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癬光
JIE XUAN GU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偏寒 (0.86)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疥癬光方劑中包含松香,主要原因如下:
- 殺蟲止癢: 松香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能有效殺滅疥蟲,緩解疥瘡引起的瘙癢症狀。松香中的樹脂成分可以滲透皮膚,殺滅疥蟲,並能起到抑菌消炎的作用,促進皮膚組織的修復。
- 收斂生肌: 松香還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皮膚組織的癒合,減少疥瘡引起的潰爛和感染。松香的收斂作用能幫助止血、止癢,並能保護傷口,防止二次感染。
疥癬光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用於治療皮膚病,特別是疥癬。其組成中包含水銀,這在古代中醫中並不罕見。水銀(汞)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其主要作用包括驅蟲、清熱解毒及消腫止癢。
在治療疥癬時,水銀可幫助有效消除引起皮膚搔癢和炎症的寄生蟲,並且具有解毒的功能,能夠改善因病變而導致的皮膚紅腫情況。然而,水銀屬於重金屬,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不當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因此,使用含水銀的方劑時,需要謹慎評估病情及用藥的必要性。
在當今中醫臨牀中,水銀的使用受到限制,醫師會更傾向於選擇安全性更高的替代療法。傳統方劑中的水銀成分,提醒我們在使用古方時,需慎重考量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疥癬光方劑中包含硫磺,其原因主要有二:
- 殺菌止癢:硫磺具有殺菌、抑菌功效,能有效抑制疥蟎的繁殖,並減輕其對皮膚的刺激,達到止癢的效果。
- 驅蟲除濕:疥瘡為濕熱之邪所致,硫磺性燥熱,能燥濕祛風,並驅除疥蟎,達到治療疥瘡的目的。
硫磺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發揮殺菌止癢、驅蟲除濕的功效,是治療疥瘡的常用藥材。
疥癬光方劑中使用白礬,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殺蟲止癢: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殺蟲之效,可有效抑制疥蟲繁殖,減輕其對皮膚的刺激,達到止癢效果。
- 收斂生肌: 白礬還具有收斂生肌之效,可幫助疥瘡患處的傷口癒合,促進皮膚再生,減少感染風險。
白礬的運用,配合其他藥材,可綜合達到消滅疥蟲、止癢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等功效,為疥瘡的治療提供有效幫助。
「疥癬光」方劑中加入樟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殺蟲止癢: 樟腦具有強烈的揮發性與穿透力,能深入皮膚,殺滅寄生於毛囊和表皮的疥蟎,並有效抑制疥蟎的繁殖,達到止癢的效果。
- 消腫止痛: 樟腦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能減輕疥瘡引起的皮膚紅腫、瘙癢和疼痛,促進皮膚的癒合。
因此,樟腦作為「疥癬光」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殺滅疥蟎、止癢消腫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助於快速有效地治療疥瘡。
「疥癬光」方劑中使用麻油,主要有兩個原因:
- 潤膚止癢: 麻油性溫潤,能滋養皮膚,減輕疥瘡引起的瘙癢症狀。麻油的油脂可以形成一層保護膜,減緩皮膚乾燥,減少因乾燥而引起的抓撓,進而減輕病情。
- 消炎殺菌: 麻油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疥蟲的繁殖,有助於疥瘡的治療。
麻油的使用,可以達到潤膚止癢、消炎殺菌的功效,輔助其他藥物治療疥瘡。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疥癬光]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景岳全書》記載,疥癬光主要用於治療疥瘡和癬瘡,其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清熱解毒、殺蟲止癢: 方劑中包含多種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功效的藥材。水銀和硫磺均為傳統的殺蟲藥,能有效殺滅引起疥瘡和癬瘡的病原體,如疥蟲和真菌等。松香亦有消炎殺菌之效,可輔助清除皮膚表面的感染,達到止癢的目的。
收斂燥濕、消腫止痛: 白礬具有收斂、燥濕的作用,能夠收縮皮膚組織,減少炎症滲出,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疥瘡和癬瘡引起的皮膚紅腫、滲液等症狀,白礬可發揮重要作用。
活血潤膚、促進癒合: 麻油作為基質,可潤澤肌膚,減少藥物對皮膚的刺激,並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樟腦則能緩解瘙癢,同時亦有輕微的活血作用,有助於改善皮膚微循環。
藥物協同、增強療效: 方劑中各藥材之間相互協同,共同發揮作用。例如,松香、水銀、硫磺合用,可增強殺蟲殺菌效果;白礬與麻油合用,既能收斂燥濕,又能保護皮膚,避免過於乾燥。這種配伍方式,使疥癬光在治療疥瘡和癬瘡時,能達到較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疥癬光通過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收斂燥濕、活血潤膚等多方面的綜合作用,達到治療疥瘡和癬瘡的目的。其配伍精當,療效顯著,故被《景岳全書》稱為「擦上即愈」之良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水銀,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避免過量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疥癬光,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松香1錢,水銀2錢,硫黃2錢,枯礬2錢,樟腦2錢(或)1錢,麻油少許。 主治:疥瘡,癬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