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祕方菊花散以菊花為主要成分,主要原因在於菊花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
菊花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經,能清熱解毒,散風熱,對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頭昏腦脹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菊花還具有平肝明目的功效,能改善肝火上炎導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因此,祕方菊花散以菊花為主要成分,正是利用其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祕方菊花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菊花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但若長期服用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甘草性甘溫,味甘入脾肺,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脾胃、補氣益血的作用,可以中和菊花的寒性,避免對脾胃造成傷害,使藥性更平和。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提高藥效的發揮。甘草與菊花搭配,可增強菊花清熱解毒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祕方菊花散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熱,止咳平喘:防風性味辛溫,具有散風解表、止咳平喘的功效。菊花散以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為主,加入防風可增強其散風解表之效,並可緩解因風熱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菊花散中可能含有其他寒涼藥物,加入性溫的防風,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甚的作用,並使藥效更顯著。同時,防風還能助菊花散中其他藥物發揮藥效,提高治療效果。
祕方菊花散中加入荊芥,主要是利用其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功效。
- 疏散風熱:荊芥性辛溫,入肺經,能散發風邪,清熱解表,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 解表透疹:荊芥具有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作用,可以促進疹子透發,避免內陷,對於麻疹、風疹等疾病的治療效果顯著。
因此,在祕方菊花散中加入荊芥,可有效地增強其疏散風熱、解表透疹的效果,從而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祕方菊花散中加入蟬蛻,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疏風止痙的功效。
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的蛻殼,性寒、味甘,歸肺、肝經。其富含甲殼素、蛋白質等成分,具有疏風散熱、透疹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
在祕方菊花散中,蟬蛻可與菊花、薄荷等清熱解毒藥材配合,共奏清熱解毒、疏風止痙之效。例如,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皮膚濕疹等症狀。
祕方菊花散中加入大黃,主要是利用其瀉火解毒的功效。菊花散本身以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為主要功效,而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在方劑中,大黃可以增強菊花散的清熱解毒作用,並可通過瀉火通便,將體內積聚的熱毒排出,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大黃也可防止因清熱藥物過於寒涼而導致的脾胃虛寒,起到平衡的作用。
祕方菊花散中加入石決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肝明目:石決明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肝瀉火、平肝潛陽、明目退翳之效。菊花亦有清肝明目之功,二者合用,可加強清肝明目之效,適用於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
- 鎮肝熄風:石決明能平肝潛陽,鎮肝熄風,適用於肝陽上亢、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等症。菊花亦有清熱解毒、平肝熄風之功,二者合用,可加強鎮肝熄風之效,有助於改善頭暈目眩、耳鳴等症狀。
主治功效
《祕方菊花散》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性味歸經
《祕方菊花散》由菊花、甘草、防風、荊芥、蟬蛻、大黃、石決明七味藥材組成,各藥等分研末服用。其中:
- 菊花: 性味甘、苦,微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之效。
- 甘草: 性味甘,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益氣補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功。
- 防風: 性味辛、甘,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之效。
- 荊芥: 性味辛,溫,歸肺、肝經。具有祛風解表、透疹、止血之功。
- 蟬蛻: 性味甘,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利咽開音、透疹止癢、明目退翳之效。
- 大黃: 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經。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活血化瘀之功。
- 石決明: 性味鹹,平,歸肝經。具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之效。
綜合觀之,本方寒涼之性較明顯,主要歸經為肝、肺經,兼顧脾胃、膀胱等。
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
古文記載本方主治「目痛而身熱」。分析其病機,乃外感風熱,內蘊肝火,導致肝經熱盛,上擾清竅,引起目痛、身熱等症狀。本方配伍精當,針對病機,發揮多重功效:
- 疏風散熱,解表退熱: 菊花、防風、荊芥三藥合用,可疏散體表之風熱邪氣,促使邪氣外達,達到解表退熱之效。其中菊花偏於清散風熱,荊芥偏於發散風邪,防風則能祛風勝濕,三藥配伍,相得益彰。
- 清肝瀉火,明目止痛: 菊花、石決明、蟬蛻三藥,均具有清肝明目之效。菊花能清肝明目,石決明可平肝潛陽,蟬蛻則能疏散風熱、明目退翳。三藥合用,針對肝經熱盛,可清降肝火,使目痛得解。
- 通腑瀉熱,祛瘀排毒: 大黃具有瀉下攻積之功,可瀉內熱,通腑氣,將體內鬱積之熱邪從大便排出,達到釜底抽薪之效。此方大黃用量不重,當屬微瀉,意在通泄,不取峻下。
- 調和諸藥,緩衝藥性: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之功,能緩解大黃瀉下之峻猛,使藥性平和,避免過於攻伐。
綜合以上分析,《祕方菊花散》針對風熱外襲,肝火內盛之病機,運用疏散風熱、清肝瀉火、通腑瀉熱之法,達到解表退熱、清肝明目、緩解目痛之功效。此方配伍嚴謹,藥性協同,可謂治療目痛而身熱之良方。從《祕傳眼科龍木論》中《祕方洗心散》與《祕方菊花散》的比較,可見本方是在祛風散熱的基礎上,針對肝經問題更強化了清肝瀉火,明目止痛的功效,突出了菊花,石決明與蟬蛻的作用,而用微量大黃通泄,亦顯其用藥的精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明目、散風止痛的功效,主治目痛而身熱。但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秘方菊花散, 出處:《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 組成:菊花、甘草、防風、荊芥、蟬退、大黃、石決明(煅)各等分。 主治:目痛而身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