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齒類要》~ 喉痛六 (2)
喉痛六 (2)
1. 喉痛六
府庠歸云橋之內,產後患喉痛,服清熱等劑益甚。余診之,屬膀胱經血虛也,蓋膀胱之內脈上行,至頸而還,用八珍湯加牡丹皮、柴胡、酒炒黑黃柏,二劑而愈。
嘉靖辛丑仲秋,大方憑几執筆就書,咽喉間偶有痰涎,遂左顧吐之,以未及合而頸骨如摧,莫能轉視,至夜增劇,潛發盜汗,手足麻冷,臥起必藉人扶持,稍動則痛連心腹,苦楚萬狀,不可勝數,如是者三四日。得立齋先生視之曰:此怒動肝火,膽得火而筋攣縮。以六味地黃丸料加山梔、柴胡,以清肝火生膽血。
一劑未竟日,而談笑舉動,一一如常矣。接見賓從,俱以為前日之病者罔也,先生之神妙,類多如此。惜乎,不肖疏怠蹇拙,不能盡述。姑以其親視者,筆之以為明驗耳。吳門晚學生沈大方履文再頓首謹書。
一婦人喉間作痛,兩月後而潰,遍身筋骨作痛,余以為楊梅瘡毒,先以萆薢湯,數劑而平,更以四物加萆薢、黃耆二十劑,諸症悉退。
一彌月小兒,口內患之,後延遍身,年餘不愈。以萆薢為末,乳汁調服,母以白湯調服,月餘而愈。余見《保嬰粹要》。
一男子先患喉痛,復發楊梅瘡。用輕粉等劑,愈而復發,仍服前藥,後又大發,上齶潰爛,與鼻相通,臂腕數顆,其狀如桃,大潰,年餘不斂,虛症悉見。余以萆薢湯為主,兼以健脾之劑,月餘而安。余見《外科樞要》。
白話文:
喉痛六
一位產後婦女喉嚨痛,服用清熱藥物效果不佳。我診斷為膀胱經血虛,因為膀胱經脈上行至頸部再返回,便用八珍湯加牡丹皮、柴胡、酒炒黑黃柏,兩劑藥便痊癒了。
嘉靖辛丑年仲秋,我寫稿時,咽喉偶感痰涎,左顧吐痰時,頸骨好像被摧毀一般,不能轉動視線,晚上症狀加重,盜汗,手腳冰冷麻木,起臥都要人扶持,稍動就痛到腹部,痛苦萬分。這樣持續三四天。立齋先生診治後說:這是肝火旺盛,膽火上升導致筋脈攣縮。於是用六味地黃丸的藥材,加上山梔子、柴胡,以清肝火,滋養膽血。
一劑藥還沒吃完,就能說笑自如,一切恢復正常了。拜訪的賓客都認為前幾日生病的人根本不存在,先生的醫術真是神妙。可惜我愚笨疏忽,無法詳述。只能記錄下親眼所見,作為驗證。吳門晚學生沈大方再拜謹書。
一位婦女喉嚨痛,兩個月後潰爛,全身筋骨疼痛,我認為是梅毒,先用萆薢湯,幾劑藥後病情平穩,再用四物湯加萆薢、黃耆,服用二十劑,所有症狀都消失了。
一個滿月嬰兒,口腔患病,後來蔓延全身,一年多未癒。我用萆薢研磨成粉末,用母乳調服,母親也用白湯調服,一個多月就痊癒了。我參考了《保嬰粹要》。
一位男子先患喉嚨痛,後來又發作梅毒。他用輕粉等藥物,治癒後又復發,繼續服用之前的藥物,後來病情加重,上顎潰爛,與鼻腔相通,手臂手腕長出幾個像桃子一樣大的潰瘍,一年多都不癒合,而且出現虛症。我用萆薢湯為主,再配合健脾藥物,一個多月就痊癒了。我參考了《外科樞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