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口齒類要》~ 附方並注 (2)

回本書目錄

附方並注 (2)

1. 附方並注

四君子湯

治口舌生瘡,脾胃虛弱,飲食少思,肚腹不利。

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上薑棗水煎服。

六君子湯

治胃氣虛熱,口舌生瘡,或寒涼克伐,食少吐瀉。

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半),陳皮,半夏,甘草(各一錢),上薑棗水煎服。

二陳湯

治脾胃虛弱,口舌生瘡,或中脘停痰,嘔吐噁心,飲食少思等症。

陳皮,茯苓,半夏(各一錢半),甘草(炙,五分),上薑棗水煎服。

葛花解醒湯

治酒積,口舌生瘡,或嘔吐泄瀉。

白豆蔻,宿砂仁,葛花(各五分),木香(二分),青皮(二分),陳皮,茯苓,豬苓,人參,白朮,神麯(炒),澤瀉,乾薑(各三分),上水煎服,得微汗,酒病去矣。

龍膽瀉肝湯

治口苦,或生瘡。

柴胡(一錢),黃芩(七分),甘草,人參,天門冬(去心),龍膽草(酒拌炒焦),黃連(炒)山梔(炒),麥門冬,知母(各五分),五味子(三分),上水煎服。

小柴胡湯

治肝膽經風熱侮脾土,唇口腫痛,或寒熱往來,或日晡發熱,或潮熱身熱,或怒而發熱脅痛,甚者轉側不便,兩脅痞滿,或瀉利咳嗽,或吐酸苦水。

柴胡(一錢),黃連(一錢半),半夏,人參(各一錢),甘草(炙,五分),上薑棗水煎服。怒動肝火,牙齒痛寒熱,加山梔、黃連。

梔子清肝散

治三焦及足少陽經風熱,口舌生瘡,或耳內作癢,出水疼痛,或胸間作痛,或寒熱往來。

茯苓,川芎,芍藥,牛蒡子(炒),當歸(各七分),柴胡,山梔,牡丹皮(各一錢),甘草(五分),上水煎服。

人參敗毒散(加防風、荊芥,名荊防敗毒散)

治一切表症,瘡瘍焮痛,發寒熱,或拘頭痛,脈細有力者。

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茯苓,川芎,桔梗,枳殼,甘草(各一錢),上水煎服。

奪命丹

治喉閉或疔瘡,發大毒,或麻木,或嘔吐,重者昏憒。若疔毒牙關緊急,用三五丸為末,水調灌下,有奪命之功。

蟾酥(乾者酒化),輕粉(各五分),枯白礬,寒水石(煅),銅綠,乳香,沒藥,麝香(各一錢),硃砂(三錢),蝸牛(二十個,另研,無亦效),上為細末,用蝸牛或酒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二丸,溫酒或蔥湯下。

東垣白芷散

治大寒犯腦,牙齒疼痛。

麻黃,草豆蔻(各一錢),黃耆,升麻(各二錢),當歸,熟地黃(各五分),吳茱萸,白芷(各四分),藁本(三分),桂枝(二分半),羌活(八分),上另為末,和勻搽之。

東垣牢牙散

治牙齦露肉,牙疳腫痛,或牙齒動搖欲落,或牙齒不長,牙黃口臭。

升麻(四分),羌活,地骨皮(各一兩),膽草(一兩半,酒浸),上為末,以溫水漱口,每用少許擦之。

白話文:

附方並注

四君子湯

治療口腔潰瘍、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脹便秘。

藥材: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甘草(炙,五分),以薑棗水煎服。

六君子湯

治療胃氣虛熱、口腔潰瘍,或因寒涼導致的食少、嘔吐、腹瀉。

藥材:人參、白朮、茯苓(各一錢半)、陳皮、半夏、甘草(各一錢),以薑棗水煎服。

二陳湯

治療脾胃虛弱、口腔潰瘍,或中脘停滯痰液、嘔吐、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材:陳皮、茯苓、半夏(各一錢半)、甘草(炙,五分),以薑棗水煎服。

葛花解醒湯

治療酒精積聚、口腔潰瘍,或嘔吐、腹瀉。

藥材:白豆蔻、砂仁、葛花(各五分)、木香(二分)、青皮(二分)、陳皮、茯苓、豬苓、人參、白朮、神麴(炒)、澤瀉、乾薑(各三分),以水煎服,服用後微微出汗,酒病即可痊癒。

龍膽瀉肝湯

治療口苦,或口腔潰瘍。

藥材:柴胡(一錢)、黃芩(七分)、甘草、人參、天門冬(去心)、龍膽草(酒拌炒焦)、黃連(炒)、山梔(炒)、麥門冬、知母(各五分)、五味子(三分),以水煎服。

小柴胡湯

治療肝膽經風熱侵犯脾土,嘴唇口腔腫痛,或寒熱往來、午後發熱、潮熱、發怒而發熱脅痛,嚴重者翻身困難,兩脅脹滿,或腹瀉咳嗽、或吐酸苦水。

藥材:柴胡(一錢)、黃連(一錢半)、半夏、人參(各一錢)、甘草(炙,五分),以薑棗水煎服。若因肝火上升引起牙痛寒熱,可加山梔、黃連。

梔子清肝散

治療三焦及足少陽經風熱,口腔潰瘍,或耳內發癢、流膿疼痛,或胸痛,或寒熱往來。

藥材:茯苓、川芎、芍藥、牛蒡子(炒)、當歸(各七分)、柴胡、山梔、牡丹皮(各一錢)、甘草(五分),以水煎服。

人參敗毒散(加防風、荊芥,名荊防敗毒散)

治療一切表證,瘡瘍紅腫疼痛,發寒發熱,或拘攣性頭痛,脈象細而有力。

藥材:人參、羌活、獨活、柴胡、前胡、茯苓、川芎、桔梗、枳殼、甘草(各一錢),以水煎服。

奪命丹

治療喉嚨阻塞或疔瘡,毒性擴散,或麻木、嘔吐,嚴重者神志不清。若疔瘡毒性嚴重危及生命,取三到五丸研末,用水調和灌服,具有急救功效。

藥材:蟾酥(乾者酒化)、輕粉(各五分)、枯白礬、寒水石(煅)、銅綠、乳香、沒藥、麝香(各一錢)、硃砂(三錢)、蝸牛(二十個,另研磨,沒有也可),研磨成細末,用蝸牛或酒糊做成丸藥,如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一到二丸,溫酒或蔥湯送服。

東垣白芷散

治療大寒侵犯腦部,牙齒疼痛。

藥材:麻黃、草豆蔻(各一錢)、黃耆、升麻(各二錢)、當歸、熟地黃(各五分)、吳茱萸、白芷(各四分)、藁本(三分)、桂枝(二分半)、羌活(八分),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後外敷。

東垣牢牙散

治療牙齦外露、牙疳腫痛,或牙齒鬆動欲落,或牙齒不生長、牙齒發黃口臭。

藥材:升麻(四分)、羌活、地骨皮(各一兩)、膽草(一兩半,酒浸),研磨成粉末,用溫水漱口,每次取少量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