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口齒類要

口齒類要

作者:薛己

朝代:明朝

基本介紹

書名。一卷。明·薛己撰於1520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口齒科專著。書中論述了繭唇、口瘡、齒痛、舌症、喉痹、喉間雜症等十二類口齒科疾病,並附若干辨證驗案。對口齒各科疾病的認識頗有見地,如其論繭唇病時,強調“若患者忽略,治者不察,妄用清熱清毒藥,或用藥線結去,反為翻花敗症矣”。由此看出薛己在當時對唇癌一病已有較明確的認識。作者認為雖病在口齒,亦應從整體上進行論治,因此所載60多首方劑多供內服。

內容

卷首有薛己自序,其序曰:“口齒者,五官之要,百病之根。然世之醫者,多不以為意,或見口瘡、齒痛,但以清熱解毒之藥治之,或見繭唇,但以藥線結去,或見喉痹,但以通利之藥治之,或見喉間雜症,但以清利之藥治之,皆不究其本,故其病多不愈。余嘗治之,多用內服之藥,而病多愈,蓋病在口齒,亦當從整體上論治也。”

全書分十二篇,每篇論述一種口齒科疾病。第一篇論述繭唇,第二篇論述口瘡,第三篇論述齒痛,第四篇論述舌症,第五篇論述喉痹,第六篇論述喉間雜症,第七篇論述口臭,第八篇論述口乾,第九篇論述口苦,第十篇論述口歪,第十一篇論述口噤,第十二篇論述口噤。

每篇先論述該病的病因、病機、症狀,然後論述治療方法。治療方法多為內服湯藥,也有外用藥物和針灸治療。

評價

《口齒類要》是一部重要的口齒科專著,對後世口齒科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清代醫家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說:“薛氏《口齒類要》一書,論述精當,治法得當,為口齒科之要書。”

影響

《口齒類要》問世後,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對後世口齒科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清代醫家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說:“薛氏《口齒類要》一書,論述精當,治法得當,為口齒科之要書。”

參考資料

  1. 《口齒類要》
  2. 《醫林改錯》

繭唇一 (1)

繭唇一 (2)

口瘡二

齒痛三 (1)

齒痛三 (2)

舌症四 (1)

舌症四 (2)

喉痹諸症五 (1)

喉痹諸症五 (2)

喉痛六 (1)

喉痛六 (2)

諸骨稻穀發鯁七

治諸鯁咒法八

誤吞水蛭九

諸蟲入耳十

蛇入七竅及蟲咬傷十一

男女體氣十二

附方並注 (1)

附方並注 (2)

附方並注 (3)

附方並注 (4)

附方並注 (5)

附方並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