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黃錠子

LIU HUANG DING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熱 (1.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脾經 15%
心經 15%
腎經 15%
胃經 13%
膽經 5%
大腸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硫黃錠子」方劑中含有硫磺,其主要原因如下:

  1. 驅蟲止癢: 硫磺性味辛溫,具有殺蟲止癢功效,可用於治療疥瘡、濕疹、癬症等皮膚病。在「硫黃錠子」中,硫磺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其驅蟲止癢的效果。
  2. 清熱解毒: 硫磺還具備清熱解毒之效,可治療疔瘡、癰疽等熱毒所致的疾病。在方劑中,硫磺可以輔助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的功效。

總而言之,「硫黃錠子」中加入硫磺,主要是利用其驅蟲止癢和清熱解毒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治療皮膚病及熱毒所致的疾病。

硫黃錠子中添加醋,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增強藥效: 醋性酸,能與硫黃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硫化氫等物質,增強其殺菌、止癢、消腫等功效。同時,醋也能促進藥物成分的溶解,提高藥效吸收率。
  2. 改善口感: 硫黃本身味道苦澀,難以入口。加入醋後,可以中和部分苦味,使藥物更易吞服。此外,醋還有解毒、殺菌的作用,可以降低硫黃的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硫黃錠子中加入樟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增強驅風散寒之力: 樟腦性溫,具有芳香開竅、闢穢解毒、溫通經絡之效。與硫黃配伍,可增強其驅風散寒、溫經通絡之效,對於寒濕痺痛、風寒感冒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2. 輔助殺蟲止癢: 樟腦具有較強的殺蟲止癢功效,與硫黃的殺蟲止癢作用相輔相成,可有效治療疥瘡、濕疹等皮膚病。此外,樟腦的清涼作用,也能緩解瘙癢症狀,提高患者的舒適度。

硫黃錠子中加入鉛丹,主要是利用其重鎮安神之效,並非因為其金屬特性。鉛丹性寒,具有鎮驚安神、解毒止痛的功效,對於一些熱性病症引起的驚悸、失眠、煩躁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

此外,鉛丹還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對於外傷出血等症狀也有一定幫助。然而,由於鉛丹毒性較大,其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藥方劑[硫黃錠子]的組成中包含[水銀],因為水銀具有強效的解毒和燒灼作用。水銀常用於治療由毒素引起的病症,能夠迅速殺死病菌,促進康復。然而,由於水銀的毒性較強,其使用必須謹慎。在[硫黃錠子]中,水銀的加入目的是在短期內強效解毒,但需控制劑量以防中毒。

主治功效


根據《外科大成》所載,硫黃錠子的主治功效明確為「一切疥癬及坐板等瘡」。

治療原理分析:

硫黃錠子的配方中,硫黃為主要成分,其「溫肺、殺蟲、燥濕、止癢」的特性是治療疥癬的核心所在。疥癬多由疥蟲寄生於皮膚引起,導致皮膚瘙癢、丘疹等症狀。硫黃的殺蟲作用可以直接殺滅疥蟲,而其燥濕作用則能改善皮膚的潮濕環境,不利於疥蟲的生存,進而達到止癢的目的。

方中醋的主要作用是「調和藥性、增強療效」。在硫黃錠子的製作過程中,醋不僅能溶解硫黃,使其更易於皮膚吸收,同時可能起到輔助硫黃殺蟲的效果。

樟腦的加入,則能發揮其「散風寒、解熱毒、消腫痛」的功效。雖然疥癬並非風寒所致,但樟腦的消腫止痛作用,有助於緩解因疥癬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等不適,並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退。

鉛丹,此處用的是黑鉛,其作用是「收斂生肌、消毒防腐」,可以幫助修復因疥癬或坐板瘡造成的皮膚損傷,並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防止繼發感染。

水銀的加入,具有「驅邪避穀、通經活絡」的作用。在古代醫學中,水銀被認為具有一定的解毒和活血作用。此處的水銀可能旨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並可能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對於一些瘡瘍具有輔助療效。

總結而言,硫黃錠子治療疥癬及坐板瘡的原理,是通過硫黃的殺蟲、燥濕止癢,搭配醋的增效,樟腦的消腫止痛,鉛丹的收斂生肌,以及水銀的輔助活血,多管齊下,達到祛除病邪,修復皮膚,緩解症狀的目的。此方劑體現了古代醫家針對皮膚疾病的綜合治療思路,強調多種藥物協同作用,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硫黃(碎,醋內溶化9次)1兩,白礦5分,樟腦1錢,黑鉛1錢(化入),水銀1錢。
上共研勻,欲紅色,加朱砂1錢;欲黑色,加百草霜1錢,再研勻,火化傾入銅盆內,以刀界成塊,收用。
每用1塊,以香油磨濃汁塗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硫黃錠子有毒,不可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疥癬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硫黃錠子, 出處:《外科大成》卷四。 組成:硫黃(碎,醋內溶化9次)1兩,白礦5分,樟腦1錢,黑鉛1錢(化入),水銀1錢。 主治:一切疥癬,及坐闆瘡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