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喘急湯中加入珍珠,其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珍珠性寒,味甘鹹,入心經,具有清熱解毒、鎮心安神之功效。對於因熱邪內擾、心神不寧而引起的喘急、心悸、失眠等症狀,珍珠可起到清熱解毒、平息心火的作用。
- 鎮心安神: 珍珠能鎮心安神,緩解因心神不安、躁動不安而引起的喘急症狀。對於一些伴有心慌、失眠、煩躁等症狀的喘急患者,珍珠能起到鎮靜安神、舒緩情緒的作用。
喘急湯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梔子性寒,味苦,入肺、胃、膽經。其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肺熱,緩解因熱邪壅肺所致的喘息、咳嗽等症狀。
- 降氣止喘:梔子還能降氣止喘,有助於疏通氣道,緩解肺氣上逆引起的喘促。
總而言之,梔子在喘急湯中發揮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和降氣止喘的作用,輔助其他藥物達到治療喘急的功效。
喘急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原因有二:
- 溫肺化痰: 生薑性溫,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因寒邪犯肺而引起的咳嗽喘急,生薑能溫肺散寒,化解痰濁,使呼吸道暢通。
- 調和藥性: 生薑味辛,性溫,能夠調和藥性,緩解藥物中的寒涼之性,避免損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喘急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潤肺: 喘急多因肺氣虛弱,血虛不能濡養所致。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潤肺止咳之效。其能補益心脾,充養心血,並能潤肺止咳,緩解喘急症狀。
- 調和藥性: 喘急湯中其他藥物如麻黃、杏仁等性偏寒涼,容易傷及脾胃。當歸性溫,可緩解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調和藥性,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喘急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溫陽化氣,宣肺止咳: 桂枝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陽化氣、宣肺止咳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客肺、肺氣不宣導致的喘急、咳嗽,桂枝可溫肺散寒,促進肺氣宣降,從而緩解喘息。
- 調和營衛,扶正祛邪: 桂枝能調和營衛,使氣血運行通暢,有利於抵禦外邪入侵。對於因體虛易感、正氣不足導致的喘急,桂枝可扶正祛邪,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減輕喘息症狀。
喘急湯中加入附子,主要是基於其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效。
喘急症多因外感寒邪或肺氣虛寒所致,表現為呼吸急促、氣短、胸悶等。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溫補心陽、回陽救逆的作用,可溫肺化寒,驅散寒邪,緩解喘急症狀。
此外,附子還有回陽救逆之功,對於寒邪入肺、心陽不足所致的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亦有較佳的療效。
喘急湯中加入淡豆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宣肺解表,疏散風寒: 淡豆豉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疏散風寒的功效。對於風寒襲肺、外感風寒導致的喘急、咳嗽、鼻塞等症狀,淡豆豉能有效地疏散風邪,使肺氣宣通,緩解喘急。
-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淡豆豉亦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若患者因熱毒蘊肺或痰濕阻肺導致喘急,淡豆豉能清熱解毒,利濕化痰,使肺氣宣暢,減輕喘息。
喘急湯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肺止咳:吳茱萸性溫,入肝、脾、腎經,具有溫肺散寒、止咳化痰之效。對於因寒邪客肺、肺氣不宣所致的喘急咳嗽,吳茱萸能溫肺散寒,使肺氣通暢,緩解喘咳症狀。
- 降逆止嘔:吳茱萸辛散溫燥,能降逆止嘔,適用於脾胃虛寒、寒飲犯胃所致的嘔吐。喘急患者常伴有氣逆上衝,吳茱萸可降逆止嘔,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緩解喘急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喘急湯」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喘急湯」由珍珠、梔子、生薑、當歸、桂枝、附子、淡豆豉、吳茱萸等八味藥材組成。各藥材的藥理作用如下:
- 珍珠: 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之功效。在喘急湯中,珍珠可能發揮其安神定驚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因病痛引起的情緒不穩。
- 梔子: 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之功效。可針對體內熱邪,達到清熱解毒的目的。
- 生薑: 具有發散風寒、暖胃止痛之功效。能溫散體表風寒,並可減緩因寒邪引起的胃部不適。
- 當歸: 具有活血調經、補血潤燥之功效。在此方中,可能著重其活血作用,以改善氣血運行,並兼有濡養作用。
- 桂枝: 具有溫陽散寒、發汗解表之功效。能溫通經脈,發散體表風寒,對於寒邪入侵引起的病症有效。
- 附子: 具有回陽救逆、溫腎助陽之功效。為溫補陽氣之要藥,可增強體內陽氣,對於陽氣虛衰、寒邪較重的病症有重要作用。
- 淡豆豉: 具有解表散寒、除濕消腫之功效。能協助其他藥材發散風寒,並可去除體內濕邪。
- 吳茱萸: 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之功效。能溫暖中焦脾胃,並可降逆氣、止嘔吐,對於因寒邪引起的胃腸不適有幫助。
古文獻分析與病機探討
根據《小品方》、《集驗方》、《外臺祕要》等古籍記載,喘急湯主要用於治療「中惡,心痛,胸脅㽲痛」。所謂「中惡」,在中醫概念上通常指突發性、劇烈的病症,可理解為現代醫學上的一些急症。
古籍描述的症狀:
- 心痛: 指心區疼痛,可能與氣滯、血瘀或寒凝有關。
- 胸脅㽲痛: 指胸部和脅肋部位的疼痛,可能與肝氣鬱結、氣血不暢有關。
- 喘急: 指呼吸急促,可能與氣機上逆、肺氣宣降失常有關。
綜合古籍記載和方劑組成,推測喘急湯的治療原理可能為:
- 溫陽散寒,祛邪止痛: 方中生薑、桂枝、附子、吳茱萸均為溫陽散寒之藥,能溫通經脈、散寒祛邪,以緩解因寒邪引起的疼痛。
- 活血行氣,疏通經絡: 當歸可活血行氣,促進氣血運行,配合其他藥材,可疏通經絡、改善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 清熱解毒,寧心安神: 梔子、珍珠具有清熱解毒、寧心安神之功效,可針對體內熱邪,並有助於緩解因病痛引起的情緒不穩。
- 降逆止嘔: 吳茱萸能降逆止嘔,針對中惡時可能伴隨的嘔吐症狀。
主治功效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喘急湯的主治功效主要針對因寒邪入侵、氣血不暢所導致的突發性病症,如「中惡、心痛、胸脅㽲痛、喘急」等。其治療原理在於溫陽散寒、活血行氣、疏通經絡,並兼顧清熱安神,能有效緩解疼痛、平喘、改善呼吸急促等症狀。此方在古時應為應對突發急症之方。
傳統服藥法
桃東行枝白皮1握,真珠1兩,梔子仁14枚,生薑2兩,當歸3兩,桂心3兩,附子1兩(炮),香豉5合,吳茱萸5合。
上藥以水8升,煮取2升,去滓,納真珠,分2次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適合中惡心痛,胸脅(疒丂)痛的患者使用。但本方含有附子,有毒,不宜過量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喘急湯, 出處:《外台》卷二十八引《集驗方》。 組成:桃東行枝白皮1握,珍珠1兩,梔子仁14枚,生薑2兩,當歸3兩,桂心3兩,附子1兩(炮),香豉5合,吳茱萸5合。 主治:中惡心痛,胸脅(疒丂)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