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雪

BI XUE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生》卷五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5%
心經 10%
小腸經 5%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腎經 5%
大腸經 5%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碧雪」組成介紹:

  1. 甘草:

    •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適用症狀: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
  2. 芒硝:

    • 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
    • 功效: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
    • 適用症狀:水腫、尿路感染、腎臟疾病、發熱、口渴、喉痛、便祕、腸道實熱積滯、大便燥結、瘰瘡、乳腺增生、甲狀腺腫等。
  3. 蒲黃:

    • 功效:止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清熱利尿和排膿。
    • 適用症狀:外傷感染、熱毒病證所致膿瘍、癤子、癰腫等。
  4. 青黛:

    • 功效: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適用症狀:溫毒發斑、產後熱痢下重、吐血、咯血等。

總結: 中藥方劑「碧雪」組成包含甘草、芒硝、蒲黃、青黛,針對一切壅熱、咽喉閉腫、口舌生瘡、舌根僵強、言語不正、腮項腫痛、重齶、重舌、木舌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川升麻2兩,黃芩5兩,鈎藤5兩,犀角屑5兩,大青5兩,青黛2兩,虎睛1對,天竹黃半兩,麝香1分,龍腦1分,川樸消1斤,竹瀝3合。虎睛、天竹黃、麝香,龍腦、青黛別研細入,余藥並細銼,用水1鬥,煎至3升,濾去滓,澄清,下樸消,微火更煎,以柳木筷攪,勿住手,候消散,下竹瀝並研了藥,更攪令勻,候稍凝,即於新瓦盆中盛,經宿即凝,搗羅為散。
每服2錢,以金銀湯調下,食後並夜臨臥時服。

方劑組成解釋


  • 蒲黃:清熱解毒,消腫利咽。
  • 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 硇砂: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 芒硝:清熱利咽,消腫散結。
  • 甘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含有硇砂,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 本方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部不適等副作用,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口瘡嘴破口角炎腮腺炎扁桃腺炎癲癇癲狂狂躁丹毒精神分裂症口腔炎及相關病灶舌頭痛咽喉痛多痰心情煩燥易感到驚嚇心胸煩熱舌頭腫大突然暈倒不省人事舌上出血舌體表面潰破幼兒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碧雪, 出處:《中藏經·附錄》。 組成:焰消2兩,甘草2兩(不炙,生用),青黛半兩,僵蠶半兩。 主治:口瘡,咽喉腫痛。

碧雪, 出處:《濟生》卷五。 組成:蒲黃、青黛、硇砂、焰消、甘草各等分。 主治:一切壅熱,咽喉閉腫不能咽物,口舌生瘡,舌根緊強,言語不正,腮項腫痛。重齶、重舌、木舌。

碧雪,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芒消2兩,石膏2兩,青黛2兩,寒水石2兩,馬牙消2兩(研細末),甘草6兩,牛黃3錢。 主治:積熱不行,口舌生瘡,心煩喉閉,並痰火之症。

碧雪,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川升麻2兩,黃芩5兩,鉤藤5兩,犀角屑5兩,大青5兩,青黛2兩,虎睛1對,天竹黃半兩,麝香1分,龍腦1分,川朴消1斤,竹瀝3合。 主治:心熱驚狂,諸癇熱病。

碧雪, 出處:《局方》卷六(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芒消、青黛、石膏(煅過,研飛)、寒水石(研飛)、朴消、消石、甘草、馬牙消各等分。 主治:一切積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心中煩躁,咽物妨悶,或喉閉壅塞,水漿不下;天行時疫,發狂昏憒。

碧雪, 出處:《簡明醫彀》卷五。 組成:蒲黃1錢,青黛(畫家用者)1錢,軟石膏(煅)1錢,硼砂(明亮者)1錢,甘草1錢,冰片2分,玄明粉或焰消(淡者)1錢。 主治:心脾有火,一切熱壅,舌瘡,舌根緊強,腮頰腫痛,咽腫;及一切積熱,喉閉口瘡,發熱煩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