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公湯

BAI GONG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寒性指數

4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肝經 16%
膽經 16%
大腸經 16%
胃經 16%
脾經 8%
肺經 8%
心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柏公湯中使用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

  1. 清熱燥濕: 柏公湯主要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疾病,而黃芩能清熱燥濕,可有效清除體內濕熱,改善病症。
  2. 瀉火解毒: 柏公湯常用於治療某些熱毒症狀,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黃芩具有瀉火解毒功效,能清熱解毒,緩解炎症,達到治療目的。

柏公湯中加入黃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柏公湯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癰疽瘡瘍,而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之效,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控制感染擴散。
  2. 涼血止血:柏公湯中常配伍具有涼血止血功效的藥材,如生地黃、丹皮等,而黃連亦能涼血止血,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效果,促進瘡瘍的癒合。

總之,黃連在柏公湯中發揮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癰疽瘡瘍的功效。

主治功效


寒下痢,亦治久血熱痢

傳統服藥法


柏皮3兩,黃芩2兩,黃連1兩。
腹痛,加山梔子;小便不利,加赤茯苓、阿膠。
上(口父)咀。每服1兩,水2盞,煎至1盞,去滓,通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柏公湯, 出處:《袖珍》卷一引《經驗方》。 組成:柏皮3兩,黃芩2兩,黃連1兩。 主治:傷寒下痢,亦治久血熱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