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口齒類要》~ 附方並注 (1)

回本書目錄

附方並注 (1)

1. 附方並注

清胃散

治胃火血燥唇裂,或為繭唇,或牙齦潰爛作痛。

黃連(炒),生地黃,升麻(各一錢),牡丹皮(八分),當歸(三錢二分),上水煎服。

加味清胃散

即前散加芍藥、柴胡,治脾胃肝膽經熱。

柴胡清肝散

治肝經怒火,風熱傳脾,唇腫裂,或患繭唇。

柴胡,黃芩(炒,各一錢),黃連(炒),山梔(炒,各七分),當歸(一錢),川芎(六分),生地黃(一錢),升麻(八分),牡丹皮(一錢),甘草(三分),上水煎服。若脾胃弱,去芩、連,加白朮、茯苓。

濟陰地黃丸

治陰虛火燥,唇裂如繭。

五味子,熟地黃(自制杵膏),麥門冬,當歸,肉蓯蓉,山茱萸(去核),枸杞子,山藥,甘州菊花,巴戟肉(各等分),上為末,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食前白湯送下。

歸脾湯(一名濟生歸脾湯)

治思慮傷脾,血耗唇皺,及氣鬱生瘡,咽喉不利,發熱便血,盜汗晡熱等症。

木香,甘草(各三分),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炒),當歸,龍眼肉,遠志,酸棗仁(炒,各一錢),上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

即前方加柴胡、丹皮、山梔,治思慮動脾火,元氣損傷,體倦發熱,飲食不思,失血牙痛等症。

補中益氣湯

治中氣傷損,唇口生瘡,或齒牙作痛,惡寒發熱,肢體倦怠,食少自汗,或頭痛身熱,煩躁作渴,氣喘脈大而虛,或微細軟弱。

人參,黃耆(炒),甘草(各一錢半),白朮,當歸,橘紅(各一錢),柴胡,升麻(各五分)上薑棗水煎服。

羌活散

治風熱傳脾,唇口瞤皺,或頭痛目眩,或四肢浮腫如風狀。

羌活,茯苓,薏苡仁(各等分),上每服三五錢,水煎,入竹瀝一匙服。

人參理中湯

治口舌生瘡,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或畏寒惡熱,作嘔腹痞。此中氣不足,虛火炎上。

人參,白朮,乾薑(炮),甘草(炙,各等分),上每服五七錢,或一兩,水煎服。

附子理中湯

治症同上,但四肢冷逆,或嘔吐泄瀉。

茯苓,白芍藥(各二錢),附子,人參(各二錢),白朮(四錢),上水煎服。

香砂六君子湯

治口舌生瘡,服涼藥過多,以致食少作嘔,或中氣虛熱所致。

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各一錢),藿香(八分),甘草(炒,六分),宿砂仁(炒,八分),上姜水煎。

人參安胃散

治胃經虛熱,口舌生瘡,喜熱飲食。

人參,白茯苓(各一錢),黃芩(二錢),甘草(炙),陳皮(各五分),黃連(三分),芍藥(七分),上水煎服。

七味白朮散

治虛熱,口舌生瘡,不喜飲冷,吐瀉口乾。

人參,白朮,木香,白茯苓,甘草(炙),藿香(各五分),乾葛(一錢),上水煎服。

白話文:

附方並注

清胃散:治胃火血燥導致的唇裂(包括繭唇),或牙齦潰爛疼痛。藥方:黃連(炒)、生地黃、升麻(各一錢)、牡丹皮(八分)、當歸(三錢二分),水煎服。

加味清胃散:在清胃散的基礎上,加入芍藥、柴胡,治療脾胃肝膽經熱證。

柴胡清肝散:治療肝經怒火、風熱侵犯脾胃導致的唇腫裂(包括繭唇)。藥方:柴胡、黃芩(炒)、黃連(炒)、山梔(炒)(各七分),當歸(一錢),川芎(六分),生地黃(一錢),升麻(八分),牡丹皮(一錢),甘草(三分),水煎服。若脾胃虛弱,則去掉黃芩、黃連,改加白朮、茯苓。

濟陰地黃丸:治療陰虛火燥導致的唇裂,裂口如繭。藥方:五味子、熟地黃(自制杵膏)、麥門冬、當歸、肉蓯蓉、山茱萸(去核)、枸杞子、山藥、甘菊花、巴戟肉(各等分),研末,煉蜜為丸,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八十丸,空腹飯前用白湯送服。

歸脾湯(一名濟生歸脾湯):治療思慮過度傷脾,導致血虛唇皺,以及氣鬱導致的瘡瘍、咽喉不適、發熱便血、盜汗、午後發熱等症狀。藥方:木香、甘草(各三分),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炒)、當歸、龍眼肉、遠志、酸棗仁(炒)(各一錢),水煎服。

加味歸脾湯:在歸脾湯的基礎上,加入柴胡、丹皮、山梔,治療思慮過度導致脾火旺盛、元氣受損,出現體倦發熱、食慾不振、失血牙痛等症狀。

補中益氣湯:治療中氣不足導致的唇口生瘡、齒牙疼痛、惡寒發熱、肢體倦怠、食慾不振、自汗、頭痛身熱、煩躁口渴、氣喘、脈象虛弱或細弱等症狀。藥方:人參、黃耆(炒)、甘草(各一錢半),白朮、當歸、橘紅(各一錢),柴胡、升麻(各五分),用生薑、大棗水煎服。

羌活散:治療風熱侵犯脾胃導致的唇口皸裂(乾燥)、頭痛目眩、四肢浮腫(類似風腫)等症狀。藥方:羌活、茯苓、薏苡仁(各等分),每次服用三到五錢,水煎服,並加入竹瀝一匙。

人參理中湯:治療口舌生瘡、食慾不振、大便不實,以及畏寒、惡寒發熱、噁心、腹脹等症狀,此為中氣不足、虛火上炎所致。藥方:人參、白朮、乾薑(炮製)、甘草(炙)(各等分),每次服用五到七錢或一兩,水煎服。

附子理中湯:治療症狀與人參理中湯相同,但伴有四肢厥冷、嘔吐腹瀉。藥方:茯苓、白芍藥(各二錢),附子、人參(各二錢)、白朮(四錢),水煎服。

香砂六君子湯:治療口舌生瘡,因服用寒涼藥物過多或中氣虛熱導致的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藥方:人參、白朮、茯苓、半夏、陳皮(各一錢),藿香(八分),甘草(炒)(六分),砂仁(炒)(八分),用生薑水煎服。

人參安胃散:治療胃經虛熱導致的口舌生瘡,喜愛溫熱飲食。藥方:人參、白茯苓(各一錢),黃芩(二錢),甘草(炙)、陳皮(各五分),黃連(三分),芍藥(七分),水煎服。

七味白朮散:治療虛熱導致的口舌生瘡,不喜飲用冷飲,伴有嘔吐、腹瀉、口乾等症狀。藥方:人參、白朮、木香、白茯苓、甘草(炙)、藿香(各五分),乾葛(一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