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聰明益氣湯中包含黃耆,主要原因有二:
- 補氣益脾: 黃耆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益脾健胃之功效。聰明益氣湯多用於脾氣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而黃耆可補益脾氣,增強氣血生化,從根本上改善腦部供血不足,達到益智健腦之效。
- 升陽舉陷: 黃耆有升陽舉陷之功,可提升機體陽氣,改善氣血運行,有助於改善因氣虛下陷所致的頭暈目眩、精神不振等症狀,進一步提高智力水平。
聰明益氣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
- 補益元氣,振奮精神: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安神益智之功效。對於因元氣不足、脾氣虛弱導致的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精神萎靡等症狀,人參能起到補益元氣,振奮精神的作用,進而改善智力。
- 提高腦部供血: 人參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腦部血流量,提高腦部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有利於改善腦細胞的代謝功能,增強記憶力,提高思維能力。
聰明益氣湯中人參的加入,旨在通過補益元氣、提高腦部供血等作用,改善患者的智力狀況。
聰明益氣湯中加入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聰明益氣湯旨在補益心脾,增強記憶力,而白朮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水谷精微更好地吸收利用,為心脾提供充足的營養,從而達到益氣聰明的目的。
- 固本培元:白朮可補氣固表,增強機體抵抗力,使脾胃功能更穩定,不易受外邪侵襲。這對於年老體弱或久病體虛者,可起到固本培元、延緩衰老的作用,從而更好地發揮聰明益氣湯的功效。
聰明益氣湯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養血,益氣生津: 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滋陰、潤腸通便等功效。其能補益心血,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提高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此外,當歸亦能益氣生津,提升體力,改善因氣虛所致的頭昏乏力等症狀,有助於增強學習能力。
- 調和氣血,改善神經: 當歸不僅補血,更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神經系統功能。在中醫理論中,氣血運行通暢,才能使腦部得到充足的營養供應,思維敏捷。當歸有助於調和氣血,改善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進而提升思維清晰度,增強學習能力。
聰明益氣湯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寬胸,化痰止咳: 橘紅味辛、性溫,入肺經,具有理氣寬胸、化痰止咳之效。其疏肝理氣之功,可緩解因氣滯而導致的胸悶、咳嗽等症狀。
- 健脾益氣,增強體質: 橘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有助於提升人體的抵抗力,從而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因此,聰明益氣湯中加入橘紅,不僅能有效治療咳嗽、胸悶等症狀,還能增強體質,使人更聰明、更健康。
聰明益氣湯中使用升麻,主要是基於其升陽舉陷、疏散風熱的功效。升麻性味辛涼,入肺、脾經,能疏散風熱,解表透疹,並能升提陽氣,舉陷固脫。
此方多用於治療氣虛陽陷,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頭昏眼花,記憶力下降等症狀。升麻在此方中起到提振氣血、改善頭部供血的作用,有助於提高患者的記憶力和精神狀態,達到益智之效。
聰明益氣湯中加入柴胡,主要有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升陽益氣:柴胡性味苦辛,微寒,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益氣的功效。聰明益氣湯常用於治療因肝氣鬱結、脾氣虛弱引起的頭昏腦脹、記憶力下降、神疲乏力等症狀,柴胡在此可疏解肝鬱,提升陽氣,促進氣血運行,改善頭腦供血,提升精神狀態。
- 調和氣血,提高藥效:柴胡與其他藥材如黃芪、黨參等配合使用,可協同作用,調和氣血,提高藥效。柴胡的疏肝解鬱作用,可以解除肝氣鬱結對脾胃的影響,使黃芪、黨參等益氣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從而達到益氣養血、健脾益智的目的。
聰明益氣湯中使用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風散寒,通竅開竅:防風味辛,性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開竅之效。方中加入防風,可散除風寒之邪,有助於改善因風寒阻滯經絡所致的頭昏腦脹、精神不振等症狀,達到益氣聰明的目的。
- 配伍增效:防風與方中其他藥物配伍,能相輔相成,提高藥效。例如,防風與黃芪、黨參等益氣藥物配合,可增強益氣補虛作用;與茯苓、菖蒲等理氣健脾藥物配合,可增強健脾益智之功。
聰明益氣湯中加入石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醒神: 石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濕止嘔之功效。其芳香走竄之性,可通達腦竅,醒神益智,改善因氣血不足或痰濁阻滯所導致的頭昏腦脹、健忘、神疲等症狀。
- 益氣健脾: 石菖蒲還具有健脾益氣之功,可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氣血生化,從而提升身體整體的元氣,進而有助於提高智力、改善記憶力。
因此,聰明益氣湯中加入石菖蒲,可起到開竅醒神、益氣健脾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提高智力、改善記憶力,達到益智健腦之功效。
聰明益氣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對於因風熱上擾導致的頭昏腦脹、耳鳴目眩等症狀,荊芥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 升清降濁,益氣聰明: 荊芥還具有一定的升清降濁作用,能將濁氣下行,使清氣上升,有利於頭腦清醒,增強記憶力,從而達到益氣聰明的功效。
聰明益氣湯中包含莽草,主要原因有二:
- 開竅醒神: 莽草味辛、性溫,具有開竅醒神、祛風止痛的功效。此方針對的是腦力衰退、記憶力減退等症狀,而莽草的開竅醒神作用,能有效改善腦部功能,提升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 溫補脾腎: 莽草同時能溫補脾腎,改善氣血運行,從而為大腦提供充足的營養和氧氣。此方以益氣聰明為目的,而莽草的溫補作用,能從根本上增強體質,提高腦力。
然而,莽草屬於有毒藥材,使用時需謹慎,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聰明益氣湯」主治功效分析
聰明益氣湯,以其獨特的組方,在治療久病耳聾,特別是腎虛所致的耳聾方面,展現出獨到的療效。綜觀古籍記載,此方不僅僅侷限於治療耳聾,其所體現的治療思路,亦可應用於其他慢性虛損性疾病。
一、組方分析與治療原理:
聰明益氣湯的組方,可見其主要著眼於補氣、健脾、活血、疏肝、開竅等方面,以求達到標本兼治之效。
- **補氣固本:**方中重用黃耆、人參,意在補中益氣、大補元氣,此乃本方之基石。氣足則能推動血行,固護體表,抵抗外邪,為機體功能的正常運轉提供能量基礎。白朮健脾燥濕,進一步加強脾胃運化之功,使氣血生化有源。
- **活血調經:**當歸補血活血,使氣血運行暢通,滋養全身臟腑。久病耳聾往往與氣血不足,經脈瘀滯有關,當歸的加入可改善此種情況,使耳竅得到氣血的滋養。
- **疏肝解鬱:**柴胡疏肝解鬱,使肝氣條達,氣機順暢。肝氣鬱結往往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柴胡的加入可有效緩解此種情況,亦可提升機體的整體功能。升麻與柴胡同用,有升舉清陽之效,對於久病氣虛下陷者尤為適宜。
- **祛風解表:**防風、荊芥祛風解表,以散外邪。雖本方主要治療久病,但亦需兼顧外感因素,以防外邪內侵,加重病情。
- **理氣化痰:**橘紅理氣化痰,和胃止嘔,有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方能運化水穀精微,滋養全身。
- **開竅醒神:**石菖蒲開竅醒神,化濕和胃。耳竅與腦相通,石菖蒲能宣通耳竅,改善耳聾症狀,並可化解濕濁,恢復脾胃功能。
- **清熱解毒:**莽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雖本方主要補益,然久病之體,亦可能存在內熱濕邪,少量莽草有助於清除體內餘邪。
二、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古籍記載,聰明益氣湯的主要主治功效如下:
- 治療腎虛久病耳聾:《醫學集成》明確指出,久病耳聾,必屬腎虛,而聰明益氣湯可與左歸丸、右歸丸同用,可見其對於腎虛型耳聾具有針對性療效。本方補氣健脾,氣足則可生精,精血充足則腎功能可恢復,耳竅得養,耳聾自可緩解。
- 緩解形體消瘦,脈數洪大之症:《保嬰撮要》中記載,患者久病形體消瘦,脈數洪大,用補中益氣湯,加前丸可緩解,可見聰明益氣湯在一定程度上亦可達到補益氣血,調和陰陽之效,與補中益氣湯有異曲同工之妙。
- 改善久病胸膈不寬:《醫學集成》中指出,久病胸膈不寬,必因脾虛不能化氣,聰明益氣湯通過健脾補氣,使脾氣健旺,氣化正常,則胸膈可寬。
三、綜合分析:
聰明益氣湯的組方看似平和,實則涵蓋了補、疏、散、開等多種治法,體現了中醫整體觀的治療思想。其治療原理不僅侷限於「耳聾」這一症狀,而是著眼於整體氣血陰陽的調和。通過補氣健脾,升舉陽氣,疏肝解鬱,活血通絡等方法,使機體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綜上所述,聰明益氣湯以補氣為基礎,兼顧肝脾腎功能,並能疏通經絡,開竅醒神,是一種適用於治療久病虛損,尤其是腎虛型耳聾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黃耆、人參、焦朮、當歸、橘紅、升麻、柴胡、防風、石菖蒲、荊芥、莽草。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聰明益氣湯, 出處:《醫學集成》卷一。 組成:黃耆、人參、焦朮、當歸、橘紅、升麻、柴胡、防風、石菖蒲、荊芥、莽草。 主治:腎虛久病耳聾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