發熱像火燒一樣、皮膚潰爛蔓延、煩悶腹脹、舌根疼痛。可以治療瘧疾,忽冷忽熱。還主治咳嗽氣喘。能治療吐血。也主治胸口疼痛。還能治療皮膚結痂、疥瘡。
19. 內關二穴
在掌後去腕二寸。手心主絡。(灸五壯)。主面赤熱。主目䀮䀮,昏夜無所見。主目赤,支滿,中風肘攣。實心暴痛,虛則心煩惕惕。
白話文:
內關穴,位於手掌後方,距離手腕橫紋二寸(約三指寬)的地方。這個穴位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可以用艾灸五壯來治療。)
主要治療臉色發紅發熱。也能治療眼睛昏花、視物模糊,以及夜晚看不見東西的病症。還能治療眼睛紅腫、胸脅脹滿、中風導致的手肘彎曲痙攣。如果心臟實證導致的突然劇烈疼痛,或者心臟虛證引起的煩躁不安、心悸,都可以用此穴治療。
20. 間使二穴
在掌後三寸,兩筋間。灸七壯。主心胸痹,背相引。主心懸如飢。主嗌中如扼。主肘內廉痛。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喜動而熱,惡風寒,嘔吐,怵惕,寒中少氣,掌中熱,多驚,喑不得語,腋腫肘攣,卒心痛。
白話文:
間使穴位於手掌背面向上三寸處,在兩條筋的中間。可以用艾灸七壯。主要治療心胸堵塞,背部疼痛牽引。也能治療心中空虛像飢餓一樣的感覺。還能治療咽喉像被掐住一樣的感覺。也能治療手肘內側疼痛。還能治療熱病導致的心煩意亂,喜歡乾嘔,胸中空虛覺得心悸發熱,怕風怕冷,嘔吐,驚慌不安,因寒氣導致的呼吸短促,手掌發熱,容易受驚嚇,聲音嘶啞說不出話,腋下腫脹、手肘彎曲不能伸直,以及突發的心痛。
21. 郄門二穴
在掌後去腕五寸。灸五壯。主心痛。主衄血嘔血。主驚恐畏人,神氣不足。
白話文:
位於手掌後方,距離手腕五寸的地方,有兩個穴道,可以艾灸五壯。主要治療心痛,以及流鼻血、吐血等出血症狀。還能治療驚嚇恐懼、害怕人群,以及精神不振、氣虛等問題。
22. 曲澤二穴
在肘內廉下陷者中,屈肘得之。灸三壯。主心痛。主逆氣嘔涎或血。主掣痛,手不可伸。主心下澹澹喜驚。主傷寒溫病身熱,心口乾,肘瘈善搖、頭顏清。
白話文:
曲澤穴位於手肘內側,在彎曲手肘時出現的凹陷處。用艾草灸這個穴位三次。它可以治療心痛、氣逆導致的嘔吐或吐血、手臂抽痛無法伸直、心悸容易驚嚇、傷寒溫病引起的身熱、口乾、手肘抽搐、頭面清爽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