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論》~ 卷一 孕育 (7)
卷一 孕育 (7)
1. 卷二 占房
2. 一 緒論
論曰。臨月先須事審診。預辨順逆。凡妊娠之狀。以手按之。腹中若有界埒。其上張大。而下狹小者為順孕。即以手按橫骨上。其子頭陷在橫骨中矣。其下張大。而上狹小者為逆孕。即以手按橫骨上。其上際虛疏。可容兩指。則知難產也。如其胎偏側而頭入右股者。不治則知橫產也。
凡出生之兒。自頂至尾骶長不盈一尺者。必死。縱無災害復不能育也。如工匠尺准之者八寸。
凡臨產之脈。宜浮數弦大。產難脈。亦貴按之而有力者。
世傳。欲產之婦脈離經。然此與難經所云。一呼一至曰離經者。義又似各別。餘數驗諸臨產之婦。其脈形。真可心當離經之目者。數千人中偶得一二人。凡產事極易者。其破漿之後。脈或左右。或左或右。必沉細而滑。其子方免。寸口皆離絕而入於指端。既則復於本位矣。疑乃謂此也。
有痛五七日而免者。其痛日下至腰。或有痛乍起乍止而免者。其疼俄止者。慮子死腹中可也。
臨產宜顏色青白。其赤者危。
其生也彼之時也。其豈草根木皮之所能催哉。故世言催生藥者妄矣。但臨產之婦服藥助其血氣。則或有是理。
子戶既開。漿破血下。漿者包膜中水。其色清冷而黏類雞子白。蓋內氣剛逼。而繞壓其胎。故包膜中水先所束迫。而並聚於子頭頂上。而內氣益摶手及產門。則頭膜不復堪停積。而自迸裂也。其水或五六度下者。乃膀胱之餘泄。而非膜中之水也。
凡破漿不來。而產者被幕胎也。破漿來不迸者倒產也。
如臨產而小便利者。子頭不在於橫骨中也。非橫逆產。則是其子已死於腹中矣。故小便不通者。為子易免產矣。然而死胎亦時有小便不通者。醫宜臨時審候之也。
凡臨產下水不止者。為胎死之候。然醫探之。其子頭上微有動氣。瞤瞤應於其指者。猶為生胎。如死胎則無動氣應於指者。
凡痛在腰甚者為正產。如初產婦。痛只在腹。而不下於腰及肛門者。非橫逆產。則是其子死於腹中矣。
凡臨產子將免。即腰痛已止。而肛門大痛或有挺出者。坐草術詳之。
產婦力息及子將免。則重沓而倍至。其聲息後倍振大。而產母每俯者為生胎矣。聲息後卻細微。而產母每仰者為死胎。凡胎死者按腹無氣力。而指若將陷矣。診脈無力而形若將結矣。
腰骨之橫而當臍下者。謂之橫骨。橫骨之餘曲。而下趨迤會於股中者。謂之交骨。其交沖中間相距者。男子三分。婦人五分余。經產者一寸余。是謂會陰交骨之前為陰。交骨之後為肛門。入陰四寸。當肛門之上子宮位焉。子宮長八寸其口常向背後。而橫骨之下邊正當其口。故及子將免也。
子宮轉其口而反向。交骨全闢而陰肉皆沒。會陰近於上。而穀道後張。故子已出子宮。則其頭頂直下。倒豎於會陰而及激轉跳脫出產戶即免矣。子宮之形大類曲腰匏。而子已落地。則其口捲縮。卻退入者四寸余。而復於本位矣。
白話文:
一 緒論
臨產前必須仔細診察,預先判斷生產順利與否。一般來說,妊娠的狀態,用手按壓腹部,如果腹部上方膨大,下方狹小,則為順產,此時用手按壓恥骨聯合上方,胎兒的頭部會陷在恥骨聯合之中。如果腹部下方膨大,上方狹小,則為難產,此時用手按壓恥骨聯合上方,上方空虛鬆弛,可以容納兩指,則知道是難產。如果胎兒偏向一側,頭部進入右側大腿,不治療就會橫產。
新生兒從頭頂到尾骶骨的長度不足一尺,必定死亡,即使沒有其他災害,也無法存活。大約八寸長(以工匠的尺子衡量)。
臨產時的脈象,應該浮數而有力;難產時的脈象,也應該有力。
民間流傳,將要生產的婦女脈象離經,但這和《難經》中所說的「一呼一至曰離經」的意義似乎有所不同。我多次驗證臨產婦女的脈象,真正符合離經脈象的,數千人中只偶然遇到一、二人。生產非常容易的,破水之後,脈象或左右移動,或左或右,必定沉細而滑利,胎兒就要出生了,寸口脈都離絕而入於指端,然後又回到原位,我懷疑這就是所謂的離經脈象。
有些產婦疼痛五七日才生產,疼痛從下腹延伸到腰部;有些產婦疼痛時有時無,最後順利生產,但疼痛突然停止的,就要擔心胎兒死在腹中了。
臨產時,臉色應該青白,如果臉色發紅則危險。
生產時,怎麼可能靠草根樹皮催生呢?所以民間說的催生藥都是謬誤。只是臨產的婦女服用藥物來幫助氣血,或許有些道理。
子宮頸口打開,羊水破裂,血液流下。羊水是包膜中的水,顏色清澈冰冷,黏稠如同雞蛋清。這是因為胎兒內在的氣息強盛,壓迫著胎兒,所以包膜中的水先被束縛壓迫,聚集在胎兒的頭頂。當內在氣息更加強盛,到達產道時,胎膜就承受不住而破裂。如果羊水流出五六次,那是膀胱餘尿的排泄,而不是包膜中的羊水。
如果羊水沒有破裂而生產,是胎膜早破;羊水破裂卻沒有流出,是胎位不正。
如果臨產時小便通暢,胎兒的頭部不在恥骨聯合中,如果不是橫位或不正的難產,那就是胎兒死在腹中了。所以小便不通暢,是胎兒容易生產的徵兆。然而死胎有時也會小便不通暢,醫生應該根據當時情況仔細觀察。
臨產時羊水不斷流出,是胎兒死亡的徵兆。但是醫生檢查時,如果發現胎兒頭部有輕微的動氣,顫動反應在指尖上,仍然是活胎;如果是死胎,則沒有動氣反應在指尖上。
腰部疼痛劇烈的是順產。如果初產婦只感到腹部疼痛,而沒有延伸到腰部和肛門,如果不是橫位或不正的難產,那就是胎兒死在腹中了。
臨產時胎兒快要出生,腰痛就會停止,而肛門劇烈疼痛或有東西膨出,詳細情況請參考坐草術。
產婦用力呼吸,胎兒快要出生,呼吸聲會加重加深,呼吸聲之後更加響亮,產婦常常俯身,是活胎;呼吸聲之後反而微弱,產婦常常仰臥,是死胎。死胎的腹部按壓沒有氣力,手指好像要陷進去;診脈沒有力,脈象好像要凝結。
恥骨聯合的橫向部分,位於肚臍下方,叫做恥骨;恥骨的彎曲部分,向下延伸會合於大腿內側,叫做坐骨。恥骨和坐骨之間的距離,男性三分,女性五分多,經產婦一寸多,這就是會陰。恥骨聯合之前是陰道,恥骨聯合之後是肛門。進入陰道四寸,在肛門上方是子宮。子宮長八寸,宮口通常朝向後方,恥骨聯合的下緣正好在宮口處。所以當胎兒快要出生時,
子宮轉動宮口,朝向前方,坐骨完全張開,陰道肌肉都收縮,會陰靠近上方,肛門後方張開。所以胎兒已經離開子宮,頭頂向下,倒立在會陰部,然後急劇旋轉跳脫出來,生產完成。子宮的形狀很像彎腰的葫蘆。胎兒落地後,宮口收縮,回縮約四寸多,恢復原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