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安魂定魄丹]的組成中包含[鉛丹],因為鉛丹具有強烈的燒灼和毒性作用。鉛丹在古代中醫中用於處理某些病症,如燒灼體內的濕邪和痰濁,但其毒性非常大,現代中醫通常不再使用。使用鉛丹時需特別謹慎,以避免其毒性對人體造成傷害。
中藥方劑[安魂定魄丹]的組成中包含[水銀],因為水銀在古代中醫中被用於強效的方劑中,具有燒灼和毒性作用。水銀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痰濕和濕邪,但其毒性非常大,現代中醫已不再使用水銀,改為選擇其他更安全的成分來取代。
安魂定魄丹方劑中含有硫磺,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兩點:
- 鎮心安神: 硫磺味辛、性溫,具有鎮心安神之功效,可平息心神不寧,安定魂魄,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驚悸等症狀。
- 祛風除濕: 硫磺亦具祛風除濕之效,可驅散體內風濕邪氣,改善因風濕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硫磺在安魂定魄丹方劑中,起著鎮心安神、祛風除濕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主治功效
安魂定魄丹主治功效分析與治療原理
安魂定魄丹,乃古代醫家常用之方劑,主要見載於《雞峯普濟方》、《雜病廣要》及《太平聖惠方》等醫籍之中。其組成簡單,僅由鉛丹、水銀及硫磺三味藥物構成,然其療效卻被古人譽為「無不瘥」,可見其功用之顯著。
主治功效
根據古籍記載,安魂定魄丹的主治範圍主要包括:
- 驚邪癲癇: 古代認為癲癇發作與邪氣入侵有關,安魂定魄丹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可有效緩解癲癇發作之症狀。
- 天行熱病: 此指流行性急性熱病,此方能清熱解毒,以助正氣抗邪,驅除體內熱毒。
- 心神狂亂: 此症狀多與情志失調或邪氣擾亂心神有關,安魂定魄丹具定魂魄、安神志之功,故能治療心神狂亂。
綜合觀之,安魂定魄丹主要針對因邪氣侵襲、驚恐擾亂等因素導致的神志異常病症,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定魂魄之效。
治療原理
安魂定魄丹的治療原理,需從其藥物組成及藥性功效來分析:
鉛丹: 在本方中以「黑鉛」之名出現,雖現代藥理研究知其具毒性,然古人認為其具有固腸止瀉、殺蟲解毒之效,能有效抑制邪毒入侵,並能定驚安神,於癲癇、心神狂亂之症,具有鎮定作用。
水銀: 古代醫家認為水銀具「清熱解毒,殺蟲止痢」之效,能驅除體內邪熱,消除潛藏的毒素,對於熱病導致的心神狂亂,具有清熱安神之功。
硫磺: 硫磺辛溫,具溫通經脈、殺蟲止癢之效,古人認為其能「溫通陽氣」,能驅散體內之陰寒邪氣,有助於陽氣恢復,對於因寒邪所致的心神失常具有治療作用。
三藥合用,鉛丹定驚安神、水銀清熱解毒、硫磺溫通陽氣,彼此協同增效,能全面針對病因,清除邪氣,平衡陰陽,使魂魄安定,神志清明。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醫家在使用安魂定魄丹時,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加減。例如,《雜病廣要》中提及,治療因驚恐思慮導致的癲癇風狂,可在本方基礎上加用乳香,以增強鎮定安神之力。張渙熊膽丹方亦強調鎮心安神之效,可見安魂定魄丹雖組成簡單,但其應用具有相當之靈活性。
總結而言,安魂定魄丹以其特殊的藥物組成和藥性功效,針對驚邪癲癇、天行熱病及心神狂亂等病症,具有鎮驚安神、清熱解毒、溫通經脈、定魂魄之功,在古代醫學中,有其獨特且不可取代的地位。
傳統服藥法
黑鉛2兩,水銀1兩,硫黃(細研)1兩。
上先銷鉛成水,次下水銀攪令勻,良久,即下硫黃末,當為碧色,勻攪,即去火放冷,細研如粉,以軟飯和丸,如綠豆大。
每服7丸,以新汲水研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魂定魄丹,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黑鉛2兩,水銀1兩,硫黃(細研)1兩。 主治:驚邪癲癇,天行熱病,心神狂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