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陰玄精石散

TAI YIN XUAN JING SH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0.4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18%
肝經 17%
腎經 17%
胃經 12%
心經 6%
膀胱經 5%
肺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太陰玄精石散方劑中包含玄精石,主要原因如下:

  1. 玄精石性寒,味甘,入肝、腎經。其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可治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太陰玄精石散多用於治療因熱毒血瘀引起的經絡不通、血脈瘀阻等症,而玄精石的藥性與方劑主治相符,有助於清熱涼血、活血化瘀,達到治療效果。
  2. 玄精石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療效。太陰玄精石散中多用其他寒涼藥材,如石膏、知母等,玄精石與這些藥材配伍,可加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效果,達到協同作用,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

太陰玄精石散中包含石決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肝明目:石決明味甘鹹,性寒,入肝經,具有清肝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太陰玄精石散主要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石決明能有效清熱降火,改善眼部症狀。
  2. 平肝潛陽:石決明亦有平肝潛陽的作用,可鎮靜肝陽上亢,使神經系統得到舒緩,有助於緩解頭痛、眩暈等症。太陰玄精石散中加入石決明,可協同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太陰玄精石散中包含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止痙:蟬蛻性味甘寒,入肝經,具有疏風止痙、散風止癢的功效。蟬蛻能清熱解毒,散風止癢,對於因風熱或濕熱所致的痙攣、抽搐、發熱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2. 利咽消腫:蟬蛻還能利咽消腫,對於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太陰玄精石散中加入蟬蛻,可以有效地發揮疏風止痙、利咽消腫等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太陰玄精石散方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散寒止痛: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此方用於治療寒邪客於經絡,導致的頭痛、肢體痠痛、麻木等症狀,而羌活的祛風散寒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疏通經絡: 羌活亦有疏通經絡的作用,能幫助寒邪從經絡中排出,促進氣血運行,進而改善因寒邪阻滯所造成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太陰玄精石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方中其他藥物多性寒、苦,甘草可調和其寒性,避免過於寒涼,減輕對脾胃的刺激,使藥性更為平和。
  2. 增強療效: 甘草有益氣補中、緩解脾胃虛弱的功效,可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同時,甘草還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

太陰玄精石散中包含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菊花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可以治療風熱感冒、目赤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2. 平肝明目:菊花入肝經,可以平肝明目,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

太陰玄精石散中,菊花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達到更好的療效,例如:與石膏、知母等藥材配合,可以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與黃芩、梔子等藥材配合,可以加強平肝明目的效果。

主治功效


太陰玄精石散主治功效分析

太陰玄精石散主要用於治療內外障眼

治療原理分析:

此方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作用:

  1. **清肝明目:**方中石決明、菊花皆為清肝明目之要藥。石決明鹹寒質重,能平肝潛陽,清肝明目,對於肝火上炎、肝陽上亢所致的目赤腫痛、翳膜遮睛等症有良好效果。菊花甘苦微寒,善清肝熱、散風熱,可改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二者合用,加強清肝明目之功。

  2. **疏風散熱:**羌活、蟬蛻具有疏風散熱的作用。羌活辛溫發散,善於祛風散寒、除濕止痛,且可引藥上行,對於風邪侵襲、上擾頭目所致的眼部不適有一定療效。蟬蛻甘寒清輕,擅長疏散風熱、透疹利咽、明目退翳,可緩解風熱所致的眼部紅腫、翳障等問題。

  3. **滋陰補腎:**玄精石是此方中的核心藥物,古文特別強調“須真者”,可見其重要性。玄精石甘鹹微寒,具有滋陰補腎、軟堅散結的功效。中醫認為,肝腎同源,腎精充足則肝血充盈,目得所養。玄精石滋補腎陰,有助於改善因腎陰虧虛導致的視力下降、眼部乾澀等問題。

  4. **調和諸藥:**甘草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益氣補中的作用。在本方中,甘草能緩和諸藥的藥性,並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有助於藥物的吸收和利用。

綜合分析:

太陰玄精石散以玄精石滋補腎陰為君,以石決明、菊花清肝明目為臣,以羌活、蟬蛻疏風散熱為佐,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全方共奏滋陰補腎、清肝明目、疏風散熱之功,標本兼顧,從而達到治療內外障眼的目的。

各古文記載的側重點:

  • 《奇效良方》兩次提及太陰玄精石散,均強調其治療“內外障眼”的作用,並指出其“大有神效”。
  • 《證治準繩‧類方》亦記載此方治療“內外障眼”,並詳細列出了各藥物的用量。

總結:

太陰玄精石散是一個針對內外障眼的中藥方劑,通過滋陰補腎、清肝明目、疏風散熱等多重作用,改善眼部症狀。古文記載一致認為此方療效顯著。

傳統服藥法


玄精石1兩(細研,必須真者),石決明半兩(火煅存性),蟬蛻1兩(洗去沙泥),羌活半兩,甘草4兩,菊花1兩(去枝梗)。
上焙,為細末。
每服1錢,食後用麥門冬煮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平和,無毒副作用,但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太陰玄精石散, 出處:《普濟方》卷七十八引《衛生家寶》。 組成:玄精石1兩(細研,必須真者),石決明半兩(火煅存性),蟬蛻1兩(洗去沙泥),羌活半兩,甘草4兩,菊花1兩(去枝梗)。 主治:內外障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