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杏湯

薄杏湯

BAO X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鎬京直指》二集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6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肝經 21%
心經 11%
脾經 11%
膀胱經 7%
胃經 6%
大腸經 4%
膽經 3%
肺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薄杏湯中包含薄荷,主要原因如下:

  1. 疏散風熱: 薄荷性涼,味辛,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功效。薄杏湯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咽痛等症狀,薄荷的加入有助於清熱解表,緩解患者的不適。
  2. 清利頭目: 薄荷氣味芳香,能通竅開鬱,清利頭目,對於風熱上擾引起的頭昏腦脹、目赤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薄荷與杏仁、桑葉等藥材搭配,能更有效地清熱解表,改善頭目不適。

薄杏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散風熱: 薄杏湯主治風熱犯肺,症見發熱、咳嗽、痰黃黏稠等。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之功效,可輔助薄荷、杏仁等藥物清熱解表,宣肺止咳,以達治療風熱犯肺之目的。

二、止咳化痰: 荊芥亦具有一定止咳化痰作用,配合杏仁、甘草等藥物,共同發揮止咳化痰之功效,有助於緩解風熱犯肺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薄杏湯中加入鬱金,主要是針對其行氣解鬱,活血止痛的功效。

  1. 行氣解鬱: 薄杏湯主治胸脅脹悶,心煩氣躁,鬱金能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有助於緩解胸悶氣滯之症。
  2. 活血止痛: 鬱金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因氣滯血瘀導致的胸痛,配合薄荷、杏仁等清熱化痰藥物,能更有效地疏通經絡,解除疼痛。

因此,鬱金在薄杏湯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可增強其行氣解鬱,活血止痛的效果,使療效更顯著。

薄杏湯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宣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潤肺降氣之效。對於風寒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杏仁能有效疏散肺氣,化痰止咳。

二、潤燥止渴:杏仁富含油脂,具有潤燥止渴的作用。對於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杏仁能有效滋潤肺燥,緩解口渴。

薄杏湯中加入杏仁,既能宣肺止咳,又能潤燥止渴,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咳嗽、痰多、口乾等症狀的效果。

薄杏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風寒,止咳喘: 薄杏湯主治風寒咳嗽,而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散風寒、止咳喘之效,可助薄荷、杏仁等藥物更有效地宣肺解表,止咳平喘。
  2. 疏風解表,協調藥性: 防風與薄荷、杏仁等藥物相配,可增強藥效,並協調各藥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單味藥物過於猛烈,造成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防風的加入,不僅能散風寒、止咳喘,更能協調藥性,提升薄杏湯的治療效果。

薄杏湯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的作用。薄杏湯主治風寒咳嗽,而桔梗能幫助宣散肺氣,解除寒邪壅肺,利咽開音,配合杏仁、薄荷等藥物,更能有效緩解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2. 引藥入肺:桔梗具有升散之性,能引藥上行,將其他藥物的藥力引導至肺部,使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風寒咳嗽的目的。

薄杏湯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咳化痰: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之效。薄杏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咳嗽,而前胡可以幫助宣肺解表,散寒止咳,並促進痰液排出,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
  2. 配伍增效:前胡與薄荷、杏仁等藥材配伍,可以增強藥效。前胡可以幫助薄荷疏散風寒,而杏仁可以潤肺止咳,三者合用,可以更好地達到治療風寒咳嗽的目的。

薄杏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 川貝母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薄杏湯主治燥熱傷肺、咳嗽痰稠,加入川貝母可增強其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療效,使藥效更顯著。
  2. 宣肺降氣: 川貝母入肺經,能宣肺降氣,有利於肺氣通暢,促進痰液排出。薄杏湯中加入川貝母,可協同杏仁、桑白皮等藥物,共同發揮宣肺降氣的作用,更有效地緩解咳嗽症狀。

薄杏湯中加入桑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表:桑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作用。薄杏湯主治外感風熱,桑葉可輔助清熱解表,緩解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與杏仁、薄荷等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清熱解表的功效。

二、宣肺止咳:桑葉亦有宣肺止咳的作用,能利肺氣、止咳嗽,對於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薄杏湯中加入桑葉,可加強其宣肺止咳之效,使患者更快地緩解咳嗽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薄杏湯」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風熱咳嗽」,其證見鼻塞聲重、發熱頭痛、脈象浮數,屬外感風熱邪氣犯肺,肺失宣降所致。風熱之邪從口鼻或肌表入侵,首犯肺衛,故見發熱、頭痛;肺氣壅滯則咳嗽、鼻塞;脈浮為邪在表,數則主熱,整體病機為風熱襲肺,表衛失和。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方中藥物配伍緊扣「疏風清熱、宣肺止咳」之法,可分為三組解析:

  1. 疏風透表

    • 薄荷、荊芥、防風、桑葉:均為辛涼或微溫之品,輕清上行,共奏疏散風熱、解表透邪之效。薄荷清利頭目,荊芥祛風解表,防風勝濕而不燥,桑葉輕清肺絡風熱,合用以開腠理、散邪外出。
  2. 宣肺化痰止咳

    • 杏仁、桔梗、前胡、象貝:杏仁苦降肺氣,桔梗開提肺氣,一宣一降,調暢氣機;前胡降氣化痰兼散風熱,象貝(浙貝母)清熱化痰,四藥協力解決肺氣壅滯所致的咳嗽痰黏。
  3. 清熱和中

    • 廣鬱金、炒竹茹:鬱金行氣解鬱,竹茹清熱化痰,兼能和胃降逆,防止肺胃之熱上逆;炒製後減其寒性,更適合表證兼輕微裡熱者。

三、配伍邏輯
全方以「輕清宣散」為主,辛涼透表與宣降肺氣並行,契合「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則。風熱得散,肺氣得宣,則咳嗽、鼻塞自解;表邪去而裡熱清,發熱頭痛亦除。此方結構簡潔,針對風熱初起、肺衛同病之證,展現中醫「表裡同治」之靈活思維。

傳統服藥法


薄荷1錢5分,荊芥2錢,廣鬱金2錢,杏仁3錢,防風1錢5分,桔梗1錢,前胡1錢5分,象貝2錢,桑葉2錢,炒竹茹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薄杏湯性味辛涼,不宜長期服用。服用薄杏湯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咳血頭痛鼻塞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鼻息肉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薄杏湯, 出處:《鎬京直指》二集。 組成:薄荷1錢5分,荊芥2錢,廣鬱金2錢,杏仁3錢,防風1錢5分,桔梗1錢,前胡1錢5分,象貝2錢,桑葉2錢,炒竹茹3錢。 主治:風熱咳嗽,鼻塞聲重,發熱頭痛,脈來浮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