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膈化痰丸

QING GE HUA T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0.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胃經 18%
脾經 11%
肺經 10%
心經 10%
大腸經 10%
膽經 7%
三焦經 7%
膀胱經 3%
腎經 3%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膈化痰丸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燥濕化痰的功效。

  1. 清熱瀉火: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清膈化痰丸旨在治療痰熱鬱結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黃連可清泄肺熱,降低痰液粘稠度,利於痰液排出。
  2. 燥濕化痰:黃連亦有燥濕化痰之效。痰熱鬱結往往伴隨濕邪困阻,黃連可燥濕化痰,進一步促進痰液排出,改善咳嗽等症狀。

總而言之,黃連在清膈化痰丸中,發揮清熱瀉火、燥濕化痰的功效,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療效。

清膈化痰丸中包含黃芩,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味苦寒,入肺、胃、膽經,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清肺熱、胃熱,以及膽火。對於痰熱壅肺、咳嗽痰黃、口乾咽燥、胸悶氣喘等症狀,黃芩能有效清熱化痰,改善呼吸道症狀。

此外,黃芩還能解毒,對於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熱下注等病症,也有較好的療效。因此,在清膈化痰丸中加入黃芩,有助於整體方劑的清熱化痰、解毒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清膈化痰丸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性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該方劑主要針對痰熱壅肺、氣機不利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而黃柏可以清肺熱、燥痰濕,使痰液易於排出。
  2. 抑菌抗炎: 黃柏具有抑菌抗炎的作用,可抑制肺部炎症的發展,減輕咳嗽、咳痰等症狀。

總之,黃柏在清膈化痰丸中發揮了清熱燥濕、抑菌抗炎的功效,有效地緩解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

清膈化痰丸中加入梔子,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 梔子味苦寒,性涼,能清熱瀉火,主治熱病發熱、心煩口渴、咽喉腫痛等症。清膈化痰丸主要用於治療痰熱壅肺、咳嗽氣喘等症,梔子的清熱瀉火作用能有效去除肺熱,使痰液易於咳出。
  2. 降氣止嘔: 梔子具有降氣止嘔的功效,能緩解因熱邪上逆引起的嘔吐。清膈化痰丸中往往加入其他降氣止嘔的藥物,梔子可輔助其作用,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清膈化痰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理氣解鬱,調和脾胃: 香附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解鬱、疏肝理脾的功效。方中加入香附,可理氣解鬱,疏肝理脾,促進脾胃運化,利於痰液的化解。

2. 協同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香附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陳皮、半夏等,共同作用,能夠更有效地化解痰濁,改善呼吸道症狀。香附的理氣作用,也能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功效,增強整體療效。

清膈化痰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燥濕化痰: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利濕之效。對於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蒼朮可以有效地化解痰濕,疏通氣道。
  2. 健脾開胃:蒼朮亦能健脾開胃,增強脾胃的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痰濕凝聚的根本原因。痰濕的形成往往與脾胃虛弱、運化失常有關,蒼朮通過健脾,可以從源頭上解決痰濕問題。

因此,清膈化痰丸中加入蒼朮,可以起到燥濕化痰、健脾開胃的雙重作用,從而達到清膈化痰、改善肺氣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膈化痰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多本醫學典籍的記載,「清膈化痰丸」主要針對痰證,特別是上焦痰火壅盛所導致的病症。其治療原理主要圍繞清熱、燥濕、理氣、化痰等方面展開,以達到疏通氣機、消除痰濁、恢復臟腑功能的目的。

綜合各醫書的記載,「清膈化痰丸」的組方大致如下:

  • 清熱燥濕藥: 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子。
    • 這些藥物均具苦寒之性,能清瀉體內熱邪,燥化濕氣,從而消除痰液產生的根源。黃連尤擅清心火,黃芩善清肺火,黃柏則能清下焦濕熱,山梔子清熱瀉火,利尿通淋,共同作用以達到清熱燥濕之效。
  • 行氣理氣藥: 香附。
    • 香附具有疏肝理氣、解鬱散結之功,可疏暢氣機,使氣行則痰化。當氣機不暢,則易導致痰濕停滯,故理氣是治痰的重要一環。
  • 健脾燥濕藥: 蒼朮。
    • 蒼朮苦溫辛燥,能健脾燥濕,運化水濕。脾為生痰之源,故健脾燥濕能從根本上杜絕痰液的產生。

治療原理分析:

  1. 清熱降火: 上焦痰火壅盛是本方主要針對的病機。熱邪煎熬津液,使之凝聚成痰。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子等苦寒之藥能清瀉上焦之熱,使火邪得降,從而消除痰液生成的基礎。
  2. 燥濕化痰: 濕邪內停,亦可聚而為痰。黃連、黃柏、蒼朮等藥能燥濕化痰,使水濕得化,痰濁不生。
  3. 理氣行滯: 氣機鬱滯是導致痰液停滯的重要原因。香附疏理肝氣,使氣機暢達,則痰濁易於消散。
  4. 健脾運化: 脾為生痰之源,蒼朮健脾燥濕,可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從而減少痰液的產生。

主治病症:

本方主要適用於上焦痰火壅盛所導致的病症,如:

  • 咳嗽痰多: 由於熱邪與痰濁相合,導致咳嗽,咯痰黏稠或黃稠,不易咳出。
  • 煩熱口渴: 熱邪鬱於內,故有煩躁、發熱、口渴等症狀。
  • 胸中痞悶: 痰濁阻滯氣機,導致胸中痞悶不舒。

總結:

「清膈化痰丸」通過清熱燥濕、理氣化痰、健脾運化等綜合作用,從根本上消除痰液產生的原因,並促使已形成的痰液消散,達到治療上焦痰火壅盛的目的。本方配伍精當,能有效緩解咳嗽、煩熱、口渴、胸悶等症狀。

綜上所述,「清膈化痰丸」針對痰火壅盛,可謂是標本兼治的良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咳嗽腹瀉口乾口渴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清膈化痰丸, 出處:《丹溪心法》卷二。 組成:黃連1兩,黃芩1兩,黃柏半兩,山梔半兩,香附1兩半,蒼朮2兩。 主治:清熱去濕利痰。主治:痰證。上焦痰火壅盛,咳嗽煩熱,口渴,胸中否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