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珍丸的組成中包含黃芩,主要因為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黃芩味苦、性寒,入肺、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痢、止咳化痰、消炎解毒等功效。四珍丸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症狀,而黃芩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有助於消除濕熱,改善腹瀉、痢疾等症狀。
此外,四珍丸中還有其他藥材,如人參、茯苓、白朮等,這些藥材共同作用,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消腫,與黃芩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功效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四珍丸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的功效,可治療因熱毒內盛所致的各種疾病,例如心煩、口渴、便祕、牙痛等。四珍丸主要針對熱毒所致的病症,而黃連可有效清熱解毒,達到治療目的。
- 抑制菌羣: 黃連具有抗菌作用,可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繁殖,減少其對人體的傷害。四珍丸中加入黃連,有助於控制腸道菌羣平衡,改善腸道功能,進一步達到治療效果。
四珍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微溫,歸肝、脾經。其具有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胸脅脹痛、脘腹疼痛等症狀,與四珍丸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改善氣滯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
- 健脾和胃,消食導滯: 香附還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功效,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緩解食慾不振、腹脹、便祕等症狀。這對於四珍丸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各種病症起到輔助作用。
四珍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其 燥濕健脾 和 祛風止痛 的功效。
蒼朮味苦辛,性溫,歸脾、胃經。其燥濕健脾之功,有助於 化解脾胃濕氣,改善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而蒼朮祛風止痛的特性,則能 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如四肢痠痛、腰膝疼痛等。
因此,蒼朮在四珍丸中扮演著 健脾化濕、祛風止痛 的重要角色,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四珍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不居集》吳澄所載,四珍丸的組成包含黃芩、黃連、香附、蒼朮,各藥等份。古籍明確指出其主治為「濕痰發熱」。以下分析其治療原理:
病機分析:
- 濕痰: 此處的「濕痰」並非單純指咳出的痰液,而是指體內濕邪停滯,與痰濁相結合而成的病理產物。濕邪重濁黏膩,容易阻礙氣機,導致身體運化失常。
- 發熱: 濕邪鬱久化熱,形成濕熱之邪。濕熱之邪困阻於內,可見發熱。
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清熱燥濕:
- 黃芩、黃連: 皆為苦寒之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二藥合用,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之邪,將其從體內導引排出,解決濕熱內蘊導致的發熱。
理氣化濕:
- 香附: 辛散苦溫,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的作用。可疏暢氣機,使體內氣血運行順暢,有助於濕邪的運化。
- 蒼朮: 辛溫燥烈,能健脾燥濕、發汗利水。蒼朮能健脾運化,將體內停滯的濕濁轉化,並通過利水的方式排出體外。
綜合分析:
四珍丸的組方,以黃芩、黃連的苦寒清熱燥濕為主,針對濕熱鬱結之發熱;配以香附的理氣,使氣機條暢,加強濕邪的運化;更佐以蒼朮的健脾燥濕,從根本上解決濕邪的來源。全方共奏清熱燥濕、理氣化濕之效,使體內濕熱得以清除,氣機得以恢復,從而達到治療「濕痰發熱」的目的。此方針對病機核心,組方嚴謹,配伍得當,有效針對濕痰發熱之證。
傳統服藥法
黃芩、黃連、香附、蒼朮各等分。
上為末,瓜蔞瓤為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四珍丸, 出處:《不居集·下集》卷八。 組成:黃芩、黃連、香附、蒼朮各等分。 主治:濕痰發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