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論
《產論》一書,乃清朝(註:據序言落款「明和乙酉」,作者賀川玄悅應為日本江戶時代醫家)醫學家賀川玄悅所著,為一部專論婦產科的醫學著作。全書架構宏闊,分為總論、胎產、產後、產難、雜症五大範疇,共計十卷(註:序言中提及為四卷,或為不同版本),內容涵蓋女性從妊娠、分娩到產後恢復,乃至各類產科疑難雜症的診治,體系完整,論述精闢,在東方婦產科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本書立足於對婦產科臨床實踐的深刻觀察與體悟,尤其在妊娠診斷、胎位認識及難產處理等方面,展現出賀川玄悅獨到的見解與創新的思路。其開篇緒論即直指受孕之本,提出「胎孕之始,必先有精,而後有卵」的觀點,雖然簡潔,卻觸及了生命孕育的關鍵要素,相較於某些籠統的「氣血相合」之說,更顯精微,認為精卵結合是受孕的基礎,並將胎兒在母體內的發育過程歸納為受胎、成胎、成形、成熟四個階段,條理清晰地描繪了胎兒成長的軌跡。
在妊娠診斷方面,《產論》強調脈診與腹診並重。作者詳細闡述了如何通過「三部之脈」(指頭、氣衝脈)的變化來判斷是否受孕,認為孕者其脈常倍於寸口。尤為重要的是,賀川玄悅極其重視腹部觸診,並詳細描述了具體的操作方法:右手從鳩尾向下至天樞,左手從橫骨向上,輕柔觸摸臍下任脈之處,以感覺是否有「豚豚然有物起其指下」,並強調觸診手法宜輕,以免驚散胎氣。這種對觸診部位、手法及診斷依據的細緻描述,體現了他對臨床實踐的高度重視和精益求精的態度。他更進一步指出,妊娠物常位於橫骨(恥骨)附近,並可通過觸診辨別其大小及形態,同時區分妊娠與腹腔內其他積塊(如瘀血、燥屎),駁斥了單純依賴乳頭顏色變化等不確切的診斷方法,展現其務實求真的學術精神。
《產論》中最具革新性的論點之一,在於其對胎位認識的顛覆。賀川玄悅大膽質疑並糾正了當時傳統醫學界普遍認為的「妊娠十月子頭向上,將生則轉身而下」的觀點。他通過大量的臨床觀察和觸診經驗,明確提出足月胎兒在母體內並非頭向上,而是自妊娠五月後即逐漸轉為「背面而倒首」,即頭部朝下、背部朝後,頭頂居於橫骨上際,而胎盤則位於胎兒臀部之上、母體鳩尾之下。他論證此點時,不僅憑藉自身「躬所實驗」的經驗,更從物理空間上駁斥了胎兒在狹小有限的子宮空間內進行大幅度迴轉的可能性,認為這將導致「理當破裂」,甚至引用了「紅夷所傳內景圖」(可能是指西方解剖圖)也延續了錯誤的觀點,批判其「傳廖誣真」。這一認識,完全基於對實際解剖和臨產狀態的觀察,極大地提升了對胎兒在子宮內真實狀態的理解,為後來更精準地判斷胎位、處理難產奠定了重要的認識基礎,可謂是超越時代的洞見。他甚至通過觸診判斷胎兒手足的伸展姿勢,進一步完善了對胎兒體位的認識。
在分娩方面,《產論》詳細論述了產程的各個階段及其生理變化,並提出了重要的養生原則——「產前宜靜,產後宜動」。這不僅是一種順應自然產程的建議,更蘊含著深刻的調養理念:產前安靜休息,積蓄體力,有助於順利生產;產後適當活動,則有助於氣血運行,促進子宮收縮,加快身體恢復。這一原則至今仍具有借鑒意義。
產後護理是《產論》關注的另一重點。賀川玄悅強調產婦在產後需注重休息、保暖、飲食調理等多方面,以促進身體的全面恢復。他具體指出,產後應多休息,避免勞累;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合理飲食,多食富有營養的食物。這些護理建議貼合產婦生理特點,實用性強,對於預防產後疾病至關重要。
面對產科常見病和難產,《產論》亦有深入的論述與對策。作者對難產(如胎位不正、胎兒過大、產道狹窄等)、產後出血(如子宮收縮乏力等)、產後感染(如產褥熱、乳腺炎等)等危急情況進行了細緻的分析,並提出了相應的治療方法與方藥。在提供的卷一「治法」部分,我們可以看到他將診斷過程結構化為「病候」(症狀)、 「測法」(病因判斷)、「治法」(治療方案),並附有具體的方劑(如洞當飲、童騰飲、大補湯、甘麥大棗湯等)及成分,甚至包括非藥物的「整胎之術」和腹部按壓等手法,體現了他對臨床問題的系統性思考和多樣化的治療手段。他對某些病證的病因判斷頗具特色,如認為妊娠左腿痛多因瘀血,藏躁悲傷與產後可能轉為精神疾病有關等,並非簡單對證下藥。
從序言中可見,作者賀川玄悅其人品性耿直,技藝精湛,尤其擅長處理難產,並對當時醫界趨炎附勢、沽名釣譽之風深惡痛絕。他推崇古醫道,排斥庸俗之學,但其醫術卻非泥古不化,反而是勇於創新,敢於挑戰權威,其關於胎位的論述便是明證。序言作者平安橘陶稱讚他「傲然睥睨古今,自以一家樹立」,「實可謂曠古一人」,對貧病者慷慨施助,對虛華者不屑一顧,雖被人或稱「狂」、「癡」,但識者如慕慈母。這種對醫道本質的堅守和對生命的高度負責,鑄就了《產論》這部醫書的價值基石。他著書立說,旨在攘棄自來之陋弊,盪滌流俗之垢穢,使醫者能取其要於功實之上,回歸古醫道崇尚實效的精神。
總結而言,《產論》是一部集臨床經驗、理論創新與人道關懷於一體的傑出婦產科專著。賀川玄悅在書中所展現的精卵結合觀點、系統的診斷手法、特別是基於實證的胎位認識革新,以及對產程、產後護理及產科疾病的詳盡論述與務實治療方法,不僅是對當時醫學的重大貢獻,也為後世婦產科學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雖然植根於東方醫學體系,但其對實證的強調和對傳統錯誤的挑戰,使其具有超越時空的學術價值,對後世婦產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透過此書,我們不僅能窺見古代東方醫家在婦產領域的智慧與探索,更能感受到一位偉大醫者對生命的敬畏與對醫道真諦的執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