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繡球

YU XIU QIU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7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4.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20%
腎經 16%
心經 13%
肺經 8%
膀胱經 8%
大腸經 4%
胃經 4%
心包經 4%
脾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玉繡球為古方之一,其配方中確含有水銀成分,主要用於外敷治療瘡瘍、痔瘡等症狀。水銀,在中醫學中被視為具強烈解毒與殺菌效果之物質,能促進病變組織壞死脫落,加速傷口癒合過程。然而,現代醫學已明確指出,水銀對人體具有高度毒性,易導致神經系統損害、腎臟功能衰竭等嚴重後果,因此在臨床應用上極需謹慎,現今多數場合已被其他較安全的藥材所取代。對於傳統配方中含水銀的部分,現代中醫師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避免直接使用,確保治療安全性。

玉繡球方劑中加入白礬,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收斂止血:白礬性寒收斂,能有效止血,尤其針對外傷出血、濕疹滲出等症狀。玉繡球方劑中常用於治療濕疹、瘡瘍等皮膚病,白礬可收斂濕疹滲出液,加速傷口癒合。

二、燥濕止癢:白礬具燥濕作用,可有效去除濕氣,緩解瘙癢症狀。玉繡球方劑中常添加白礬,針對濕疹、癬症等皮膚病,以去除濕氣,止癢止癢,達到治療目的。

玉繡球方劑中包含樟腦,主要原因如下:

  1. 芳香開竅,醒神止痛:樟腦具有芳香開竅之效,可通達經絡,改善氣血循環,對於頭風、頭痛、眩暈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清熱解毒,消腫止癢:樟腦性涼,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因此,玉繡球方劑中加入樟腦,旨在發揮其芳香開竅、清熱解毒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效果。

玉繡球方劑中包含大風子,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解毒消腫:大風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玉繡球方劑多用於治療皮膚病、腫毒等症,大風子可針對這些病症的毒素和炎症起到緩解作用。
  2. 殺蟲止癢:大風子對於疥癬、濕疹等皮膚病的寄生蟲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止癢消腫,緩解病症。

因此,大風子在玉繡球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助於增強方劑的解毒消腫、殺蟲止癢功效,從而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玉繡球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止嘔:花椒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之功效。對於寒邪凝滯、胃脘疼痛、嘔吐等症狀,花椒能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效果。
  2. 驅風止癢,消腫止痛:花椒亦有驅風止癢、消腫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皮膚瘙癢、腫痛等症狀,花椒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玉繡球方劑中加入花椒,旨在發揮其溫中散寒、止痛止嘔、驅風止癢、消腫止痛等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玉繡球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玉繡球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疥瘡等皮膚疾病。此外,《楊氏家藏方》中也提及該方可用於治療虛冷、氣血虛損、筋骨羸瘦等症狀,以及婦女赤白帶下、久無子息等問題。

治療原理分析:

1. 針對皮膚病(疥瘡)的治療原理:

  • 殺蟲止癢: 方中大風子、樟腦、花椒具有驅蟲、殺菌、止癢的作用,可以直接殺滅疥蟲,緩解瘙癢症狀。
  • 解毒消炎: 水銀、白礬具有清熱解毒、燥濕的作用,可以減輕皮膚的炎症反應。
  • 外用塗抹: 玉繡球通常以外用方式使用,如搗爛外敷、研末調搽或製成藥丸擦拭患處,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灶,達到治療效果。

2. 針對虛冷、氣血虛損等症狀的治療原理:

  • 補益氣血: 方中牡蠣、鍾乳粉被認為具有補益作用,與砒、白礬等配伍,可能起到補益氣血、溫陽散寒的效果。
  • 溫中止瀉: 方中可能含有溫中行氣、除溼止瀉的藥物(古文中未明確指出),用於治療腹痛、腹瀉等症狀。
  • 內服應用: 針對這些症狀,玉繡球採用內服的方式,通過消化系統吸收藥物,達到全身調理的效果。

不同文獻記載的玉繡球方劑組成略有差異,主要體現在:

  • 《楊氏家藏方》 著重於內服,以治療虛冷、氣血虛損為主,方中包含砒、牡蠣、白礬、鍾乳粉等藥材。
  • 《壽世保元》和《良朋彙集經驗神方》 則著重於外用,以治療疥瘡為主,方中包含大楓子、水銀、樟腦、花椒、白礬、杏仁、茶葉、輕粉等藥材。

總結:

玉繡球方劑在古代被廣泛應用於治療皮膚疾病,尤其是疥瘡。此外,它也被用於調理身體虛弱、氣血不足等問題。其治療原理主要是通過藥物的殺蟲、止癢、解毒、消炎、補益等作用來實現的。不同醫家根據不同的治療目的,對玉繡球的組成進行了調整,形成了不同的方劑版本,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特點。

傳統服藥法


水銀1錢,枯礬5分,樟腦1錢,大風子20個,花椒5分,桕油5錢。
上為末,不見水銀星。
火炙,擦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含有水銀,使用時應注意避免誤服。

相關疾病


疥癬痲風 [漢生氏病]

相同名稱方劑


玉繡球,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五引周後峰方。 組成:水銀1錢,枯礬5分,樟腦1錢,大風子20個,花椒5分,桕油5錢。 主治:疥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