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茶

CHUAN XIONG CHA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傳統藥茶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5.2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肝經 25%
膽經 25%
心包經 25%
心經
肝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川芎茶調散主治功效分析

川芎茶調散是一首治療風邪引起頭痛的常用方劑,其組成為:薄荷、川芎、荊芥、羌活、白芷、甘草、防風、細辛。

主治功效

川芎茶調散主要治療風邪上擾導致的各種頭痛,臨牀表現可見:

  • 頭痛:偏正頭痛,頭痛部位不固定,或整個頭部都痛。
  • 鼻塞聲重:風邪侵襲鼻竅,導致鼻塞,說話聲音重濁。
  • 惡風發熱:風邪侵犯肌表,衛陽被遏,出現惡風,也可有發熱。
  • 頭暈目眩:風邪上擾清竅,導致頭暈目眩。

此外,川芎茶調散也可用於治療:

  • 風熱上攻引起的目疾:如風熱引起的眼睛紅腫、疼痛、流淚等症狀。
  • 風熱癮疹:風熱鬱於肌表,導致皮膚出現瘙癢、疹塊等症狀。

治療原理

川芎茶調散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疏風解表:方中羌活、防風、荊芥、白芷均為辛溫解表藥,能疏散肌表風邪,使風邪從外而解。
  2. 祛風止痛:川芎為血中氣藥,能行氣活血,祛風止痛,對於風邪引起的頭痛有良好的療效。
  3. 清利頭目:薄荷辛涼,能清利頭目,緩解頭痛、頭暈等症狀。
  4. 調和諸藥: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能緩和方中辛溫藥物的燥性,保護脾胃。
  5. 以茶調服:用清茶調服,取其清輕上行之性,以增強藥物清利頭目的作用。

方中藥物配伍,以疏風解表、祛風止痛為主,兼顧清利頭目,使風邪得以疏散,氣血得以調和,頭痛得以緩解。

方劑特點

川芎茶調散的特點在於其藥性輕揚,能上達頭部,對於風邪引起的頭痛有較好的療效。方中既有辛溫解表之品,又有清利頭目之藥,能同時治療風寒和風熱引起的頭痛。此外,本方以茶調服,更增強了其清利頭目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川芎5、花茶3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個人狀況:如有嚴重心臟病、高血壓或其他慢性疾病,建議先諮詢醫師再飲用,以確保安全。
  2. 懷孕與哺乳: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避免飲用,因為川芎可能對胎兒或嬰兒產生影響。
  3. 不宜過量:不建議長時間大量飲用,保持每週2-3次的適量飲用即可。
  4. 過敏反應:對於植物過敏者,應先避免食用,並注意是否對川芎或花茶成分有過敏反應。

相關疾病


頭痛鼻塞原發性高血壓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鼻息肉感冒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月經腹痛心悸心肌炎心律不整心絞痛睡眠障礙偏頭痛下腹部痛心胸煩熱

相同名稱方劑


川芎茶, 出處:《萬氏家抄方》卷一。 組成:紫蘇葉(銼碎)、生薑(銼絲)、鮮川芎梗葉(銼碎。如無,用乾川芎亦可)、陳皮、鮮菖蒲(用根,銼絲)各等分。 主治:感冒風寒,頭痛鼻塞,身體拘急,畏風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