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論》~ 卷一 孕育 (8)
卷一 孕育 (8)
1. 一 緒論
子頭頂未出於子宮者。雖經二日而未死。已出二寸余。難免者必死。為其卷口閉塞其口鼻故也。臨產子未免。而胞衣先下者定為其胎已死矣。凡將分娩之時。兒欲生而不生。產母亦力息數至而不可下者。有燥屎塞之也。探之其陰中近肛門。有物堅實如石。而礙其指背。即燥屎也。
蓋以子頭壓之。燥屎向前故。其產門脹痛益甚。當急用蜜塗指。入肛門導之。大便得通則輒免矣。平日苦秘結之人。必多有此事。不可不知也。
世之論產。率以謂子轉身乃生。而終不知其未嘗轉身也。是以一切橫礙偏倒之產。皆不知求其過於妊娠之初。而一歸其罪於產婆之巧拙與用藥之遲速。豈非可嘆息之甚乎。故如逆產或露一足者。尚或可得救之。而至如橫產露手者。乃以元束鎮帶制之令偏。故其歪斜已甚者。醫雖急按之。
而或不遽順直。則兒胎必不得不死。兒胎已死。則母亦不可獨得活。但當不得已而剁去之。則或可得救之耳。此吾之所以極嘆息也。
產母坐草不可太早。必待其力息重沓。而倍至一兩次。而後坐之也。不然則恐令產母體氣先倦。而免後失力也。又切不可令產婦努力也。
產母力息既亟陽氣全結並聚於上。然後子乃乘其勢下挺而生。故初生落地其肌極冷。其色甚白。撫之如水。才舉一聲。則四體即溫。肌色成赤。其愈冷愈健。若未啼其肌已溫者。率不逾三日而死。
兒在腹中。肌骨極柔軟。蓋分娩之際。雖頭顱亦壓匾而出。及落地則忽然復形。但如世所傳落地見風。則暴長者非是也。
兒在腹中順逆皆背面。及出產戶。男子必俯。女子臨出必側戾而轉。既落地則仰。
肚帶短者一尺。長者三四匝者。然未知其何以也。但世謂妊娠嘗顛躓者。而後有此者妄耳。蓋。數見免產。其繞頸十七八。豈天下妊婦皆嘗顛躓乎。即如楊子建所言礙產者。以今推之。乃亦燥屎塞之爾耳。不然余未見天下有以臍帶絆其肩。而為之礙產者也。
盤腸產者。穩婆不知其宜。強令努力。故脫其腸也。其產後腸脫亦強努力。出胞衣故也。其產前腸脫者。以指推之。收諸產門上邊令免產焉。
白話文:
一 緒論
嬰兒的頭頂尚未從子宮出來,即使過了兩天還活著,但已露出兩寸多,也難免會死亡,因為嬰兒的嘴巴蜷縮閉塞了口鼻的緣故。如果臨產時胎兒尚未出來,而胎盤卻先掉了下來,那麼胎兒肯定已經死了。凡是分娩時,嬰兒想出生卻生不出來,產婦也用力多次卻無法生產的,是因為有乾硬的糞便阻塞了。檢查產婦的陰道靠近肛門處,會摸到堅硬如石的物體阻礙手指,那就是乾硬的糞便。
這是因為胎兒的頭部壓迫著糞便,使糞便向前移動,所以產門脹痛更加厲害。應該立即用蜂蜜塗抹手指,伸入肛門引導糞便排出。大便通暢了,就能順利生產。平時便秘的人,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不可不知。
世人議論生產,大多認為嬰兒是轉身才能出生,卻不知道嬰兒其實從未轉身。因此,所有橫位、胎位不正的生產,都不知道要追究到妊娠初期的原因,而一味地把責任歸咎於產婆的技術高低和用藥的快慢,不是很令人惋惜嗎?所以,像逆產或只露出一個腳的,或許還能得救;但如果是橫產只露出手的,是因為用束帶來控制胎兒的姿勢,使胎兒歪斜得很厲害,即使醫生急忙按壓,
也未必能立即使其順直,那麼胎兒就一定會死亡。胎兒死了,母親也活不了。只有不得已的情況下,將胎兒肢解,或許才能救母親一命。這也是我極為嘆息的原因。
產婦坐起來的時間不能太早,必須等到用力多次,並且力竭一兩次之後才能坐起來。否則,恐怕會使產婦體力先耗盡,而導致後面沒有力氣。而且絕對不能讓產婦過度用力。
產婦用力多次之後,陽氣全部聚集在上半身,然後嬰兒才能乘勢向下挺出生。所以剛出生落地時,嬰兒的皮膚非常冰冷,顏色很白,摸起來像水一樣。等到啼哭一聲,四肢就變暖和了,皮膚顏色也變紅了。嬰兒越冷反而越健康。如果嬰兒還沒哭,皮膚就已經暖和了,大多數在三天內就會死亡。
胎兒在肚子裡時,肌骨非常柔軟。分娩時,即使是頭顱也會被壓扁才能出來。等到落地後,就會突然恢復原狀。但是像世人所說的落地見風就會暴長,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胎兒在肚子裡,無論順產還是逆產,都是背朝外的。等到從產道出來時,男嬰一定是俯臥的,女嬰臨產前一定是側臥並轉動身體的。落地後則仰臥。
肚帶短的只有一尺,長的則能繞三四圈。但是不知道原因是什麼。世人認為是妊娠期間曾經跌倒過,才會這樣,這是不對的。因為我見過很多順利生產的嬰兒,臍帶繞頸十七八圈,難道天下所有的孕婦都曾經跌倒過嗎?即使像楊子建所說的,礙於生產的,現在看來,也是乾硬的糞便阻塞而已。否則,我還沒見過天下有因為臍帶絆住肩膀而妨礙生產的。
盤腸生產時,穩婆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強迫產婦用力,結果腸子就脫出來了。產後腸子脫垂也是因為強迫用力,排出胎盤的緣故。產前腸子脫垂,可以用手指推回去,放到產門的上邊,以免妨礙生產。
2. 二,治法
病候曰。產婦嘔吐不止。氣上衝心者不治。
測法曰。子死也。
病候曰。露手而及臂若膊者不治。
測法曰。子必不能免而死。
病候曰。腸脫。若肛脫。若子宮脫。
治法曰。見後。
病候曰。臨產不堪腰痛者。
治法見於後坐草術。
病候曰。交骨不開者。
測法曰。子宮能轉口。則交骨必無不開之理。其有不開者。以子未臨而強令努力。故子橫冒子宮而出。令其口反益深也。
病候曰。分娩陰裂者。
測法曰。產婆之誤也。凡佐產者。當取諸上邊。而不可取諸下邊。下邊肉脆。子頤骨觸之。必無不破。生肌完膚散主之。
生肌完膚散方
大蒜(百錢燒存其性),輕粉(十一錢),莽草(五錢陰乾燒之為灰)
上三味。以胡麻油調之。塗其瘡上。甚有神效。
病候曰。臨產燥屎害於產道者。
治法曰。見於論條。蜜若膠飴輩治之。無則諸膏油皆可也。
病候曰。產不能自免者。
治法曰。先與參附之類。凡產難延日。若胎死見背。若見臂膊之類。必致令產母斃。不可不早時決意而救之也。其法醫踞小几令產母安意解帶。倚蓐高枕。開股豎膝。腳底撐幾而仰臥。醫亦展兩腳。腳尖承產母之兩臂。以其股間。倚產母之兩膝。令不外倒。而後施其事焉可也。
病候曰。子已露半身尚不能出者。
測法曰。子腰已下甚大也。又有腳股已下甚大如巨柱者。凡此類多死胎。死則不復能自免。醫必當有術救之也。余治產婦。罕見此二種。然數萬人僅一二。其產母皆因余救之而得不死。特識於此。以備後案云。
病候曰。臨產破漿後。猶下水不止者。
測法曰。子死腹中也。如子雖已死。而不見下水者。子頭塞橫骨之中也。其母必腹若股髀腫滿。凡子已死三日。則其頭腦率多自三裂焉。
治法曰。回生術主之。
白話文:
[二,治療方法]
在產婦不停嘔吐,且感到氣往上衝到心口的情況下,這疾病是無法治癒的。這是因為胎兒已經死亡。
如果產婦的手露出,甚至到手臂或上臂,這種情況也是無法治癒的。這意味著胎兒肯定無法存活而會死亡。
產婦出現腸脫垂、肛門脫垂或子宮脫垂的情況。
對於這些症狀的治療方法,我們將在後面詳細說明。
如果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忍受不了腰痛。
對此的治療方法,我們將在後面的"坐草術"中提到。
如果產婦的恥骨沒有打開。
理論上,如果子宮能夠轉動,那麼恥骨就應該可以打開。但如果不恰當地讓產婦過早用力,胎兒會橫向地從子宮出來,導致恥骨更難打開。
如果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發生陰道裂傷。
這是接生員的錯誤。接生員應該要從上方幫助分娩,而不是下方。下方的組織比較脆弱,如果胎兒的顎骨碰到下方組織,很可能會造成裂傷。我們可以使用"生肌完膚散"來治療裂傷。
生肌完膚散的配方如下:燒過的大蒜、輕粉和燒成灰的莽草。以上三種藥材,用胡麻油調和後,塗抹在傷口上,效果非常好。
如果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因為乾燥的糞便阻礙了產道。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會在後面的條文中提到治療方法。通常我們會使用蜂蜜或糖漿等物質來潤滑產道,如果沒有這些物質,各種膏油也可以。
如果產婦無法自己順利分娩。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會先給予人參和附子等藥物。如果產程延長,或者胎兒已經死亡,或者胎兒的手臂或上臂已經露出,產婦可能會因此喪命。所以,必須及早採取行動來救助產婦。具體的救援方法是:醫生坐在小桌旁,讓產婦放鬆心情,解開腰帶,靠在高枕上,雙腿分開,膝蓋向上,腳底撐在桌上,然後仰躺。醫生也展開雙腿,用腳尖承託產婦的雙臂,用大腿支撐產婦的雙膝,避免她向外倒下。這樣就可以進行接生工作。
如果胎兒已經露出一半,但仍然無法出生。
這可能表示胎兒的下半身非常大。或者,胎兒的腿部和下半身異常粗大,就像巨大的柱子一樣。這種情況下,胎兒多數已經死亡。一旦胎兒死亡,產婦就無法自行分娩。醫生必須採取適當的方法來救助產婦。
如果產婦在破水後,仍然持續流產水。
這可能表示胎兒已經在腹中死亡。即使胎兒已經死亡,但如果沒有看到產水流出,那可能是胎兒的頭部卡在恥骨中。產婦的腹部和大腿可能會出現腫脹。一般來說,胎兒死亡三天後,頭部通常會自動裂開。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會使用"回生術"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