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翳膏子

TUI YI GAO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4%
心經 14%
脾經 13%
膽經 11%
胃經 9%
大腸經 5%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膀胱經 1%
小腸經 1%
腎經 1%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退翳膏子方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效。膏藥多用於外敷,能將藥物成分滲透至患處,對於因風熱、濕熱等因素引起的皮膚病症,荊芥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通絡止痛,活血化瘀: 荊芥還能通絡止痛、活血化瘀。對於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引起的疼痛,荊芥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達到止痛的效果。退翳膏子多用於治療皮膚病症,而皮膚病症往往伴隨疼痛,荊芥的通絡止痛作用能減輕患者的痛苦。

退翳膏子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因為黃連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清熱解毒:退翳膏子治療的是翳膜,而翳膜的形成往往與熱毒有關。黃連性寒,味苦,能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對於消除眼部熱毒,消散翳膜有顯著效果。
  2. 消腫止痛:黃連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減輕眼部紅腫、疼痛等不適。配合其他藥物,能更有效地促進翳膜消退,緩解眼部不適。

總之,黃連在退翳膏子中發揮了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眼部病症,促進翳膜消散。

退翳膏子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作用。退翳膏子多用於治療因熱毒壅滯、血瘀不通所致的翳膜,而生地黃能清熱解毒,涼血散瘀,有助於消除翳膜。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能改善眼部乾燥、灼熱等症狀。退翳膏子在治療翳膜的同時,也需滋養眼部,防止眼部乾燥,而生地黃的滋陰潤燥作用恰好能滿足這一點。

退翳膏子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退翳膏子方劑中可能含有較為峻猛的藥材,甘草可以起到中和藥性、減輕藥物對人體的刺激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
  2. 增強療效:甘草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解疼痛等功效。在退翳膏子方劑中,甘草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更好的療效。例如,甘草可以與其他清熱解毒藥材共同作用,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與止痛藥材共同作用,緩解疼痛。

退翳膏子方中包含當歸,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潤燥、調經止痛之效。退翳膏子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當歸的活血化瘀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有助於傷口癒合。

二、補血滋陰,生肌斂瘡:當歸還具有補血滋陰、生肌斂瘡的功效。退翳膏子常用於治療外傷、燒傷等,當歸的補血作用可促進組織再生,而滋陰功效則有助於肌膚恢復彈性,同時具備生肌斂瘡的功效,加速傷口癒合。

退翳膏子方劑中包含連翹,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連翹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效。退翳膏子針對眼部疾病,如翳膜遮蔽視力,而連翹可清熱散結,消退翳膜,改善視力。
  2. 疏散風熱:連翹能疏散風熱,對於風熱上攻引起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退翳膏子中加入連翹,有助於消散眼部風熱,緩解炎症,促進眼部組織修復。

總體而言,連翹在退翳膏子方劑中,發揮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有助於消退翳膜、改善視力,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退翳膏子方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翳膜遮蔽視物,常伴有肝氣鬱結,氣滯血瘀之症。柴胡性平,味苦辛,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之功,可疏散肝鬱,促進氣血流通,改善翳膜病變。

二、清熱解毒,散瘀消腫: 柴胡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除翳膜病變產生的熱毒,同時散瘀消腫,有利於促進翳膜消退。

總之,退翳膏子方中加入柴胡,是利用其疏肝解鬱、清熱解毒等功效,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翳膜病變的目的。

退翳膏子方中使用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升散翳膜:升麻性味辛涼,具有升散、解毒的功效。翳膜多由外邪入侵、氣血瘀滯所致,升麻可上達巔頂,散瘀消腫,驅散翳膜,使其逐漸消退。

二、清熱解毒:升麻還能清熱解毒,與其他清熱解毒藥材協同作用,可以清除眼部炎症,緩解眼部疼痛、腫脹等症狀,促進眼部恢復健康。

總而言之,升麻在退翳膏子方中發揮着疏散翳膜、清熱解毒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共同達到治療眼部疾病的效果。

退翳膏子方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之功效。翳是指眼瞼上的贅生物,多因風寒濕邪侵襲,或氣血瘀滯所致,而防風可疏散風寒,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止癢的效果。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退翳膏子方中通常還含有其他藥物,例如金銀花、黃連等,共同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防風與這些藥物協同作用,可更有效地治療眼瞼上的贅生物,使其消退。

退翳膏子方中包含蕤仁,主要基於其清熱明目的功效。蕤仁性寒,味甘苦,入肝經,具有清肝火、退翳膜、明目等作用。

翳膜是眼部疾病,多因肝火上炎、風熱侵襲所致。蕤仁能清肝火,散風熱,並能滋養肝腎,明目去翳,故而被選入退翳膏子方,用於治療眼部疾病,如白內障、青光眼等。

退翳膏子方劑中包含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散瘀滯,促進血液循環: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消腫散結的功效。退翳膏子多用於治療瘀血阻滯、經絡不通所致的各種疼痛,青皮可有效疏通經絡,消散瘀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從而緩解疼痛。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青皮中含有橙皮苷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退翳膏子中加入青皮,可以幫助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改善局部炎症反應,加速傷口癒合。

退翳膏子方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細辛性溫,入肺經,具有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因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尤其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痹症、疼痛、麻木等症狀有良好效果。退翳膏子多用於治療外傷導致的瘀血腫痛、筋骨疼痛等症狀,而細辛的溫經散寒、通絡止痛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開竅醒神,消腫止痛:細辛還具有開竅醒神、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療因寒邪閉竅所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退翳膏子中加入細辛,除了可以溫經散寒、通絡止痛,還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加快傷口癒合速度。

主治功效


退翳膏子

中藥方劑「退翳膏子」,主要成分是:荊芥、黃連、生地黃、甘草、當歸、連翹、柴胡、升麻、防風、蕤仁、青皮、細辛,主治功效是:黑白翳。

組成介紹: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 生地黃: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在臨牀上,連翹主要用於治療熱入肺胃、熱盛化火、火熱上炎、外感風熱、溫病初起、熱入營血、熱入心包、高熱神昏、熱淋澀痛、瘡瘍腫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瘰癧、痰核、甲狀腺腫大、膿瘡、乳癰、水腫、尿少、浮腫、嘔吐、反胃等疾病。

  •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蕤仁:性味辛、苦、溫,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補血養肝、益精明目的的作用。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退翳膏子」是一種複方中藥,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黑白翳。方中各味藥物協同作用,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改善視力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荊芥穗1錢,黃連3錢,生地黃1錢半,甘草5分,歸身6分,連翹4分,柴胡梢5分,升麻3分,防風4分,蕤仁3分,青皮4分,細辛1分。
上先用水半盞,浸荊芥一處,次將黃連、生地、甘草三味,用水1大碗,煎至半碗,再下余六味,同煎至1盞,去滓,更上火熬至半盞,入荊芥水2匙,入蜜少許,再煎令勻。
點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退翳膏子, 出處:《醫學綱目》卷十三。 組成:荊芥穗1錢,黃連3錢,生地黃1錢半,甘草5分,歸身6分,連翹4分,柴胡梢5分,升麻3分,防風4分,蕤仁3分,青皮4分,細辛1分。 主治:黑白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