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甲飲子

BIE JIA YI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心經 15%
肝經 15%
腎經 10%
肺經 10%
胃經 10%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5%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鱉甲飲子」,主要成分是:鱉甲、白朮、甘草、黃耆、白芍、川芎,主治功效是:瘧疾長期不癒合,肋骨以下部位痞滿,身體衰弱消瘦,腹中形成硬塊,時而發作寒熱,這種疾病的名稱叫做瘧疾之母。

藥方組成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鱉甲飲子」組成為:鱉甲、白朮、甘草、黃耆、白芍、川芎。主治功效是:瘧疾長期不癒合,肋骨以下部位痞滿,身體衰弱消瘦,腹中形成硬塊,時而發作寒熱,這種疾病的名稱叫做瘧疾之母。

傳統服藥法


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襕)3分,前胡(去蘆頭)3分,人參(去蘆頭)3分,甘草(炙微赤,銼)3分,生薑1分,豉心1分,蔥白7莖,雄鼠糞14個。
上細銼。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 鱉甲: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瘧母。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瘧母的脾虛濕盛證。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瘧母的熱毒熾盛證。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瘧母的氣虛表弱證。
  •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瘧母的肝鬱血虛證。
  •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瘧母的氣血阻滯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 本方服用後,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肺結核瘧疾胃及十二指腸炎胃下垂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鱉甲飲子, 出處:《保嬰撮要》卷七。 組成:鱉甲(醋炙)、白朮、甘草、黃耆、白芍藥、川芎。 主治:瘧久不癒,脅下痞滿,形容羸瘦,腹中結塊,時發寒熱,名曰瘧母。

鱉甲飲子, 出處:《聖惠》卷十六。 組成:鱉甲(塗醋炙令黃,去裙襕)3分,前胡(去蘆頭)3分,人參(去蘆頭)3分,甘草(炙微赤,銼)3分,生薑1分,豉心1分,蔥白7莖,雄鼠糞14個。 主治:時氣後勞復,發寒熱進退。

鱉甲飲子,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二二引《濟生》。 組成:鱉甲(醋炙)、白朮、黃耆(去蘆)、草果仁、檳榔、川芎、橘紅、白芍藥、甘草(炙)、厚朴(薑制,炒)各等分。 主治:瘧疾久不癒,脅下痞滿,病人形瘦,腹中結塊,時發寒熱,名曰瘧母。

鱉甲飲子, 出處:《聖惠》卷十八。 組成:鱉甲半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襕),柴胡1兩(去苗),人參1分(去蘆頭),甘草半分(炙微赤,銼),豉1合,白朮1分,雄鼠糞1個(微炒,别研)。 主治:熱病後體氣尚虛,用力太早,遂生寒熱,四肢乏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