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硫丸
DAN LI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2.89)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丹硫丸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 鎮心安神: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之效,可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丹硫丸中加入硃砂,旨在通過其鎮心安神之效,緩解患者心神不寧,改善睡眠質量。
- 清熱解毒: 硃砂亦具清熱解毒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熾盛、煩躁不安、口舌生瘡等症狀。丹硫丸中加入硃砂,可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丹硫丸中含有硫磺,乃因其具有以下兩項藥用特性:
- 殺蟲止癢: 硫磺性溫,味辛,入肺經,能殺滅寄生蟲,並具有止癢功效。對於因蟲毒、濕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疥瘡、風疹等症,硫磺能有效驅除蟲害,緩解瘙癢。
- 解毒消腫: 硫磺能解毒消腫,對於瘡瘍腫毒、濕疹等症,硫磺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丹硫丸中將硫磺與其他藥材配伍,可發揮其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然而,硫磺性燥,使用需謹慎,應遵醫囑使用。
丹硫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烏頭,這是根據其獨特的藥性和治療效果而定的。烏頭,又名黑頭、烏藥,其主要成分為烏頭鹼,具有強烈的藥理作用。首先,烏頭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活血通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風寒所致的疼痛狀況。其特有的藥效使它在丹硫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治療某些慢性疾病和疼痛症狀方面。其次,烏頭的毒性使其用量需要謹慎控制,這也反映出中醫在用藥方面的謹慎與智慧。通過合理搭配其他藥材,烏頭能在丹硫丸中達到協同增效的效果,加強整體的療效。但需注意使用烏頭的禁忌和副作用,確保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達到預期的療效,保證患者的安全。
丹硫丸方劑中包含巴豆,其主要原因在於巴豆的峻下作用。巴豆性熱、味辛,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止痛之功效。在丹硫丸中,巴豆主要用於治療濕熱鬱積所致的腸胃積滯、腹痛、便祕等症狀。
由於巴豆毒性較強,因此在丹硫丸中,巴豆的使用量需嚴格控制,並需配合其他藥物來緩解其毒性,如黃連、黃芩等。服用丹硫丸前,需諮詢專業的中醫師,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丹硫丸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某些熱毒性疾病及腫瘤類相關症狀。其組成中包含的砒霜,常被認為是一種劇毒物質,但在中醫藥理中,砒霜的使用具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傳統中醫理論認為,砒霜能夠清熱解毒,化瘀散結,對於某些堅硬腫塊或毒邪積聚的病理狀態,有明顯的療效。
當然,砒霜的使用需謹慎,因為其劑量和配伍的精準性對療效至關重要。不當的使用可能對患者造成嚴重的毒副作用。因此,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相應的輔助藥材,才能發揮其治療效果。此外,現代醫學對砒霜的研究顯示,其成分在某些情況下具備抗腫瘤特性,使得丹硫丸在當前治療體系中仍有參考價值。
總之,丹硫丸的組成反映了中醫藥對於藥材特性及相互作用的深刻認識,表明了中醫在治療某些疾病中的精妙用藥哲學。
丹硫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入心脾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之功效。丹硫丸用於治療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麝香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神經功能恢復,起到醒神開竅之效。
- 活血化瘀: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丹硫丸中包含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物,麝香的加入能增強藥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患者康復。
丹硫丸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丹硫丸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皮膚病,而文蛤的清熱解毒功效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改善皮膚症狀。
- 軟堅散結:文蛤還具有軟堅散結之效,可以幫助消除皮膚病引起的結節、硬塊等病竈,促進組織修復,加速病程恢復。
總之,文蛤在丹硫丸方劑中發揮著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丹硫丸之主治功效分析
丹硫丸,源自《聖濟總錄》記載,其組成為紅砂、硫磺、蘭頭、巴豆、粉霜、麝香及文蛤等七味藥材。此方劑在古代主要用於治療「赤白痢久不瘥,臍腹痛」之症狀,其治療原理可從各藥材之藥性與功效綜合分析:
主治功效:
- 止痢止痛: 丹硫丸主要針對久痢不止,並伴隨臍腹疼痛之症狀。其中,巴豆能攻積消癥,可清除腸道積滯;紅砂具有鎮靜止痛之效,能緩解腹痛;麝香活血止痛,可通暢氣血,助於止痛。蘭頭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引起的腹痛有緩解作用。
- 澀腸止瀉: 針對久痢不止,丹硫丸亦有澀腸止瀉之效。紅砂能安神定驚,有助於收斂腸道;而文蛤則具有潤燥軟堅之效,可調整腸道濕潤度,減少腹瀉。
- 驅蟲解毒: 痢疾有時亦與蟲積有關,硫磺及粉霜皆具殺蟲解毒之效,能有效清除體內蟲邪。粉霜更可消癥散結,有助於消除腸道積聚之物。
- 溫腎壯陽: 硫磺具有溫腎壯陽之性,對於久病虛弱者,可起到一定的扶正作用。
治療原理分析:
丹硫丸之配伍,可謂攻補兼施,寒溫並用。
- 攻邪為主: 巴豆攻積消癥,為本方攻邪之主力,可清除腸道積滯,為止痢之關鍵。硫磺、粉霜則著重於殺蟲解毒,針對可能存在的蟲邪。
- 扶正為輔: 紅砂安神定驚,麝香活血止痛,可緩解腹痛,並兼顧正氣。蘭頭散寒止痛,則可針對寒邪致病者。文蛤潤燥軟堅,可在澀腸止瀉的同時,防止燥邪傷津。硫磺溫腎壯陽,亦可扶助正氣。
- 綜合協調: 各藥材之間相互協調,使得本方既能攻逐邪氣,又能扶助正氣,兼顧止痢、止痛、驅蟲等多重功效,從而有效治療赤白痢久不瘥,臍腹疼痛之症。
總之,丹硫丸以攻邪為主,兼顧扶正,使機體恢復正常功能。此方劑應用於治療久痢不止,臍腹疼痛之症,能達到較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丹砂(研)2錢,硫黃(研)2錢,烏頭末(炒)半錢,巴豆1錢半(去皮心膜,出油),砒霜(研)半錢,麝香(研)少許,蛤粉2錢。
上為細末,用棗肉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1丸,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丹硫丸有毒,使用時必須遵醫囑。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使用。
- 對丹硫丸過敏者禁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丹硫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六。 組成:丹砂(研)2錢,硫黃(研)2錢,烏頭末(炒)半錢,巴豆1錢半(去皮心膜,出油),砒霜(研)半錢,麝香(研)少許,蛤粉2錢。 主治:赤白痢,久不瘥,臍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