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論》~ 卷三 已娩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已娩 (1)

1. 卷三 已娩

2. 一 諸論

論曰:俗斷臍帶,必先急系之,以物墜住,蓋恐其或上衝也。殊不知胞衣本自無上衝之理也,莫為是拘拘者而可也。又屬臍僅留三四寸,斷之可也。胞衣小者五寸,大者八寸,孿胎者一尺;又余嘗見其堅如石者焉。

胞衣夏月經一日輒糜爛,如冬月者耐二日。但二三日不得下者,雖稍糜爛,尚無甚害。過此則必須用手法下之,不然貽禍不小也矣。

凡胞衣不下,而醫為下之者,其按腹之法,但當自其小腹按摩之,而切勿按其前腹。如誤按前腹者,則愈按愈縮,而肚帶之斷余,恐復盡入腹中矣。子既下,而胞衣尚在腹內者,其衣附蒂之處,猶反向上;胞衣依附子宮裡最高處。下之自有法,不知者妄摩其腹,則愈摩愈入,終不能下,此不可不知也。

凡產後三日,必用折衝飲,而無拘諸外症與虛實焉。惡露未盡者,百患立生,危斃可待也。慎之,慎之!

腸脫已收後,欲小便者,必須用綿衣抵承而使溺其上也。又宜分開兩踵出尻外而坐,不然恐復出也。用第一和劑調理之可也。

產後發血暈者,率以分娩後輒起步,自動其委食之府,而瘀血之氣挾之,上逼心下爾。不為輒起行者,血暈莫發矣,不可不知也。

俗習產後防風冷甚嚴,其愚謹者,至有塞隙墐牖者。往往見人家產後,戶牖密閉,中多設火爐以烈焰逼蒸,遂使產婦血氣逆煽,而致弗救者,不可不以為戒也。產婦唯不可令其下身當風耳;其佗居處飲食,一從其平日而可也。

產後當禁白梅、黑豆。蓋白梅酸收,恐使惡露難下也;黑豆之性能消藥氣,恐服湯無效也。

凡產婦分娩後,切無使起步,又切無用產椅。當倚蓐高枕,而右側臥,則新產後可以保無不虞之憂矣。

難產而醫為救免之者,蓐臥半時許,率多振身發熱而氣急,無懼也。不血暈故振身而氣急也;多與參附故發熱也。

凡產後用藥,勿用香竄之劑,以其血弱易奪也。難產而醫為救免之者,子已出後,當須候產母氣息已定,然後更下其胞衣,恐使母氣暴索也。

產後乳汁不出者,必待三十日,而乳出焉。蓋舊瘀已盡而新血行也。

產後十四五日,當忌浴。蓋新產惡露未盡,血氣又虛,而浴則腠理大開,虛邪必襲,至與瘀血熱氣相搏,則其生禍害決非淺淺也矣。多見人家守俗習陋規,產後六日鹽湯浴之,浴後冒衣,令汗大出;由是平穩之產婦,忽變成發狂讝語,若大熱發斑等惡症,或遂致虛羸不起之病者,生平所見者不可勝舉矣。故余當治產婦,他一切禁忌皆無所拘,而獨於沐浴,嚴加防禁者為之也。產後八日,當厚被覆下身,以熱湯濡巾,盡拭去其汙痕。畢後又脫上體,別拭之,則身得清潔,功與浴同,而賊風無所乘襲矣。

蓐勞有二種:一屬虛證,一屬瘀血。必十日後發其病。頭痛發熱而咳,身體無所不惡。其善食而乳出濃汁者,為血虛;如瘀血,則血氣上逆,其人不食少乳。

白話文:

[一 論述]

論說,一般人在嬰兒出生後,會立即緊繫並用東西墜住臍帶,目的是防止臍帶向上衝。然而實際上,胎盤根本不會出現向上衝的情況,不必爲此過於拘謹。至於臍帶的長度,通常保留三四寸即可剪斷。胎盤的大小則有所不同,小的約五寸,大的可能達到八寸,雙胞胎的甚至有一尺長。我曾見過堅硬如石的胎盤。

胎盤在夏季一天後就會開始腐爛,冬季則可保持兩天。如果兩三天內胎盤未能自然排出,即使有些許腐爛,也無大礙。但超過這個時間,就必須使用手法幫助排出,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當胎盤未能自行排出,醫生進行人工輔助時,應按摩產婦的小腹,切勿按壓前腹。錯誤地按壓前腹會導致胎盤越縮越深,甚至臍帶剩餘部分再次進入腹中。即使嬰兒已出生,但胎盤還在腹中,其與臍帶相連的部分仍會向上。胎盤會附着在子宮最上方,下排胎盤有其方法。若不明此理而隨意按摩腹部,只會讓胎盤越來越深,最終無法順利排出。

產後三天內,無論外症虛實,都必須服用折衝飲。惡露未盡將引發百病,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務必小心謹慎。

處理腸脫垂後,若要小便,需用棉布墊在臀部下方,同時分開兩腳坐在外面,以防腸子再次脫出。此時可用第一和劑調理。

產後出現血暈,多數是因爲分娩後即刻起身活動,刺激腸胃,導致淤血上衝心臟。只要避免立刻活動,血暈就不會發生。

傳統習俗中,產後嚴防風寒。有些人甚至封閉門窗,導致室內過熱,使產婦血氣逆亂,危及生命。產婦只需注意下體不受風,其他生活飲食可與平時一樣。

產後應避免食用白梅和黑豆,白梅的酸性可能阻礙惡露排出,黑豆則可能降低藥物效果。

產後切勿立即站立,也不宜使用產椅,應倚靠高枕右側臥,這樣可確保產後無憂。

難產救援後,產婦躺臥半小時左右,可能會出現身體發熱、呼吸急促的現象,無需驚慌。這是因爲沒有血暈,所以纔會出現身體發熱和呼吸急促,這是因參附藥效所致。

產後用藥應避免香竄類藥物,因爲這類藥物易奪血氣。對於難產救援後的產婦,在胎兒出來後,應等待她呼吸平穩後再處理胎盤,以免影響母親的體力恢復。

產後30天內,乳汁可能不會分泌,這是因爲舊血已盡,新血尚未運行。

產後14-15天內應避免洗澡,因爲惡露未盡,血氣虛弱,洗澡會使毛孔大開,容易受邪侵襲,與體內淤血熱氣相互作用,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常見一些家庭遵循陋習,在產後第六天用鹽水洗澡,之後穿厚重衣物,讓汗水大量流出,結果原本健康的產婦突然出現精神錯亂、高燒等症狀,甚至導致虛弱無法起牀的狀況。

因此,我治療產婦時,除洗澡外,其他一切禁忌都儘量放寬。產後第八天,應使用熱水浸溼毛巾,徹底清潔下體,然後脫去上衣,再清潔上半身,這樣既能保持身體清潔,又能避免賊風侵襲。

產後疾病有兩種類型:一是虛證,二是淤血。這兩種情況通常在產後十天後發作,表現爲頭痛、發熱、咳嗽等症狀,全身不適。食慾好、乳汁濃稠的產婦屬於血虛;若爲淤血,則血氣上逆,表現爲食慾不振、乳汁少。

產後十七八個月,月經應當停止。若月經提前,乳汁則會變得濃稠;偶爾在七八個月後出現的月經,可能是由於過度房事導致血氣波動。

有人認爲胎盤在腹中膨脹而無法排出,這是謬誤。胎盤即使在腹中,也會自行縮小,不會膨脹。若胎盤無法自然排出,通常是由於束腰帶過緊所致。產後也應禁止使用束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