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毒散

TOU D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5

熱/寒比例

極寒 (0.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胃經 21%
心經 12%
肝經 9%
膀胱經 9%
脾經 8%
大腸經 7%
腎經 3%
小腸經 2%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透毒散方劑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犀角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能有效抑制熱毒的蔓延,尤其針對熱毒入血、發斑發疹、神昏譫語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化瘀止血:犀角還具有化瘀止血的功效,能治療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由於犀角屬於瀕危野生動物的製品,現已禁止使用,中醫界也積極尋找替代藥材,如水牛角、羚羊角等,以達到相似的療效。

透毒散中加入蘆根,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清熱解毒:蘆根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其清熱解毒之效,可與方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共同發揮作用,清除體內毒素,消退熱邪。
  2. 利水消腫:蘆根能利水消腫,對於因熱毒蘊結而導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能有效緩解。同時,蘆根也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因毒素積聚而引起的組織腫脹。

透毒散中加入金銀花,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的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之效。其藥性平和,不寒不燥,可廣泛應用於各種熱毒病症,如瘡瘍腫毒、熱毒發疹、咽喉腫痛等。

透毒散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而金銀花的加入,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之力,使藥效更顯著,更能有效地治療熱毒引起的各種病症。

透毒散中添加滑石,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 滑石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止痛的功效。透毒散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導致的瘡瘍腫痛、濕疹等症,滑石可以清熱利濕,並促進毒素排出。
  2. 滑利排毒: 滑石質地光滑,可促進腸胃蠕動,並能吸附腸道中的毒素和廢物,有助於排泄。透毒散中加入滑石,可以促進毒素的排出,減輕瘡瘍腫痛的症狀,加速癒合。

透毒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透毒散中多用辛涼解毒之藥,性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緩解寒涼之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傷脾胃。
  2. 增強療效:甘草性甘,能益氣和中,且具解毒作用。加入甘草能增強藥物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提高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

透毒散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赤芍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透毒散主治熱毒蘊結,血瘀腫痛等症,赤芍可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並活血化瘀,使熱毒消散,血瘀消散,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二、配伍增效: 赤芍與透毒散中其他藥物,如金銀花、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透毒散中含有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前胡味辛、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透毒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伴有毒邪侵襲的病症,而前胡可以幫助散發風熱,清解毒邪,達到解表透毒的功效。
  2. 宣肺止咳,化痰止喘:前胡還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止喘的功效。透毒散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桔梗、甘草等,共同作用於肺部,可以緩解患者咳嗽、痰多等症狀。

透毒散中包含牛蒡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外感熱毒、癰腫瘡毒等症狀,與透毒散清熱解毒的功效相符。
  2. 疏散風熱: 牛蒡子還具備疏散風熱、利咽止痛的作用,可有效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狀,與透毒散治療風熱毒邪引起的疾病功效相輔相成。

因此,牛蒡子在透毒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治療目的相一致,使其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主治功效


透毒散主治功效分析

透毒散,由犀角、蘿根、金銀花、滑石、甘草、赤芍、前胡、牛蒡子等藥物組成,為治療小兒痧疹的經典方劑。其主治功效,從古籍記載及藥物組成分析,可歸納如下:

主治症狀: 小兒痧疹初起,寒熱往來,咳嗽嘔惡,鼻塞流涕,目澀多淚,咽喉腫痛,呼吸氣促,壯熱口渴,神昏妄言,頭痛肢搐,疹出不透或疹出後又退,反覆發作,伴隨劇烈瘙癢等症狀。這些症狀體現了邪毒鬱滯肌膚,氣血運行不暢,以及臟腑功能受損的病理狀態。

治療原理: 透毒散的組方,體現了清熱解毒、疏風透疹、和解表裡的多重治療策略。

  • 清熱解毒: 方中犀角、金銀花、赤芍均為清熱解毒之要藥,能清泄體內積熱,消除毒邪。蘿根清熱生津,輔助清熱解毒,並能利尿,促進毒邪排出。

  • 疏風透疹: 牛蒡子疏散風熱,前胡宣肺化痰,可以幫助疹子順利透發。 疹子出不來,或出而復入,是病情關鍵,此組藥物可促進毒邪外泄,使疹子順利排出。

  • 和解表裡: 甘草調和諸藥,益氣補中,避免藥物過於峻猛,損傷正氣,使藥性平和,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滑石清熱利溼,解毒斂瘡,兼顧利水通淋,協助毒邪的排出,並能保護肌膚。

綜上所述,透毒散通過清熱解毒、疏風透疹、和解表裡的協同作用,使鬱滯於肌膚的邪毒得以透達排出,從而達到治療小兒痧疹的目的。 其治療的核心是疏通氣血,促進疹子順利透發,避免毒邪內陷,進一步損害臟腑。

古籍案例分析:

《續名醫類案》中記載的案例說明,透毒散在治療痘疹過程中,能有效解決熱毒被外邪所閉的情況,溫通肌膚,促使痘疹順利發出。 《重訂廣溫熱論》則進一步闡述透毒散的應用,強調其在治療絡中結邪,伏邪深沉的溫病上的作用。 它能漸漸撥醒氣機,宣通絡瘀,使毒邪從皮毛或二便排出,而不傷及正氣。 這與透毒散的組方配伍思想相符,也印證了其治療原理的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醫家對透毒散的運用可能有所差異,例如《痘科辨要》中提到的疏肝透毒散,其組成與原方略有不同,更側重於疏肝解鬱,針對肝氣盛、痘疹發出不暢的患者。 這也說明瞭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和個體差異性。

傳統服藥法


烏犀角1兩,淨蘆根1兩,金銀花1兩,滑石粉3錢,甘草粉5錢,赤芍藥5錢,前胡5錢,牛蒡子5錢。
清熱解毒,透疹。
上為極細末。
小兒1歲以上每服1分,2歲以上每服2分,3歲以上隨症酌加,開水送下。
忌腥辣及燥性食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透毒散是一首清熱解毒、透疹的方劑,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咳血頭痛鼻塞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麻疹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鼻息肉嘔吐咳嗽咽喉痛忽冷忽熱口乾口渴昏迷

相同名稱方劑


透毒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烏犀角1兩,淨蘆根1兩,金銀花1兩,滑石粉3錢,甘草粉5錢,赤芍藥5錢,前胡5錢,牛蒡子5錢。 主治:清熱解毒,透疹。主治:小兒痧疹初起,寒熱往來,咳嗽嘔惡,鼻塞流涕,目澀多淚,咽喉腫痛,呼吸氣促,壯熱口渴,神昏妄言,頭痛肢搐,見點即回,或疹含不透,朝出夕退,退後復發,出沒無定,痛癢難堪。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