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論》~ 卷一 孕育 (2)
卷一 孕育 (2)
1. 二,治法
當歸,乾地黃(各一錢),芍藥(一錢),芎藭(五分),牛膝,杜仲(各一錢)
上六味。以水二合半。煎取一合半。
病候曰。產後小便不通。
測法曰。其子宮腫因致此者。(其子宮腫者以其艱產受傷故也)
治法曰。泄閉之術主之。玄英折衝之類選用。
病候曰。產後乳少或止。
測法曰。其人本有蓄血也。
治法曰。先用折衝飲下蓄血。後與乳生湯。(折衝飲方見前)
乳生湯方
白朮,芍藥,當歸,芎藭,茯苓,桂枝,杜仲,乳香(各一錢),甘草(一分)
上九味。以水二合半。煎取一合半。
病候曰。產門不閉。
測法曰。難產氣虛。下部失守也。
治法曰。當令斂足仰臥。四五日自復。
病候曰。產後肛門脫而不收者。
治法曰。收肛之術主之。(術見後)
病候曰。產後泄瀉者必腫滿。
治法曰。第三和劑加豬澤與之。別以青陽丸三兩一晝夜服之。(各方見前)
病候曰。產後便閉。
治法曰。朱明丸主之。(方見前)
病候曰。妊婦病水腫者。產後必無血暈。其胸已上有腫者為逆水。腹已下有腫者為下水。逆水分娩必輒死。下水產後發喘急者難治。
病候曰。產後頭痛。
測法曰。或脾胃虛。或大便燥結。隨症治之。
病候曰。產後怔忡。
測法曰。血氣方虛有觸驚恐。故病怔忡。
治法曰。八物湯主之。
八物湯方
人參,白朮,當歸,茯苓,乾地黃,芎藭,芍藥(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八味。以水二合半。煎取一合半。
病候曰。產後遇經行。發狂者。
測法曰。產後十七八月。法當無經行。而今有之者。是汙熱煽動而血妄行。故又發狂也。
治法曰。鎮亢若三黃加辰砂。有瘀血者折衝飲。
病候曰。產後瘛瘲者。必經七八日而發。
測法曰。病得之強令坐產椅也。
病候曰。產後喘急。
測法曰。或大便結故也。不大便結者死。
治法曰。大便結者。朱明丸主之。(方見前)
病候曰。產後搐搦上竄。
測法曰。血氣上逆也。
治法曰。龍翔飲抽刀散類選用。
病候曰。產後中風若傷寒。
測法曰。營衛失調也。又有因瘀血與燥屎者。
治法曰。第四和劑湯或折衝飲朱明丸選用。
病候曰。產後腹滿。
測法曰。大便秘結者。其腫先發於腹部也。
治法曰。先用朱明丸。下燥屎後。第四和劑加湯豬澤湯主之。(各方見前)
病候曰。產後不語者。經日自復。
白話文:
二、治法
產後小便不通:因子宮腫脹導致,需使用通利小便的療法,例如玄英折衝類藥物。
產後乳汁少或停止:因產婦本身有瘀血,需先服用折衝飲排出瘀血,再服用乳生湯。乳生湯藥方:白朮、芍藥、當歸、芎藭、茯苓、桂枝、杜仲、乳香、甘草。
產門不閉:因難產導致氣虛、下部肌肉鬆弛,需讓產婦採取斂足仰臥的姿勢,四五天后自然恢復。
產後肛門脫出:需使用收縮肛門的療法。
產後腹瀉:必定伴隨腹部腫脹,需服用第三號和劑並加入豬澤,另外服用青陽丸。
產後便秘:服用朱明丸。
孕婦患水腫,產後則不會暈血。胸部以上腫脹為逆水,腹部以下腫脹為下水。逆水者分娩後必死,下水者產後喘促則難治。
產後頭痛:可能是脾胃虛弱或大便秘結造成,需根據症狀治療。
產後心悸不安:因血氣不足,受驚嚇而致,服用八物湯。八物湯藥方:人參、白朮、當歸、茯苓、乾地黃、芎藭、芍藥、甘草。
產後月經來潮並發狂:產後十七八個月後不應該來月經,若出現月經則表示熱毒導致血液妄行而發狂,需服用鎮定藥物如三黃加辰砂,如有瘀血則服用折衝飲。
產後抽搐:通常在產後七八天發作,因強迫產婦長時間坐產椅所致。
產後喘促:可能是大便秘結造成,若非大便秘結則危及生命,大便秘結者服用朱明丸。
產後抽搐上竄:因血氣逆流,需服用龍翔飲或抽刀散類藥物。
產後中風或類似傷寒:因營衛失調,也可能是瘀血或大便秘結造成,需服用第四號和劑、折衝飲或朱明丸。
產後腹脹:因大便秘結造成腹部腫脹,需先服用朱明丸通便,再服用第四號和劑加豬澤湯。
產後不說話:數日後會自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